周边现役驱逐舰3+1――总体性能(2)
为增强舰的适航性,“现代”与“伯克”两级舰在舰型上均采用了小长宽比和大水线面系数型。与以往苏制驱逐舰相比,“现代”级舰体较宽,长宽比约为9,适航性能较好。此外,该级舰通过将上层建筑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布置、上层建筑部分结构采用耐腐蚀铝合金建造、设置舭龙骨和减摇鳍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了舰的稳定性和耐波性。而“伯克”级在总体设计上更具新意。以往美国海军的驱逐舰和巡洋舰大多采用的是“斯普鲁恩斯”级舰的舰型,长宽比较大。而“伯克”级加大了舰体的宽度,采用了丰满的水线面,水线以上明显外飘,舰首采用V型剖面。其长宽比从DD 963的9.6∶1降为7.9∶1,这样既改善了舰艇在风浪中的耐波性能,提高了适航性,又增加了舰体内的容积,有利于安装更多的武器装备和全舰内部的总体布置。但是,这种舰型会在高速航行时增大舰艇阻力。 “德里”级在舰型上极似以往的苏制水面舰,采用平甲板船型,干舷较低,艏舷弧隆起较高,从靠近舰舯部开始升起。“德里”级的长宽比为9.58,在诸舰中是最高的,保证了舰的快速性,但却降低了适航性,尽管“德里”级也在舰底安装有减摇鳍,但对舰的稳定性的作用有限,适航性明显低于同类舰船。 在现代海战中,由于侦察预警能力不断提高,海军舰艇不但面临着精确制导武器的挑战,而且面临着核、生、化武器的巨大威胁,因此,“现代”和“伯克”两级舰都十分注重提高舰艇的生存性,均具有强大的抗冲击能力。“现代”级舰体采用高强度钢建造;全舰分隔为16个水密舱段,可保证任意相邻3舱进水不致翻沉;每个舱段和重要部位都设置有多种消防设备;全舰还设有专门的损管部门,重要舱室可密闭,因此该舰具有较强的损管能力以及“三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