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淀号轻巡洋舰
Image:1180147694611180.jpg 大淀号轻巡洋舰 轻巡洋舰大淀号,是日本海军中及副特色的一艘轻巡洋舰,而且没有任何的姊妹舰,可说是独一无二,而他也因为具有这种独一无二的特色,所以历经了一段和其它船舰不同的生命周期.
日本海军为了填补从大正时代到昭和时代的一段轻巡洋舰兵力缺陷,在昭和十四年度的第四次舰船补充计划中摆了六艘新型的轻巡洋舰,其中四艘是水雷战队旗舰阿贺野级,两艘是潜水战队旗舰大淀级.相对于体型娇小的阿贺野级,大淀级就显得十分的雄壮.阿贺野级是为了能跟驱逐舰同一作战而采用小型的船体,而大淀级则是为了能和日本海军独步全球,拥有超长续航距离的巡洋潜舰配合作战,所以使得他的排水量逼近八千多吨,这在日本海军中也是除了昙花一现的最上级轻巡外最大的轻巡洋舰.
如前所言,大淀级在构造上极具特色.这是因为它是一艘潜水战队的旗舰.日本海军对于潜舰的用兵思想自成一派,认为应该将潜舰集体用于舰队决战,在日本海军原始的对美作战构想九段作战中,潜舰扮演着在中太平洋消耗敌人舰队兵力的重要角色,因为如此,日本潜舰的发展方向就朝着大型化,续航距离强化的方向进行.
但是我们再谈到潜舰集体对舰队作战的运用,为了能有效截击敌人舰队,潜水战队必须拥有强大的索敌能力,否则要在广大的洋面上寻找敌舰队无疑是大海捞针.为此,日本在某些潜舰上搭建了小型水上飞机机库和弹射器以当作战队旗舰,但是仍感到索敌能力差强人意.除了索敌能力外,各潜舰间还要具备紧密的通信,如此在作战时才能协同攻击,否则无疑是各各送死.但是潜舰身型低矮,桅干也不高,以这种微薄的通信能力来说,要集体作战恐怕十分困难.
为此诞生的就是任务取向十分明显的大淀级轻巡洋舰.他具备了旗舰的舰桥设施,高耸的桅干,强力的通信能力,而且还具备了极为强力的索敌能力.由于是一艘潜水战队旗舰,所以并不强调他的雷击能力,所以他是日本海军重巡洋舰以下难得一见的未搭载鱼雷舰.另外,也不强调他的炮击力,所以主炮采用了从大和级战舰上淘汰下来的十五点五公分三连装主炮,和最上级轻巡相同,但只装备了两座(最上级有五座),而且完全都配备在舰首.这是因为在舰尾必须装备完善的水上飞机兵装的缘故.
主炮射击时候发生的震动和冒出的烟尘,对于搭载的飞机来说都是一大伤害,为此,许多新世代的军舰都做了防备措施.如意大利的维多利奥.韦纳多号,将后部的第三炮塔提高到与前部叠式炮塔的二号炮塔一样高来减少主炮对舰尾飞行机整备场的影响.更如法国的敦克尔克级巡洋战舰,黎希留级战舰,或日本的利根级巡洋舰把主炮都布置在舰首,如此一来对飞行机整备场的影响将可以减到最低.
大淀级的主炮都位于前部,并在后部布置了一个格纳库,这使得他的水侦搭载能力较侦查重巡利根级更上一层楼,因为在海战中不管是流弹破片或是水柱都是水上机的大敌.不只如此,大淀号还配备了大型的弹射器,能把水上侦察机一架接一架的弹射出去.大淀级预定搭载的水上侦察机是强力的新型水侦紫云,是一架拥有许多新颖技术的新锐水侦,但是由于开发不顺利,所以没有实际的配备.
另外,大淀级还配备了和秋月级防空驱逐舰,航空母舰大凤号一样的十公分长炮身高射炮,这种新型高射炮是日本海军中性能最佳的一种,不管是在射高或射速上都比传统的十二点七公分连装高射炮来的优秀.大淀级身为潜水舰队旗舰,虽然舍弃了雷击能力和较强的炮击力,在防空能力上却不输任何一艘日本巡洋舰,装备了连装高射炮达四座.
本来预计建造两艘大淀级轻巡洋舰,但是由于开战的原因,二号舰仁淀号的建造计划被迫放弃.而极具特色的大淀级巡洋舰也就只有首舰大淀号一艘,可谓之空前绝后.在大淀号竣工的昭和十八年(1943),日本已经将潜舰拿来对南洋各岛执行运输作战,战前预计的集体潜舰作战计划可谓烟消云散.而只有一只的大淀级巡洋舰,在搭载机开发失败和战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