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83式自动榴弹发射器
发展过程:
mk-19自动榴弹发射器,是美国海军兵工站于1966年为越南战场设计的一种急需武器。1968年于越南战场试用后,经改进定型为mk-19-0。
1970―1971年,美国海军进行生产改进计划,改进后称mk-19-1式。1979年,经以色列在中东战争中使用后,研制了mk-19-2式。1981年,应海军陆战队要求,mk19-3式投产,并于1983年装备美军海军陆战队,主要装备在两栖装甲车辆或其他装甲车辆上,作为营支援火器使用。台湾引进美国mk-19自动榴弹发射器,主要装备海军陆战队,并称名为t83式自动榴弹发射器。
性能特点:
1.火力猛,威力大,火力持续性好。克服了m79、m203单发射击、装填的不足,使火力密度、持续性、杀伤范围明显增强。
2.射程远,使用范围广。有效地弥补了迫击炮和手榴弹的火力空白区,可杀伤多种目标,
3.故障率低,可靠性高。从mk-19-2型起,零件数量减少了一半以上,使无故障工作时间大大延长。
4.勤务性好,维护方便。mk-19-3型不借助专用工具即可进行分解、结合。
5.系统重量较大,需专用车辆携载;机动性较差,人工搬运距离有限。
基本数据:
口径 40毫米
初速 240米/秒
最大射程 2200米
有效射程 1600米
理论射速 325~375发/分
自动方式 枪机后坐式
供弹方式 弹链
发射方式 单发、连发
弹箱容量 20发或50发
发射器长 1028毫米
发射器重量
不含三脚架 35公斤
含三脚架 42.5公斤
配用弹种 40×46毫米sr榴弹
作战应用:
mk-19-0式用于越南战争,主要装备在江河巡逻艇和直升机上作为支援火器使用,后列装步兵分队,大大弥补了远距离方面杀伤火力的不足,有效地提高了分队独立战斗能力。
mk-19-1式用于中东战争,美国向以色列提供了605具,使用情况不详。
mk-19-3式参加了海湾战争,主要用于车载压制武器使用,是战斗车辆打击伊军步兵的有效武器,实践证明,使用m430高爆弹时的威力相当于14.5毫米或12.7毫米大口径机枪的2~3倍,美军对其评价较高,称之为“令人信服地确立了轻武器在赢得这场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识别特征:
1.采用双立式握把、扳机击发装置,与12.7毫米勃朗宁机枪类似。
2.筒管较短,口部消焰器较长,四周开有条状开口,前端略内收。
3.采用框式表尺,与准星共同安装在机匣上,瞄准基线较短。
4.采用方形供弹箱供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