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1无壳弹步枪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G11无壳弹步枪

Image:11583921665450653.jpg g11无壳弹步枪 g11无壳弹步枪是德国h&k公司研制的一种发射无壳弹的先进武器,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大批量的投入装备。

1960年代,各国军方对换装小口径步枪趋之若鹜,但当时的西德陆军却没有随波逐流,用5.56mm步枪取代当时装备的7.62mm口径的g3步枪。在1967至1968年间,当时的西德军方、hk公司以及诺贝尔火炸药公司(dynamit nobel)达成一致见解,他们认为,无论采用哪一种小口径的步枪,其技术性能都无法摆脱传统步枪技术水平与局限性。为此,他们选择了德国在二战中美国在二战后都曾研究过但未成功的无壳弹/枪技术,试图一举超越小口径化,直接研制并装备具有革命性的无壳弹步枪系统。这就是g11无壳弹步枪系统。

1970年,西德国防部列出了一个标准作为这种革命性的步兵战斗武器的设计要求,这个设计要求是希望能成倍地提高西德士兵的个人战斗能力。

对设计者而言最大的难题是在实战中提高命中率,因为战斗中的心理压力常常会降低射击水准。另外,经统计发现,3发点射时命中目标的数量比全自动发射时还要少。因为第一发弹的命中率是最高的,而发射第一发弹时的后坐力会影响到随后射出的子弹,而3发点射是每扣动一下扳机就自动发射出3发弹头。经研究只有将射速提高到2000rpm以上,才能提高3发点射时的命中率。因此,hk公司采用了一种圆柱形转膛式枪机的设计来提高射速。

最初,g11的开发项目只有两个公司参与,其中hk公司负责武器部分的设计,而诺贝尔火炸药公司则负责设计无壳弹部分。这两个公司并称为ghgs(德语:gesellschaft für hülsenlose gewehrsysteme,即:无壳弹步枪系统联合企业)。后来德国的光学仪器制造公司hensoldt/wetzlar又加入了ghgs集团,负责开发/制造g11系统的1倍光学瞄准镜。以下列出的是g11无壳弹步枪的原型枪,但并非所有的原型枪都有照片。

经过20多年的努力,g11无壳弹步枪系统日趋成熟。1990年3月23日,在g11完成一系列试验后,当时的联邦防卫技术与采购署确定:无壳弹步枪在技术上已经达到装备水平。4月4日,德国陆军部宣布,g11已经达到部队使用要求,随后发给hk公司一份价值6,000万马克的订单。

但就在这一年,柏林墙倒塌,东部地区急需资金建设,加上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威胁减小,换装新型枪已不再是迫切需要了。结果在1990年10月中旬,德国作出决定,在立法会议上不再讨论g11的装备问题。就这样,g11的生产、采购与装备计划被取消。

虽然g11的装备计划被取消,但hk公司仍对g11步枪作了一些改装以提高使用性能,并尝试向其他国家出口g11,现在的g11步枪型号为g11k2型。目前,只有德国国防军的特种部队及美军特种部队极少量地试装备了g11k2。

g11k2可以把两个备用的弹匣同时放置枪上,位置就插在正在供弹的弹匣两侧。带光学瞄具的提把可以卸下并安装其他瞄具,枪口下方还可以安插刺刀。

在1982年美国提出acr(先进战斗步枪)计划后,hk公司也以g11为基础,将无壳弹口径更改为4.92mm参与竞投,但1993年美军宣布取消acr计划后,hk公司的无壳弹步枪装备之梦再一次破灭。在军方公布的实验结果中,尽管四家投标公司的竞投方案都采用了超前的革新技术,但都无法使其性能比超出m16a2,其中hk的acr样枪在试验中突现的问题是在远距离射程上性能劣于m16a2。

性能参数:

全长 750 mm

宽 74 mm

高 295 mm

空枪重 3.6 kg

战斗全重(带两个全满弹匣) 4.3 kg

枪管长 540 mm

发射方式 单发、3发点射、连发

理论射速 3发点射 2000 rpm

连发 460 rpm

弹匣容量 45 rds

枪口初速 930 m/s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