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式40毫米火箭筒是前苏联PNT-2型火箭筒的仿制型。1956年定型装备部队。成为我军步兵连的主要攻坚武器。参加过西藏平叛、援越战争和1962年10月的中印边界自卫还击战等多次战斗,屡建战功。56式40火箭筒威力大、精度好、体积小、质量轻、机动灵活、受地形限制小,适用于山地丛林地作战,对敌坚固掩体、战车特别有效,所以深受部队欢迎。
????这种火箭筒是一种一筒多弹的武器,由40mm火箭发射筒和超口径的80mm破甲弹组成,该火箭筒采用了火药燃烧后的喷射气体的反作用冲量为弹头提供飞行动能,它没有现代意义的火箭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就是发射筒本身,火药包固定在弹尾部,从筒口插入发射筒,击发后火药燃烧,火药燃气从筒尾高速喷出,其反作用冲量为弹获得飞行动能;弹头部是80毫米的空心装药聚能战斗部;尾杆上装有用弹簧片制造的稳定翼。
????随着坦克的不断改进,其防护装甲增加了厚度、改变了角度,机动性和火力也有了加强,56式40火箭筒很快暴露出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是射击距离近,一个射击位置只能发射一发,且不能修正瞄准点;二是威力偏小,加上采用弹底机械引信,灵敏度低,更削弱了破甲威力,在1969年中国珍宝岛反击战中不能击穿苏制T-62坦克;三是由于所采用的火药是3号小粒黑药,其能量受气温影响较大,加之瞄准机构太粗糙,瞄准精度差,特别是在卧姿射击时不易瞄准,所以实战射击精度较差;四是火药能量利用率太低,未经适当膨胀即排出筒外,弹头初速低。60年代中期56式40火箭筒得到改进,改进后称为56-1式。在其头部加装防滑帽,并改进发射装药和发射筒设计,威力提高到120mm/65°,射程提高到150m,但改进后的56-1式40火箭筒威力提高得不明显,发射筒和引信可靠性低,其他方面也没有太大改进,部队最终停止了装备。
口径:40毫米
全重:4.55千克
发射筒重:2.75千克
弹重:1.8千克
初速:84米/秒
直射距离:100米
破甲厚度:280毫米/55度
100m立靶密集度: 0.5×0.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