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半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美国半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

Image:11590080617113937.jpg 美国半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 国别 美国

名称 半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

half-track armoured personnel carrier

研制单位 阿德莫尔汽车公司

autocar company of ardmore,us

金刚石t汽车公司

diamond t motor car compa

生产单位 阿德莫尔汽车公司

autocar company of ardmore,us

金刚石t汽车公司

diamond t motor car compa

现状 完成生产计划

装备情况 阿根廷、喀麦隆、哥伦比亚、多米尼加、希腊、以色列、日本、毛里塔尼亚、墨西哥、摩洛哥、尼日尔、巴拉圭、塞内加尔、中国台湾省、泰国、多哥和扎伊尔等

概述

1937年美国采用m2非装甲半履带式车底盘,匹配m3a1侦察车体制成t7车,t7车定型后称为m2半履带式车。1939年又研制了m3半履带式车,车体比m2稍长,从而有较大的承载力。1940年,阿德莫尔汽车公司、金刚石t汽车公司和怀特汽车公司都同陆军签订生产半履带式车合同。这些车辆都采用怀特公司的160ax型汽油机、斯皮舍(spicer)公司的传动装置和提姆肯-底特律(timken-deroit)公司的车桥。为进一步扩大生产,万国收割机公司又生产了m9和m5半履带式车,两车采用该公司的许多汽车部件,但性能分别与m2和m3车部件相当。到1944年,美国连续生产半履带式车计42000辆,在二次大战中,大量装备了盟军。以色列在1967年和1973年的战争中也大量使用过半履带式车,其现役的半履带式车的动力都已改装为通用汽车公司(gmc)6v-53型柴油机(128kw/2800r/min)。由于半履带式车存在种种缺点,40年代末美国陆军已用全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取代之。

结构特点

半履带式车采用传统的总体布置,发动机在前,3名乘员居中,载员室在后。为了方便车辆越过壕沟,车前装有1个圆辊,部分车上用拉力为44.5kn的绞盘代替。

各型半履带式车均采用制式汽车部件,区别仅在于发动机,m2和m3及其变型车采用怀特公司的160ax型水冷汽油机,而m5和m9及其变型车采用万国收割机公司的水冷汽油机。动力室前部是装有装甲的百叶窗,用于保护散热器,且可在驾驶室操纵。

传动装置包括机械式4速齿轮变速箱、2速传动箱、万向轴、全浮式半轴和汽车型前后车桥等。车辆转向用方向盘操纵。配有脚制动和手制动器。

车体为半敞开式,采用轧制钢板,用螺钉联接制成。乘员室前是由12.7mm厚的不碎玻璃制成的挡风玻璃窗,作战时可以去掉,放下带有两个观察孔的装甲前窗。两侧车门可向前打开,侧门上半部有1个滑动盖防护的观察孔,为扩大视野,门的上半部可向外打开。

载员室后部有1个向右打开的车门。必要时载员室顶部可架设弓形支架和帆布盖。载员室前部装有机枪支架,但各型车装备不同。m2和m2a1、m9和m9a1车装2挺12.7mm机枪,m3和m5仅有1挺7.62mm机枪,而m3a1和m5a1则装7.62mm和12.7mm机枪各1挺。

半履带式车前轮采用多层加强型外胎,内装防弹填料。两条履带各有1个主动轮和1个带张紧装置的诱导轮,有8个小负重轮,主动轮的动力直接由半轴传递。履带悬挂是螺旋弹簧联动。采用防滑挂胶履带。

各种半履带式车均无水上浮渡能力,也无三防装置。

性能数据

型号m2a1

乘员10人

战斗全重8890kg

净重6940kg

单位功率10.6kw/t

车长

装圆辊5.962m

装绞盘6.137m

车宽2.221m

车高2.692m

车底距地高0.233m

轮距

前1.637m

后1.722m

履带宽305mm

履带着地长1.187m

公路最大速度64km/h

燃料储备227l

公路最大行程280km

涉水深0.812m

爬坡度60%

攀垂直墙高0.304m

发动机

生产公司怀特(white)

型号160ax

类型

[1] [2]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