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扬四海的T―34坦克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名扬四海的T―34坦克

在世界坦克发展史上,前苏联的T―34坦克居于十分显赫的地位。它是现代坦克的先驱。

其装备数量之多、装备国家之多、服役期限之长,在世界各国的坦克中数一数二。

第一批T―34坦克于1940年1月由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制成,总设计师是年仅42岁的M?

科什金。不幸的是,由于日夜操劳而损害了科什金的健康,这位年轻的坦克设计师在T―34坦

克样车出厂后不久就病逝了。

早期的T―34坦克战斗全重26.3吨,乘员4人,最大速度55公里/小时,装一门76.2mm加农

炮,因此,也称T―34/76中型坦克。T―34坦克采用铸造炮塔、焊接车体,加上大倾角的装甲

布置,因而具有良好的防护性;大功率的柴油发动机,独立的悬挂装置,使它具有出色的越野

机动性;长身管加农炮,使它的火炮威力大增。所有这些,使得T―34坦克在战术技术性能上

居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连德军的将领也不得不承认:“俄国人拥有的T―34坦克远远优于德

军任何一种型号的战斗坦克”。德军在1943年研制的“黑豹”坦克,明显带有仿造T―34的痕

迹。

T―34坦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结构简单,便于大量制造,这在战时就是一个突出的优点。

战争期间,苏联的拖拉机工厂几乎全部用来动员生产坦克。从1940年到1945年,苏军共生产

T―34坦克达40000辆以上,这一数量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

T―34/85中型坦克是T―34中型坦克系列中最重要的改进型,1943年秋装备苏军。它除

了换装一门大威力的85mm坦克炮外,还加强了装甲防护,增加了车长指挥塔和一名乘员(机

电员)。经过这些改进后,T―34/85中型坦克的战斗全重增加到32吨,其85mm坦克炮可以在

1000米距离上击穿有100mm厚装甲的德军重型坦克。

T―34系列坦克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它与著名的“喀秋莎”火箭

炮一样,都是深受红军官兵喜爱的制胜“法宝”,也是令德军士兵闻之丧胆的“杀手锏”。

值得一提的是,T―34坦克不仅经受了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考验,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还广泛运用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等,并都有出色的表现。装备T―34坦克的国家

在20个以上。其中,我国在1955年前共购进苏式坦克和装甲车3000多辆,T―34坦克占了相当

大的比例,这些坦克直到上世纪70年代还在我军装甲部队服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