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和中国都自称社会主义国家,但古巴的镜子,却映照出彼此不一样的美丽与哀愁。古巴投下巨大预算,确保社会均等、让人民在教育权及医疗权上获得充分保障,人民享受着近乎是免费的权利,但在网络通讯及消费生活上,却非常匮乏。反观中国,一般人民的消费生活充裕,但基础教育崩坏和医疗市场化,衍生出巨大的社会问题。
或许,一些人从没想过,荡漾在加勒比海上的岛国古巴,虽属联合国名单上穷国之一,在民主与自由领域上也尽受抨击,过去亦有不少古巴人出走以示抗议,但另方面,它却拥有傲视世界的医疗与教育水平,成为专制政权的挡箭牌。
我在古巴首都哈瓦那,随处都可碰到穿上白衬衫配枣红色裙/裤的学童,在我所居住的民宿,转个弯便是一所幼儿学校,再往前走不远处又有一所小学、中学,跳跳蹦蹦的孩子带着阳光的笑容,轻轻松松上学去。
当我采访过尼加拉瓜、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拉美贫穷国家后,转往古巴,第一个印象,便是同样处于经济困境的贫穷社会,孩子不仅没有成为最大的牺牲者,反之却享有优先的权利,不需要跑到街上乞讨生活钱,又或当上擦鞋童。西方批评者对此也得承认,这是古巴不倒的力量之一。
最令我啧啧称奇的,就是在偏远的地方,也一样不缺学校,即使只有一个学生,学校还是继续办下去。
据统计,目前古巴共有九十六间一个学生的学校,身体力行地向世界证明,他们的教育信念,就是一个不能少,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这对于自称奉行社会主义的中国而言,形成强烈对比。在中国,教育不是必然的,特别在农村,失学的孩子数目仍然不少,文盲人数逾一亿人。人民医疗权利也受到严重剥削,向市场紧靠,不少老百姓都是小病拖着,大病等死。但古巴情况却完全不一样。
我所居住的民宿,屋主为一名六十岁的寡妇玛尼,她拉起上衣,告诉我,她刚做了乳癌切割手术不久,骄傲地指手术几乎不留痕迹,证明古巴医术一流。她还说﹕我们这里采取的是预防医疗政策,国民都获免费医疗检查之外,医护人员不时探访小区,甚至住在小区里,讲解如何保持良好的健康和防范细菌袭击等,又提供免费定期防疫注射,令古巴人无惧因贫穷而影响健康质素。
事实上,走在首都哈瓦那市中心,环境虽然破落,但尚算清洁,打破了外界的成见,就是贫穷与疾病不一定为连体婴。我走进最贫穷的村落,每个家庭都有很高的卫生意识,简陋的家却是一尘不染,一派闲适。
今年正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古巴革命五十周年,他们互相祝贺之余,却分别向世人展示出不同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