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一个高度重视战略规划、战略实施的国家。有理由相信,美国目前对华的外交、经济策略,根植于美国的整体对华战略而展开。当然,实施过程中因应内外环境变化而不断修订和完善,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一、战略诉求
对中国实施演变,使中国成为一个亲美的国家,对当前的美国来说,已越来越有必要性和现实迫切性。这一点可能已成为美国对华战略的核心诉求。为此,美国必将进一步加速此进程,并采取诸多组合手段。
(一)从经济上来看:
1、美国经济已经高度依存中国经济(进出口和在华投资),美国需要为这种稳定性提供更多的制度性保障;
2、本次经济风暴极大刺激了美国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美国认识到,只有稳健的同盟关系,才能成为应对下一个危机的避风港。
(二)从外交上来看:
1、美国的实力和话语权已有所下降,因而亟需更多外部盟友;
2、真正威胁美国全球地位的对手(俄罗斯、欧盟)有所抬头,需要加强遏制;
3、在常任理事国中增加支持数量,从而进一步控制表决权,影响国际社会。
(三)从中国国内情况来看:
1、因腐败、贫富差距而导致的民众意见,较前几年已进一步增多;
2、未来几年中国将陷入经济的调整和不景气中,从而可能压缩政府应对危机的措置空间;
3、异见力量已因08年底的签名运动而有所联合。
二、战略蓝本
根据目前的诸多线索,美国对华实施演变的战略蓝本,可能为捷克的77宪章运动。
三、战略实施的推演(2008-2012):
(一)2008:试探与伏笔
这种试探与伏笔,在具体举措表现为:
1、2008年3月的***运动;
2、对北京奥运会的抵制;
3、2008年底的签名运动(不排除美国在背后的参谋和支持)。
目前来看,这种试探和伏笔,应已达成其目标。
(二)2009:初步交手
1、2009年的六月四日,伴随着20周年的到来,有可能成为美国支持国内反对派实施和平演变的一次初步交手,并借此完成对火力的侦察(政府的反应,民众的反应);
2、不排除美国正会同国内异见力量为此进行积极谋划,须知08年底的签名运动绝非孤立存在的;
3、美国政府必将对此进行积极配合:
(1)在南中国海、中国周边领土上制造事端甚至使冲突升级,并转移当局视线;
(2)在人权问题上进一步施加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