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男婚女嫁,洞房花烛就是人生一大幸事。志丹人旧时结亲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不谋面,如同“口袋卖猫”,有奶头亲、指腹为婚,娃娃亲、童养媳和买卖婚姻等陋习,摧残了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许多婚姻悲剧。解放后,实行婚姻自主。男女好合大致要例行订婚、商话、登记、迎娶、回门等程序。订婚,一般经介绍人传说,双方互相盘问,了解男、女各人的年龄、生辰、人品、相貌、文化、职业和家庭门风等。若双方愿意,男方择吉日,携彩礼,与媒人到女方家举行订婚仪式;商话,由男方家长、媒人带只羊、烟酒、衣服、彩礼到女家,女方请外家及家门主要人员参加,礼到、财足即议定迎娶时间;登记,各持介绍信在女方所在的乡政府办结婚手续,领结婚证;迎娶,过去一般备一头叫驴或儿马,头挽红布条和红花,俗称“硬马”。近年一些交通便利的川道和城镇,也有用拖拉机或汽车娶人。娶人的由娶人婆媳(新郎的嫂子或婶娘)、拉马的(新郎的弟弟或侄子)、代事的、驮箱的、吹手等5——7人组成。临行时,新郎要将马骑一下称“压马”,到女方家要请数目成倍的送人亲戚,收箱即陪嫁的物品,撒箱即女一男二,钱数事位议定,最后举行上马仪式,在一片唢呐、爆竹声中去。在暮色苍茫中涌进村头院落。在火把的照耀、鞭炮的爆响中举行新人“下马”,拜天地、抱“宝斗”入洞房后绕炕一周,择方位而放,称“踩四角”,新娘“坐帐”,给送人亲戚喝“拦门酒”。洞房花烛里,要给新人并头、翻床,最后才是最精彩的闹洞房,戏笑玩耍,花样百出,直至新人精疲力尽,闹房人方才趁兴而去。
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丧葬习俗因地而异,志丹的丧葬习惯有浓厚的地域色彩。过去,志丹丧礼很繁琐,讲究棺木老衣、埋场和和戴缟,并要动阴阳、吹手,购置纸火进行丧仪活动,以其“扬名声、显父母”。建国后,丧葬风俗多有变革,主要程序有:老人病危,告知亲戚家门前来探看,商定后事,所有儿女都守在身旁。临终时穿好老衣,咽气时儿子要抱住坐起不停呼叫;咽气初终,儿女要跪在地上烧到头纸,并放声嚎啕;咽气后将尸体移至铺干草的地下,脸盖白纸,左手拿“打狗棍“(捏面团烧熟),右手戴上“岁数馍”,嘴噙“口含钱”,头枕“岁数纸”。搭灵棚设香案,孝子守灵至下葬。所有的亲戚家门都要披麻带孝,轮番烧纸祭奠,在入殓之后,还要依次进行吊孝、过献、上话、上祭、领羊及丧事的高潮送灵、入葬。出殡的时日由阴阳先生决定,给娘家人下话,娘家人听取孝子对丧事的备办情况进行抖亏欠择礼信后同意入殓、出灵。出灵时,户户门前燃火送行避邪,灵柩途中不得停放,到坟地下葬由阴阳罗盘坐字,字方位,然后堆坟茔。埋葬后要于黄昏连送三晚火,翌日进行“扶三”,孝子上坟安“饭水桌”祭奠,埋葬以后的祭奠分过“七七”,过“百日”,过“周年”,然后是每年的时分把节和十月一日(农历)上坟烧纸。此外,孝期有着鲜亮衣服,不办喜事,戴“孝”字袖套,3年内过春节贴黄、绿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