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外:世界设计大会上的中国时尚

王朝女性·作者佚名  2009-11-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世界设计大会是由国际平面设计协会联合会所举办的国际性会议,被誉为“设计界的奥林匹克”,每两年在不同的国家召开,旨在促进国际设计界信息交流。2009北京世界设计大会由教育部、文化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中国第一次承办世界性的设计大会。“例外”获邀参展,不仅呈现出中国服装行业对于设计的独特思考和所拥有的哲学高度, 更进一步展现了服装产业在自主品牌国际化拓展和推动创意经济发展的先行性和示范性价值。在展览策划前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先生致信参展协办的企业家,提出此次主题展的核心问题,他说:

“我们试图通过此次设计大展,请诸位来回答设计如何拉动企业效益增值的问题,从而形象地阐述‘设计是第二发动机’、‘设计是生产力’的理念,以期掀起一场设计创新经济的大潮,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例外”的董事长毛继鸿先生如是回信答到:

“我想回应您提出的问题,设计是什么?作为设计师与企业家的我,设计就是坚守对生活、生命、生态的正面主张。与您共鸣。”

于是就有了“例外”此次展览的主题:穿越设计.触摸心灵,它旨在用设计找回与人的深刻连接,探讨品牌与企业的永续价值。 而这封回信也放置于“例外”展厅的入口处,开启这次以衣探索生活触摸心灵之旅。展览的入馆通道被布置成一管用原浆布包裹的“衣袖”,让人联想到人穿衣服必先穿过衣袖,以“袖口”作为入口的设计确实别出心意。 踢着脚下随意散落一地的麻线球,耳边响起缝纫机转动的声响,指尖掠过袖管上具触感的肌理——那是结着白色蚕茧的衣袖内壁,一朵庞大的布花绽放于通道的末端。那就是“例外”的花,一圈一圈的布边如晕轮般的花瓣放射开去,毛边不着刻意修饰,以其充满现代与时尚的褶皱感阐释着生命的款款盛放,如同“例外”的女人,纯粹而真实,历史、现时,完美而至。

将“衣袖”这样习以为常的东西以一种夸张的造型表现出来,无疑带给大家一种跨越时空的纯粹震撼。这其中充满了小大之辩的古老智慧,不失为东方哲学的独特呈现。同时,又予观众一个反向思考的契机:原来所有单纯、质朴、纯粹、干净的情感与内蕴,都已被设计师以独特的哲学运思缝合进“袖里乾坤”。

“衣袖”的末端连接着衣襟,衬衫的前片悬于上空,沿着木质的阶梯而上可穿过“衣领”,翘立望台,犹如置身云端。白的云,缓慢而优雅地在衣片上一朵朵飘浮而过,那圣洁的光线投在空中的小天使身上——那是“例外”历年推出的天使系列服装:洁白的翅膀长在纯棉的衣服背后,设计源于对真情的感动和对万物的关怀,感动的是我们一颗颗细腻而向往真、善、美的心灵。

“例外”展厅内部以墨绿布帐包裹,柔和的灯光投以斑驳的光影,设计作品在凝固的时空中与观看者共鸣。一隅,浓重的东方美学情味潸然而至。清雅而飘逸的帷帐上以茶叶茎脉为纹理,施以浅淡,晕染出一幅清脆古典的青绿山水。吊悬的茶包,错落雅致在素净的衣饰四周:东方文人的剪裁,淡然的茶气蕴含东方哲学精神, 以茶雅心、衣可载道。

展厅的另一边,一件件以吊染晕色的衣服,默然静立于昏黄的灯影流年里。那分明的色彩对比,然后沉淀,融入永恒而简约的剪裁。我们在发现、享受、关心、关爱、活着。。。拥抱灵感。这就是“例外”的衣服,传承传统的精髓却又带着超越时代的创新,灵感源于对生活的热爱,设计高于生活,滋养生命。

你忘记了那段吱吱呀呀的织布缝衣岁月吗?在墨绿的角落里,垂挂的梭子是连绵起伏的乐韵,针包、线轴、皮尺和古老的缝纫机细细述说痕迹和故事,他们在这里演奏心的乐章:以最平凡的麻绳结成的织带构成一件帅气的马甲:黑色的光彩在麻料肌理上流转,设计力缝合织带并予以新的生命,我们沉淀尘封的过去,新的故事也在此开启,设计力,生命力!

正是如此,“例外”一直坚守着独立品格和自由精神,一直坚守着艺术创作最初的纯真和热情,深知深觉中走过了十三年,走进了人们的视线,走到中国服装行业的前端。展厅内,4台不断变幻的投影从不同的维度和向度将深蕴在光影流转里的品牌故事娓娓道来。

而这也正是“例外”能够作为服装领域的唯一代表参展世界设计大会的根源所在:“例外”以本土原创的服装美学和灌注入东方哲学的设计表达,向时尚界宣告了中国在世界时尚板块上的再度崛起,创立了无可取代的社会价值,在服装行业、创意产业中塑造了独有的示范价值。

设计价值的代表

诚如展览负责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谭平教授所言,“之所以选择‘例外’作为服装领域的代表进行展览,是因为‘例外’是国内现存时间最长亦是最成功的设计品牌,她的成功代表了中国服装设计力量的崛起和先锋价值。”

“例外”从诞生开始,一如既往地坚守着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的设计哲学,保持着独立的服装美学思考,自立于惯例之外、主流之外,想象之外。而关于“例外”的质疑之声从未绝迹:如此富有个性的设计,究竟有无商业价值?从1996年创立之初只有15万资金,到现在拥有60余家店铺,遍布全国30多个主要城市和地区,年营业额达到4亿元。上述数据无疑可以击碎一切传言。“例外”作为纯正的本土服装设计品牌成为了屹立不倒的“例外”,她的崛起见证着中国服装产业设计价值的辉耀彰显。

事实上,举凡著名的服装品牌,无不重视设计,设计是服装不可更迭的灵魂与内核,已然成为服装业核心竞争力之一。随着创意产业概念呈发散状在中国服装业内长驱直入,设计被重新带到行业思考的层面上来。中国服装要想在国际市场形成强有力的竞争格局、追寻更大的时尚话语权,就必须重视设计、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设计已成为中国服装产业转型的发动机。

“例外”是中国原创设计品牌真正获得市场和消费者认同的一个不容置疑的标志,为世界时装呈现出中国品牌成长的独特性和示范性价值,她的成功对于前进中的中国设计如何承担起中国制造产业升级中的品牌重任,元素、理念、哲学如何转化成产品和品牌力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解决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文艺创意的先锋

作为中国文艺创意的先锋,“例外”极具颠覆性与解放性。这一点从“例外”这个简单独特的名字和她的反转体英文“ ”中便初见端倪。而对于这个英文LOGO设计意念的解释——例外就是反的,也正是例外设计风格的写照:“例外”是不跟风的,她总是游离于大众潮流之外,却又在不断的创造着新的潮流;“例外”在不断打破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将梦想转化为现实。

用衣服颠覆时尚,用材质颠覆美学,“例外”更颠覆了作为一个时尚品牌的存在价值,让“例外”不只是一个时尚品牌,更追求作为中国的文化美学品牌。

迄今,“例外”以其富于创新、品味超众的国际化设计理念赢得了世界声誉。2007年“例外”的艺术指导马可小姐获法国高级时装公会邀请于巴黎时装周首次发布其艺术系列“无用”,并于2008年作为首位华人设计师进入巴黎高级时装周发布。本次北京世界设计大会,马可小姐获邀于10月28日的大会论坛上发表演说,与数百位国际知名设计师和行业专家共同分享她关于设计的所思、所想、所感。

“例外”是中国服装创意时代的璀璨开篇,代表了中国当代服装艺术的至高水准和智慧结晶,呈现出未来服装设计的美学切面与哲学向度,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未来设计与文化创意的潮流与趋向。新的经济情势与市场格局,宣告着中国创意时代的来临。而“例外”作为一种具有原创性格的美学精神,则将继续引领中国创意力量的不断崛起。

生活美学的先驱

织锦刺绣、写意泼墨、青花瓷纹等极具中国特色的民族元素在纽约、伦敦、巴黎、米兰四大时装周的频频出现,仿佛隐射着全球时尚圈中的中国崛起。然而中国的时尚绝不应固守于“民族”“传统”和“中国元素”中,更需要一种具有原创性格的美学精神。

在中国,服装已经失去了对全社会的审美方面的提升功能。而“例外”则以其他品牌已然缺失的省思能力和使命感,果敢而执着地引领当下的人们开始“寻找当代中国生活美学的自我”:寻找,意味着失去了,当代正在发生的生活里面蕴含着中国人的生活美学;自我,即中国过去用的都是西方的审美标准,不是中国人自己在说话,中国要找回自身的创造力。“例外”,从古老的东方哲学中汲取丰富的生命滋养,是基于当代生活方式及意识形态的审美重塑,而不是简单如倒戈般的时尚复位。

“例外”,一直积极实践环保的主张,坚持采用棉麻丝毛的天然材质,以天然方法染整,避免为自然环境带来任何化学负担,将绿色环保的理念灌注于血液里,溶化在行动中。不仅如此,“例外”的公益系列也更多地着眼于绿色,期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关心地球,关心人类,共同维护地球的清洁与纯净,最后达至健康、自然、可持续的生活形态。而这也正是“例外”本源、自由、纯净的设计哲学题中应有之义。

“例外”,作为生活美学的先驱,开创了一种积极、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代表了当代中国生活美学的广度与深度,确立起服装行业在审美教化与生活方式重塑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人文关怀的信使

“例外”,正以其质朴纯净的服装语言和返观心源的人文艺术形态,引领着自然、生态、本真之生活方式的复归。

“例外”崇尚人性的真实,尊重作为生命存在的知性人群本身。而这也正是造物之道的精妙所在。十几年来,“例外”以其深入通透的设计哲思,融合古老的东方哲学精髓,回归本源、自由与纯净。棉麻织物的天然肌理,米白藕紫的纯净用色,含蓄质朴的纹样设计,娓娓地裁剪出人与服装自然贴合的生命状态。

“例外”是东方哲学精神于服装领域的深度延伸,透过服装的媒介,关注穿衣者的精神状态与存在价值。她以本土原创的服装美学和灌注入东方哲学的设计表达,将几千年的文化简练而庄重地表现出来,是基于当代生活方式及意识形态的审美重塑。

“例外”在北京的店铺设计就渗透着这种浓厚的东方哲学风味。以五行哲学为底打并入时尚,由金、木、水、火、土发源,深刻地呈现出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认识、把握和化用,彰显出中国文化的自信与张力。国贸店以铜全包,SOGO店则最多的是用木料来装饰,不一样的色调,晕染出别具一格的人文风雅。

在国际时尚的舞台上,“例外”以设计、文化、艺术充分地彰显了东方哲学的能量和力量,赢得了对“例外”的尊重,更赢得了对东方文化价值的尊重。“例外”的出现撬动了东西方哲学价值的国际时尚版图。其对于东方哲学的不断探索,也印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归和从中抽绎并不断衍进的人文底蕴。

据了解,“设计·生产力”特展作为2009北京世界设计大会暨首届北京国际设计周的重大看点,以突出现代设计在产品增值链条中的关键地位为宗旨,展示经济全球化大格局下现代设计在国家发展中所具有的巨大意义。例外、俏江南、SOHO中国、奥迪将分别作为衣、食、住、行领域的代表进行主题展览。

据“例外”负责人介绍,“此次‘例外’参加‘设计·生产力’特展,更多的是基于一种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发挥‘例外’在产业调整和振兴中的带动作用,给予仍在困境中艰难前行的中国服装企业一些有益的启发,不是为了品牌的今天,而是着力于行业的明天。希望藉此良机,与诸多企业界人士协力,依托设计的力量,共同促进中国服装产业的转型、优化、升级。”“例外”以中华民族的承当精神,折射出本土领军品牌所应具有的责任感和行业使命。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1月9日,对社会各界观众开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