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一词,在这一年里频频曝光,有人借学历之名将世人忽悠了个够,比如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学历门”;有人却似中了学历的“毒”,生命不止,考学历不尽,比如近日的“学历姐”。应该说,在基本扫除文盲的年代,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学历,它是普遍存在的,不值一提,但是学历的高低以及学历的含金量却暗藏玄机。于是,问题来了——在人才竞争激烈的社会,学历在个人的“资本”中,究竟占着多大的分量?人人都在为学历“狂”的同时,却并不是人人都清楚,修读一个学历,究竟为了什么?
学历姐16年拼得7个文凭惹争议!
学历是否可以改变命运?
职场究竟重学历还是重经历?
困惑:学历改变命运?
学历可以改变命运吗?以下这个故事,也许可以带来答案。小菜2002年中专毕业后,在广州一所普通幼儿园当老师,并继续在职修读大专课程,于2004年毕业后辞职进入一家企业。2005年,她继续报读本科,2007年毕业后,又考上了研究生,今年研究生毕业,被广东某地的教育局录取。从幼儿园老师到教育局,小菜的命运在外人看来,确是学历的递升而带来的华丽变身。只有小菜知道,让自己人生改变的,绝不是一纸学历。“并不是学历改变了我,真正改变我的是生活的阅历。”小菜说。“在修读学历的过程中,我见到了更多不同的人与事,我的心境与人生观也因此发生了改变。”而且回过头来,从2002年至今,小菜说,做幼儿园老师时,已可收入两三千元,后来大专毕业时找到那份工作,试用期才800元,2007年本科毕业,找一份与现在类似的工作并不难。所以学历的多少高低并不与收入及工作机会成正比。
学历=学习的历练
作家柏邦妮说,“我从来都不认为学历有什么重要,天才都不是科班,但不是科班,龙套都跑不了。”一语道出了学历在现实社会的真实定位。
“学历是一个敲门砖,但不是保险杠,是个门面,但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就成了假牌坊,只会让自己更心虚。”广州某高校的王老师说。“尤其是一些名校毕业的学生,有时候会有打肿脸充胖子的感觉,一方面觉得自己要衬得上母校的牌子,但另一方也清楚四年的时间,自己有没有努力,此时,反倒是最棒的名校学生,越可能迷失。”
小菜从自己的求学经历当中,也深刻地领悟到,一个人拿到一个学历,是对人生一个阶段的总结,但并不是就此结束了,相反,在未来的岁月里,要用更多的人生经历与成就来验证是否配得起这个学历。
无论是本科、研究生还是博士,学历的重点在于学习的历练,必须学出来,才能有能力。王老师认为,现在中国高校应该对“严进宽出”的局面要有所改变了。严出可以给学生们更多缓冲、学习、实习、社会实践的机会,他们可以在学习期间慢慢掌握社会的法则。
争论:7个文凭有啥用?
近日,有媒体爆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一位名叫王丽的研二学生,在16年的时间里,拿到了3个专科文凭、3个本科文凭和1个硕士文凭,共计7个高校文凭,未来如果有可能,她还想继续读博。迅速蹿红的她被人们称为“学历姐”。
网友们的争论也由此而起——支持者认为,“学历姐说自己一心提高个人素质,而且她学的都是跟教育有关的。如今能够静下心来潜心治学的人太少了。支持学历姐!”反对者认为,比起学历,社会的实战经验更重要。“这么多的证书在众多企业老总的眼里只是一张纸而已,毫无实战经验。”
职业顾问陈曦则认为,如果是与自己职业发展相关,而不是盲目地为学历而考学历,那么多少个学历也不为过,也都是有用的。
职场:更重视从学历当中提炼的能力
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陈曦认为,对应届毕业生来说,学历是招聘时很好的参考选择标准。好的学历至少证明这个人有不错的潜质。但如果是对已有工作经历的人而言,学历的作用就低于工作经验了。
陈曦认为,比起学历,如何提炼学历当中的能力,对个人求职更加重要。曾有一个应届生,他利用暑假时间在一家IT公司打工,通常大家会把这样的经历在简历当中一笔写过,比如,“某年某月,在某家公司实习,参与什么工作”。但是,这个学生却是这样写的,“某年某月,在某家公司,参与了哪些项目,与什么人合作,做了哪些具体工作,运用到了哪些知识,从中学到了什么,以后会如何去运用”。他将自己能干什么会干什么都具体描述了出来,最终被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录取,虽然他并没有闪光的学历。(专题采写 记者 林玮琳 图:gettyimag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