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5.1
凌晨抵达泰山。
有雾,无风,微晴,气候不太妙。
(雾一直弥漫到黄山,七日里不曾散过)
红门买票上山(60元),近午抵达中天门。吃饭后已经11:00,继续畅游并拍照。
五六点钟,红日高高隐在云雾中,迟迟不肯落。傍晚高处不胜寒。
夜行青山月。月半圆,漫天几颗星,山下几点灯,彼此呼应。青山苍然。
宿日观峰长廊招待所。
2001.5.2
观日出,无非烟云飞渡,红霞漫天,不如去冬壮观。然而有变化,心亦喜之。
后石坞,松声泉流里,漫山黄花白朵。遍走深山访爵松,移步换景,头上危壁,脚下悬崖,皆趣松。山风飒然,汗渍之躯不胜奇寒。有的道路两侧悬崖,强风横吹,行人欲坠。
略游天烛,景色佳美壮丽,漫坡老松伴黄花,涧深谷秀,流水潺湲,峰回路转。然而怕出山废了门票,不能竟游。
下午从南天门趋尧观顶,见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远望若见黄河,不知是否?
四五点钟,带着难舍的眷恋,坐桃花源缆车下山。车中贪看峰岭秀色,竟忘下视溪壑。
到火车站才知山上买的胶卷(3卷,50元),竟是假卷。呜呼,已照!且与真卷相混。方寸忧乱,急寻附近园林冲印社冲洗(6卷,1卷28元,另5卷81元)。洗出的相片色彩极差,真假全蒙着一层灰绿。哀哉,我的处女照!
2001.5.3
天外村上山,游黑龙潭、白龙潭,知泰山有水,飞瀑的高旷气势远胜崂山。毕竟名标五岳。
中途无趣处。房田农舍,缺水少厕,天热路远,余颇劳顿。
傲徕峰,攀不上。扇子崖,饱赏一览高山小的绝佳风光,再感泰贷之峻极。危崖上的天梯,使人未去华山,却思华山之险不会超过这个吧。
立于扇尖,北眺天门,群峰拱贷,五岳之尊的雄姿尽收眼底。群峰如阶梯层层迭起,直到最高峰(玉皇顶)。然而眼底高峰皆成小山,似罗拜脚下,乃悟“傲徕”词义。
南瞰千山攒聚,恨相机无能,不能尽收画图中。
足下一柱钻天,下临无地,未审高下几何?有游客感慨造化之神秀,纷纷夸说泰山不愧五岳之尊。
游竟,原路返回。
2001.5.4
上午游灵岩,只一塔可观。千佛寺平常。卫生极差,垃圾遍地。山小水小,与泰岱主峰反差极大。
游竟,感谢上苍让我懂得于山见泰岱之高(后知能望黄河,悔不留意)。他日还游此地乎?灵岩海拔680余米。
下午游岱庙,连到火车站一个来回,历2小时。
16:00坐K45次火车去黄山。未料车上座位颇多,旅途舒畅。
2001.5.5
早晨到黄山市,坐中巴车(屯溪——黄山,13元)1小时后抵达黄山大门。车子一路上坡,海拔升高不少。在车上老远就觉出黄山的味儿来,见层层叠叠都是一二百米高的黄绿色小馒头,水气氤氲,满覆着植被,山眉处往往飘着一小片薄薄的白云,极富仙山神韵。
黄山到底不同啊。
7:00步行上山。
路遇小蛇,不知毒否,竟没觉出怕来,打量一番,从容绕走过去。
途经温泉(海拔600余米),沐浴一番(80元)。浴室设施齐全,温泉不许参观。42度的水温,舒适消疲,然而再走一会,浑身又是湿漉漉、粘粘的。
山路循环往复,如入迷宫。山色黄绿,粗竿大竹遍布道侧。浓湿的雾起于人的半腰、竹子树木的半腰,向上蔓延。人行雾中,步移景不换,万物混沌中。道侧溪流如大河奔腾雷吼,雪白清澈。不时有瀑如宽阔的白练,从半空悬挂。细雨时下时停。
吾膝凝湿酸痛,身子时而湿冷时而燥热,比爬泰山格外累——虽然山坡是平缓的,台阶亦宽阔(搁得下一只半脚)。
台阶皆赤褐色。
3小时到慈光阁,买票(80元)。又3小时,经半山寺到玉屏楼(海拔1600余米)。
在高处远望诸峰,或赤褐色或奶灰色,满布着棱角,高低错落着,秀丽挺拔而又小巧绰约。那棱角缝隙里点缀的青绿,是美丽的黄山松神采飞扬的臂膀。
突然到来的迎客松远比想象的好看,挺立于天都与莲花之间,傲岸、挺拔、舒展、精神,好一似黄山的灵魂。若无是松,难以想象黄山之美要减几分?这是照片照不来的美,所以我不照相,只愿这美永刻脑海。
黄山松,多不成林。或孤直挺立于岩缝;或间隔一段路就有一棵,矮小但极粗壮,加铁栅围护,铭牌标记。
知道两山东烟民在天都峰附近烧松3000余亩后,余甚恨甚耻之。
望天都(1810余米),半壁之上窄梯直立,心惊胆战却又莫名兴奋,因封山而不得亲近,遗憾。
下午3、4点到莲花峰(最高峰)。莲峰高而不大,直立陡危,不愧1860余米的海拔。3个莲瓣,只一会就挨个蹭过。下视皆雾。
电话得知,北海宾馆客满;返回玉屏楼,各宾馆拒收散客,无奈坐缆车回慈光阁,坐汽车下山,夜宿汤口。始知黄山之超载,非它处可比。
料其四季,必三季多雨多雾。当地人曰:夏季晴天多些,天晴则景好。乃思“唯有腊冬景最佳”,丽雪之外,也因冬季易晴吧。
山雄而不险,坡缓、路长、土多、洞多。钻洞时易磕碰包裹。后来发现包裹上有一层白灰,不知何来。
2001.5.6
6:00从黄山大门坐车去云谷寺(10元),坐缆车上白鹅岭(候车1小时,若步行估计3小时)。
尔后走不多时,忽见小峰三座,小巧秀丽,然而峻拔不足,未料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始信峰(海拔1668米)。
同样大名鼎鼎的梦笔生花竟毫无印象。散花精舍里也未见到天女散落的缤纷花朵。
不知走了多久,弥散飘动的白雾中忽然一只灵动的猴子蹦入眼帘,它踞坐在高高的悬崖顶的平台上,有类猴王一般,高傲专注地眺望着茫茫下界。下界有什么?除了雾海还是飘散着雾的海洋。
这是我见过的最生动的石头,相信无论何种文化背景的人,都对它有着不二的想象,不象其它那些个似与不似之间的石头。
这就是孙大圣生身的那块灵石吗?
中午到排云亭。
迷蒙飘荡的的雾中,遇着一个旅游团,导游正说着2分钟前看到的极其难得的云海。吾知已失之交臂,悬崖边上怅望远近上下大雾弥漫,灵峰巧石皆不见。忽然云雾散开一些,让我偷窥了一下仙人正悄悄晾晒的靴子。
上丹霞峰峰顶一望,四面群山果然灿若丹霞,五彩斑斓,如入画屏中,景状宁静罕美。此情此景,唯愿亘古永恒。有缘愿做霞客永驻此地。
为不废进山票,经管理人员同意,从排云亭坐缆车下松谷峰。半途云雾半途峰,如神仙境界,人间天上,景致壮美。
游了半小时翡翠池,已到13:30。时间逼迫,只得坐缆车回排云亭,却等了半小时才开车(因游客稀少,规矩是必须等半小时)。
尔后游光明顶(海拔1840余米),竟又是隐在云雾里,且顶上被气象台占住,不得登临。
天色将晚,莲花峰昨既游过,不再登顶,绕行到玉屏楼,顺前山返回。
________________
六日泰黄游,余兴未尽,枕边烟霞恒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