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对我来说只是旧地重游,为了打发余下的时间也只能这样了。在长途汽车站搭上走高速的班车,25元/程,三个小时左右可直达吐鲁番城内。
到那的路上,经过什么达板城的,有听过新疆民歌“达板城的姑娘”,但没有什么机会停车看看,可能车上也会有一两位也不一定。只是路边的大型风车群,让我们的目光多作了停留。听说这一带的风大,所以建了不少的风力发电站。这里的风车与我平时看到的荷兰风车有很大差异,那些叶片很粗,也不宽大,在风的带动下慢慢转动,一排排转动的风车构成的景象也煞是奇妙和好看。不远处的山上,还有积雪,不知道是今年的初雪还是常年积雪?
到达了城里,避开了那些车站兜租车生意的人群,我们在附近找到了葡萄沟的往返小巴,花上一块钱到达了葡萄乡这个满是葡萄架的小村子。因为本来就没有想要专门到那个点看,所以我们就在一个两旁满是维语砖房的地方下车了,随意而行,看看房子门前的葡萄架。现在正是收获的季节,每户人家的门前,院落都是硕果累累,一串串泛着浅青色的光泽,偶尔几串紫红色的出众地挂在那里,后来知道它们已是熟透了的,等着在架子上自然风干。不远处,有一些砖房很特别地,开了许多许多的小方孔,这也就是村民用来风干葡萄的晾房了吧。当我们走到一间晾房前,在房前的葡萄干晒场留影时,我们今天行程的惊喜,一位维族的小男孩——依力哈木,很开朗的与我们打了声招呼,太好了!我们正愁不能亲自到这每家都是葡萄的有民族特色的当地人家去参观一下,这位小朋友就来了,真是运气!当把我们的要求向他表明时,依力哈木很爽快地答应了,带着我们来到了他的家。
与我们沿路看到的民居一样,依力哈木的家也是推门见院,一个以葡萄架为遮阳棚的二三十平方的大院子,一张平时用来纳凉的大床,铺上有民族色彩的装饰布就成了平常喝茶,吃饭、休息的好地方了,吐鲁番的天气比较热平常在院子里纳凉比起城市中的空调房,真是享受自然,不可比拟的。几缕阳光透过墨绿色的葡萄架,洒下小院,让整个院子看起来有一种浅青色的气息。依力哈木的家人很热情地招呼我们,喝茶,吃刚摘下来的马奶子葡萄,甜甜地,大家围坐着闲话家常,大家聊起汉、维族的一些生活习惯、民族风俗,真有悠闲下午的感觉!
带着依力哈木摘下的两个红红的石榴,我们俩离开了这个好客的家庭。路边来自坎儿井工程的清水河,哗哗地流淌着,把我们送出了这个热情的葡萄之乡。
有时候我会认为美丽的景色会因为有人而被破坏,好像在哈纳斯,但有的地方却因为人而更显魅力,正如今天的吐鲁番之行。
回程班车是迎着日落而行了,再看到暮色中的风车群,远山的积雪,仍然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