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启楼就在路边。
巨大的圆型的土楼。
在你未走近之前就得仰视。
承启楼楼身四层,主楼内环环相套,还套有四圈房屋,多的时候能住300多人,虽然略显拥挤,却让人眼界大开。伴着楼主的介绍声,楼里的鸽子悠然自得地飞来飞去,加上临近过年,外出的人都返回楼内,显得颇有生气。
承启楼被誉为“土楼之王”,正是邮票上的那幢楼,也是土楼群中唯一被私人承包的,所以门票严格,当然也可以讲价。但它最大的好处是能为在这里买明信片的人提供一个关键的服务:盖一个承启楼的章。
我们在路上曾经讨论过,如果每一个土楼都有一个专用的印章,那么我们很可能会一个不落地进入每一幢土楼。
所有的土楼里,只有这幢承包给私人的土楼想到了这一点。
塔下村则是一个清雅如水的秀丽山村。
整个村子沿着一条小河两岸的石板路铺展开来。
张氏家庙就在半山腰上。
比家庙本身更吸引我们的,是门前耸立着的十来根高大威风的石龙旗杆。
石龙旗杆分为两组,分别位于家庙的正前方和右侧方,旗杆全石料做成,约十米来高,上面有精美的石雕,旗杆上还刻有文字。高大的石杆传达着静穆、严肃和无尚的荣耀,身临其下,就能领略到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
家庙背后是小山的草坡,厚厚的草踩着非常舒服,再向上是树林,树木密而高,树型非常漂亮。我们爬上山坡,坐在草地上,就能看到村子。
成片的房屋,成片的黑瓦屋项,点缀其间的是绿油油的树木,时不时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和鞭炮声。
如果说永定让我有一种无法表达的隔阂,在塔下村,却让我感受到真实的亲切。
回到村子里,我们了解到从塔下到田螺坑约7公里,目前正在修路,走不了车。
这7公里,我们决定步行。
当地人非常认真地把路线告诉我们:顺着小河走,不远有一个塔上村,然后上新路(新路近,老路就不止7公里了),找到正在修的新路,沿着路走,会经过下坂村,过了下坂村,就非常近了。
下午3点半,我们背上行李,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徒步。
艳阳高照,风景很好,空气清新,就是背包有点重。
离开塔下没多远,就看到塔上村的小石桥,没做停留,找路边的人问问路。他们知道我们要走到田螺坑,不解地说:大过年的,你们这是为什么呢?
然后他们指向一条小路。
从这条小路一弯出去,就看到一条正在修的路。
这是一条真正在修建中的路,路面是全是各种形状的大石块。
这条路伸向远处的山中,考验着我们的体力、耐力,还考验着我们的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