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西安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不久前才知道,CHINA的音源于中文的“秦”,这在烟波浩淼的史书中也无法考证,

八百里的秦川大地,秦时明月汉时关……依稀透出铮铮的中华魂。

傍晚时分,走西安的城墙上,凭栏远眺,望着夕阳,宛若隔世,轻吟着阳关三叠“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须珍重,须珍重…”,人世悠悠转过千年,竟如隔不断昨日的落日斜阳。

记得以前读《中国建筑史》时,对长安城的建筑格局由衷惊叹,以后每每读到有关长安城建筑的文章时,总令我朝思暮想,金雕玉砌应尤在,只是朱颜改……而历史的无情使之成为断壁残垣,现存的城墙为明洪武年间所建,比盛唐的长安城小了十倍,今走近他时,心情依然激荡,似乎在前世今朝中久久徘徊……城墙下高亢的秦腔把我拉回现世,城墙内外的霓虹灯、广告牌宣告着夜幕的来临,也正上演着这座古城今生来世。此时此刻我是历史的见证,而我的心情怕是永远无法在史书中寻觅。

看风景,人亦然。在翠华山上,伴着清风晓月,和友人们在星空下谈天说地是这样的怡然,那种心领神会的感觉,岂能用言语表述。

由于时间仓促,书院门、碑林皆为走马观花,因为走累了,恰巧看到一些气势磅礴的画,于是与这家画廊主人的聊谈起来,言语之间,即被黄土地上的人敦厚质朴、黄土地上的文化博大精深所深深吸引,这种气质、这种底蕴是其他城市的节奏和速度无法跟上的。离开时,不免对游程的安排自嘲,把上海工作时的速度搬到西安,庸人自扰-----舍不得,也得不到。不过,留下遗憾,也为故地重游留下借口。对于法门寺,在漫漫的跋涉之后,不免有些失望,庙是大了,“神”却似乎空了,心中难免有些不敬,罪过!罪过!

走在西安的路上,看到的是老城的闲适,秦人那种自豪而悠然的步态显得我的脚步似乎是匆匆、太匆匆。

这里一草一木砖砖瓦瓦诉说着、倾听着,在千年的轮回中记载着一个个辉煌或凄美的传说、此刻,她正娓娓向我道来……一介过客,停停走走看风景,岂不更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