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我参加了九寨—黄龙双飞六日游的旅行团,在炎炎夏日中尽情享受着大自然沁人的清凉。
(一) 成 都
8月7日上午十时十分,我们登上了长沙飞往成都的航班,经过约一个多小时的飞行,飞机平安降落在四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这个机场又被戏称为鼻子底下的机场。在机场出口处,我们遇上了前来迎接的当地导游,一个二十出头的成都姑娘,瘦小的个子,黑红的皮肤,笑起来很是自信开朗。
旅游的第一站便是在市区一家名为竹品鲜的成都小吃店里品尝美食。虽然刚在飞机上用过餐,可看到四川妹子端上来的一碗碗,一碟碟,一盘盘闻名已久的小吃时,我们再也抵不住诱惑,每种都尝了一口,有酸甜的棒棒鸡,有爽口的酸辣粉,有麻辣的麻婆豆腐,还有龙抄手,赖汤元,钟水饺,夫妻肺片,水晶烧麦等,对比我们以辣为主的湘味小吃,四川小吃多了花椒的麻味,就我个人而言,第一口麻辣的感觉是爽,但多吃几口便有些发涩,龙抄手,棒棒鸡,酸辣粉是我最为想念的成都小吃。
品尝完美食,到宾馆放下行李,稍作休息,我们便开始了正式的景点之旅:
武侯祠和杜甫草堂是我们在成都市游览的两个主要景点。诸葛亮是我读三国演义时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武侯祠就是四川人民为纪念他而修建的,看点其实并没有多少,权作一次对三国历史或演义的复习。不过有一面诸葛鼓既可在行军打仗时作鼓又可作烧火煮饭的锅。还有刘备的墓,一个大土堆,没什么意思,只因导游说曾有一个盗墓贼挖了一个盗墓洞,让我们找找,大家便跟着导游绕墓走了一圈,却也没发现什么,倒是大家走完了准备出去,有一人还目不斜视继续往前冲,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杜甫草堂最大的特点便是环境清幽,尤其是后门那一段长长的竹林小径。同行中有一小女生,正读书,学了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久,很是兴致盎然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进了旧址,草堂是最吸引人的,一间顶上铺了草,里面立了碑,碑上刻着少陵草堂的就是门票上印着的一模一样的小茅亭吸引了不少游人的目光,或在碑的左边,或在碑的右边,摆着不同的姿势,证明着本人到此一游。碑依然是碑,旁边的人却走了一批又来一批。从小茅亭往里走没多远,我们又发现了一圈木栅栏围着几间破烂的茅屋,据说这才是杜甫居住的茅屋所在,在里面走了一圈,杜甫的气息并未找到,屋外,只有潦潦几人在照像。勿勿游了一圈,出来时已是傍晚时分,本来以为在这可以大发思古之情,却发现商业气息的浓厚,浮躁的心情,快速的应付式的游览,僵化的思维已经扼杀了心中的火花。不过当难得的成都阳光斜斜地照在身上,忆起少时喜背的杜甫的绝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心中忽地暖和起来。
虽然在旧居没有找到杜甫的气息,却在诗歌中找到他不死的灵魂。
回到所住的宾馆,天已经黑了,站在窗前看夜幕下的成都,旅途中的寂寞与劳累在一个个窗口里透出的灯光中悄悄融化了。明天,我就要奔向童话世界——神奇的九寨!做个美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