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下的卢沟桥
(日月谭)
军旅歌手蔡国庆有一首主打歌曲叫《北京的桥》,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唱得红红火火的,全国老百姓像我老爸这样不喜欢流行歌曲的人,都喜欢上了这首歌。到北京旅游,我最喜欢看的景色,确实正是这北京的桥。北京的桥真是千姿百态,像颐和园昆明湖上“西堤六桥”之一的玉带桥,拱高而薄,形成流畅窈窕的曲线。桥身桥栏都是青白石和汉白玉雕砌的,宛如一盘弯曲的玉带,有一种婀娜的妩美。而京都西南的永定河上的卢沟桥,则简练伟岸冷俊,有一种苍凉的美感。
卢沟桥在北京西南约15公里丰台区永定河上。为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永定河旧称卢沟,桥因河而得名。始建于金代大定年间的卢沟桥,历经河水改道和洪水破坏而一再重修,现在能够看到的卢沟桥是清代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新修建的。卢沟桥长近270米,宽7.5米,下面分出11个涵孔。我和老爸是在初春天的一天傍晚,一个夕阳如火的日子,踏上这一派豪爽青石的石桥的。
当我走上这座古桥时,我想那桥也许正是很寂寞时。除了出入宛平城的当地乡民外,如织的游人已经星散,摆卖字画玉器的小摊贩也开始整理摆设陆续离去。此时,唯有桥身两侧石雕护栏的百四十余根望柱上,那伫立着的姿态各异的485匹大小石狮,依然栩栩如生出神地望着我们。一种苍凉,一种远古的意境。沿在桥的西端向东头散漫地走去,石板铺就的桥面仿佛一个劲地向前延伸着。那桥那路笔直伸展至与宛平县城前,与城墙连接在一起。桥的东端的碑亭中,立有清代乾隆皇帝题写的“卢沟晓月”四字的汉白玉碑,此为燕京旧时的八大景观之一。那卢沟桥尽管已为当代人所再度重修,但是在卢沟桥的桥面上,极为富有人文价值的创意是,保留了旧时古桥的一段残败的石板路。
蓦然回首,这段特意保留下来的旧风景,在夕阳下斑斑驳驳明明暗暗底静卧着,简直像是一个巨大的惊叹号。尽管这桥下的“卢沟”,因为枯水季节而成了黄土裸露的河床;尽管离晓月升起在槐树梢梢的时间还早。但是,仅仅因为这段可以保留下来的石板路,就足以使我看得流连忘返,我不由自主地驻足神思着。我想,那段古石板路面,是经过几百年的怎样的风雨洗刷,经过无以数计熙熙攘攘的车马辐辏碾压、摩肩擦背过客的踩踏,才成了眼前的光景:坑坑洼洼高低明灭的嶙峋状,连石质材料的边角都已经磨压得失去锋棱。
这使人想及古代的引车卖浆者流每天黄昏在此吆喝而过,赶着牛车出城回家;使人想及当年的西风烈烈的黄昏,“车辚辚,马啸啸,行人弓箭各在腰”的出征图;更使人想及当代史上日本帝国主义者在此发动侵略战争的一页。60年前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在此青石桥头筑起街垒奋起抵抗日军,点燃了抗日战争的熊熊烈火。正是这一历史画卷,使得北京的这座古代的老石桥,显得更加巍峨壮丽……夕阳如火焰般地金黄闪烁着,古朴的北京的桥有多少辉煌的故事要对我述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