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滴滴答答地下起了小雨。但是牌坊前的广场上,人们依然向山上涌。各种大小车辆的喇叭声和小卖摊点的要喝声此起彼伏,似呼要与天公似比高。我也随着人流向山上走。
鼓山现在已经修了索道,可以直达1800米山腰眺望亭。单程25元,双程30元。如果选择步行,鼓山是不收门票的。与我们南京钟山(紫金山)相同。OK! 人们绝大多数都是选择步行。山前有一块巨大的导游图。将上山的几条路线和沿途景点一一标的明白。想起昨天十八重溪的遭遇,心情轻快了许多。我也随大流选择千年古道向上攀登。
山上林木茂盛,主峰海拔919米,自故有“既来福州,必游鼓山”之说。鼓山地处亚热带、四季常青、苍松滴翠、奇葩流红、岩秀谷幽、名胜古迹遍布全山。仅著名胜迹就达百处之多。相传山颠有一巨石平展如鼓,每当风雨之际,山上传来隆隆鼓声,故名鼓山。
雨渐渐的停了。行不多远,即看到200米里程碑。好!这又是管理人员想得周到。虽说是古道,石板台阶修得平平整整,你可以象走平地一样放心大胆地向前走。转个弯,大约在300米处有一座六角形的佛隐亭。让人可以息息脚。
上山的,下山的,人流川流不息。我仔细观测了一下,估计象我这样从外地来旅游的不会超过三层。大多数是本地人利用节日休假或亲朋好友相约来玩的,或举家倾巢而出难得相聚相游的,年轻的情侣永远是风景区的主角,而进行健身锻炼的那多半是中老年人唱天下。这时有一对中老年夫妇赤着脚下山来到了跟前,转眼就不见了踪影。我正纳闷,不一会儿又有一个壮年人也光着脚上山来了。被我拦住。你赤脚为何?有益健身也。在我当天爬山的二个多小时里,前前后后我看到的光脚登山者不下20多位。我称之为“赤脚仙”。这在我们南京是看不见的。
近400米处,一座方形的观瀑亭矗立在行路的中间,让人觉得有点过于实际过于笨拙了。息息停停,也就到了700米处。此处又有一座乘云亭,与观瀑亭结构相似,不过旁边有一泉水出露口,几个学生模样的正在灌水。此时一杆红旗迎风飘扬,在万绿丛中格外地鲜艳。使人精神为之一振。色彩也是一种营养素,人是离不开色彩的。所以人人都是好色的,人人都喜欢美色。男女老幼都一样。
800米里程碑傍有一块巨石,上刻着“卓尔”“乘风”,激励人们继续前进。
1000米处是半山亭。绿色歇山式大屋顶由16根火漆柱子支撑(还是12根?请福州的朋友指正),更显得宽敞明亮。此处山风袭袭,让人透心地舒服。我也和大家一样,息息腿,喝口水。
1200米处,人们从缆车底下穿过,可以近距离接触。蹦上去,可以抓住缆车,可拍惊险片。走完三分之二了,还有三分之一,加油!
1400米处有红亭。万绿丛中一点红,名字起的好!
1600米处有观音亭。信男信女烧香拜佛。旁边有石刻。“宜勉力”“善哉”“欲罢不能”。希望就在前头,确实“欲罢不能”。哈哈!
1800米处豁然开朗。只见形似西周古城的眺望亭高崇入云。站在眺望亭上,福州全城尽收眼底。只见满山青翠,山风习习,好一个避暑纳凉的去处。在往上“鼓山十八景”就要买门票了(10元)。景致将更美。
山上涌泉寺位于山腰海拔445米处,始建于五代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据说因有一股泉水涌出地面而得名。这座千年古刹寺貌庄严、殿宇辉煌、佛像宏伟。寺中千年铁树、鸡丝木供桌及血经书称为镇山“三宝”,观后令人叫绝。稀有的宋代干佛陶塔,合金浇铸的刻有6372字的金刚般若钟,供干人饮用的已有九百多年历史的铜锅,三万多册佛学著作,一万多块佛经雕板等都是珍贵文物。涌泉寺南放生池、回龙阁;朱德委员长亲笔题词的“兰花圃”,幽雅古朴。涌泉寺东侧,有灵源洞、蹴鳌桥、喝水岩、国师岩、忘归石、将军石、仙迹石、鸡头石、听水斋、涌泉亭、龙头泉、石门、水云亭、白云亭、松亭等胜景。龙头泉清例甘纯,类似杭州虎跑泉。涌泉寺西侧约一公里,有葛仙居、蟠桃林;法华岩、刘海台、金赡洞、八仙岩;达摩洞等十八景。以达摩面壁故事为主线,巧妙地利用自然景物,寓传说故事与自然景观为一体。景区苍松叠翠景色宜人,古迹周围岩壑清幽,树木含情,山花绽开,百鸟争鸣,恰似梦游仙境令人乐而忘返。鼓山摩崖题刻到处可见,主要分布在灵源洞附近,达三百多处。其中有宋代蔡襄、李纲、赵汝愚、朱熹等人及现代诗人郭沫若手迹。这些自然“碑林”,名人荟翠,集篆、隶、真、草各体,琳琅满目,相映成趣,是国内罕见的书法艺术长廊。鼓山夏无酷暑,新辟松涛山庄是避暑好去处。夜宿鼓山十八景听涛楼,西望福州,万家灯火,疑是银河倒挂。晨上鼓山最高峰--绝顶峰,观东海日出,心旷神怡。还可乘车北上,到福州最著名的避暑胜地--鼓岭避暑山庄避暑,云雾山中,飘然若仙,妙不可言。
“古道终点1800”一块里程碑竖立在缆车的乘车处。不过十有八九都和我一样,开始往回走了。10点半到达山下。一小时后回到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