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游第一天--8.12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昨天17:42从上海开的列车K161次。列车很新,4个包间全是我们的人,来自各个系统单位的一共24人。次日晨7:30到达吉安,在吉安用完早餐,经319国道前往井冈山, 319国道东起厦门西至成都,吉安到井冈山一段约为150公里,用时3个小时。到达井冈山景区,是蜿蜒的山路,一路上大兴土木,同时进行的是两个工程,井冈山道路的拓宽和泰井高速公路。泰井高速公路耗资32亿人民币,一路看来,这条高速公路十分宏伟,在山与山之间架设数十米的桥墩。而山路上颠簸不堪,被当地人称为摇篮路,两边植被完整,高大的杉树直冲入天,房屋矗立在高大的树木间,极少见到成片的农田。我觉得十分有趣,高速公路建成后恐怕就没有机会享受此中的乐趣了。

历时3个小时,我们到达井冈山市的核心区域,茨坪—红军大本营。据导游介绍,当地人口约15万人,是特批的地级市,由于山区地势不平,虽然土地肥沃,但可供耕种的土地十分稀少,不足以支撑本地的经济,故95年开始井冈山在国家的支持下开始开发旅游业,目前经济策略是工业第一,农业第二,服务业第三。

首先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两层的建筑,里面详细介绍了共产党在井冈山从建立到转移的艰难历程,并展示了大量的文物,让人感受到当初共产党在这里的艰苦。

午餐后,我们又参观了毛泽东的旧居。其实就是几幢民用的平房,石子路,土墙,草席,简陋的设施就是毛朱战斗生活的根据地。和这里的环境相比,我们生活的就是天堂,而这个天堂就是前辈们艰苦斗争得来的。

之后,我们前往井冈山中山完美希望小学,那里是一个小村落。以前是一个纸厂和矿厂的所在地。很多那里的居民是这两个厂的员工,矿厂倒闭后,那里的居民很多失去了生活来源,生活日益贫困起来。纸厂目前仍在生产,但它产生大量的污水,直接影响了当地人的饮用水,乃至他们的健康。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捐助一笔钱,帮助小学造一座水塔,提供学生饮用水。

我们受到了小学校长,老师,学生和市委领导的热烈欢迎,他们准备了一个非常正式的捐赠仪式,100多个小学生围坐在我们周围。他们为了迎接我们,穿上了最漂亮的衣服,可是有很多孩子还是穿的很破旧。在阳光下,他们显得无忧无虑。环顾这个拥有15名教师和300多名学生的学校,几座老房子,一个受赠的3层新教学楼,砖面破裂的操场,看起来疲惫的老师。

孩子们对我们很好奇,问她们问题也都一一回答,我们把发的没喝过的矿泉水给他们,他们很开心的拿走并微笑。他们不知道麦当劳,没用过电脑,甚至没用过自来水,同一片天空下为何有如此的差距。这一刻,我从心底觉得我们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

晚餐后,回井冈山宾馆休息。我和马住在5117房间,就在毛泽东65年重返井冈山时住过的5115隔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