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的地方没有火车,便也谈不上会有地铁了。而上海城市之大,又不是我辈所能常体验的。
在上海未建造地铁之前也偶尔去过,满世界的灯红酒绿和满眼的高楼大厦累着了我的眼睛,可印象最深的却是那极不方便的交通。
你别看满大街的汽车飞驰着,但在你想要去某个地方想找一辆出租车时,你便会发现原来上海的汽车是那样的少,少到找一辆空车都变得那样的难。当你好不容易找到了一辆出租车,心里还美滋滋地想着你是多么地好运时,你便又发现原来上海的车是那样的多,多到连汽车的最主要功能——行驶,都变得如此的困难了。
上海市政府可能为了减缓交通压力,对本地车与外地车实行了不同的管理方法,规定大凡外地车,在交通高峰期,也就是大白天,是不被允许上高架的。而上海那带着拐弯的同路名的路对外地人本来就是一个近乎天然的障碍。因此,外地车贸然闯入的便也就不多了,这样就苦了那些去上海办事的人了。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上海也有了地铁,对地面交通起到了很大的分流作用。有幸在这时只身来到上海的我,便也享受着挤地铁的快乐了。
我快乐地从人群中挤来挤去。
先从火车站到人民广场,然后是随着人流去换线路转车。
又到了等待车子的到来的时候,所幸每回等候均不足五分钟。
地铁内人挤着人,肩碰着肩,倒是应了文革时常用的那句话:“我们并肩作战”。
偶尔还能看到背着大包小包的民工模样的人将地铁内不大的空间占了许多。
地铁可真好,是个“多、快、好、省”的典范:
多,是指运载量多;
快,是指速度快,没红绿灯,还不堵车;
好,指运行环境相对地上铁路要好;
省,是指既省时又省钱。
不过听说当地政府对地铁的补助是每人每趟车票的两倍,不知是真是假。
坐了几次地铁,就办好了该办的事。
地铁真好。
我愿意挤着地铁去办事,我喜欢快乐地乘着地铁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