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世,那里是你的故乡---留德手记1.德累斯顿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曾经和飞说,不知道为什么,我只有在陌生人中间才觉得安全;我一直想离开、不断地离开,我不知道自己想找什么,但我知道我向往远方的土地。

飞说,也许,某一世,哪里曾经是你的故乡。也许你只是想重返故乡。

现在,我要去寻找也许曾经是我的故乡的土地,要把一个陌生的国度住成自己的故乡。

*** ***

9月22日(三)

行李超重了,多了六公斤,机场不放行,超重行李的收费标准是300元/公斤。急忙打电话给LuoJie,来来回回找人,忙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弄好了。

幸好有这些麻烦,耽搁了时间,离飞机起飞已不到一个小时了。我急匆匆地向海关走去,回头一瞥间,妈妈在抹眼泪,妹妹和爸爸呆呆地站在那里。挥挥手,转身头也不回地走了进去。

妈妈说我“心狠”。

对不起。

9月23日(四) 阴.小雨

当我推着随身行李,行走在慕尼黑机场通向G45登机口的走廊上时,我的脑中依稀出现了00年的春天,在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工作压力和长期失眠折磨下憔悴不堪的我孤独地行走在深圳机场走廊的情景。那条走廊同眼前慕尼黑机场的走廊一样,长而空寂。但行走着的人的心境却已不同。

前往德累斯顿的班机延迟了一个多小时。当这架小小的飞机终于轰鸣着、颠簸着驶上了飞机跑道开始滑行的时候,我才真真切切地意识到,我现在已经身处一个陌生的国度,我的留学生活已经开始了。

当一架飞机开始滑行,它还有放弃起飞的可能。但随着滑行速度慢慢加快,当飞机达到起飞的临界速度时,这架飞机就已如离弦的箭,再也没有回头的可能了。即使前方有另一架飞机将要与它相撞,它也别无选择只能起飞了。

而我,自从去年四月开始读第一个德语字母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我的“临界速度”,无论发生什么事,都无法改变我留学德国的决定了。

我还没来得及看清绿树掩映中的、被称为“百万人口的大村庄”的美丽的慕尼黑,飞机就已经急速上升,很快被密密的、乳白色的云层包围了。现在是德国时间早晨9点,而中国已经是下午3点了。

10点不到,飞机就轰鸣着降落在德累斯顿机场。降落前我已经透过机窗匆匆俯瞰城市全貌。但还来不及回味这“易北河畔佛罗伦萨”的美丽,我就和一堆行李一起,被孤零零的丢在了空荡荡的机场大厅。我在行李车上堆好自己的东西,走到问讯处。脑中空白一片,用一年时间塞进去的德文,此时一个单词也蹦不出来。还好,工作中一直要用的英语帮了大忙。我拿出入学通知,指着上面提供的三家旅馆,问哪一家便宜并且离学校最近。问讯处的小姐很热心地拿出一张简易地图,帮我划出了机场、学校和其中一家旅馆的位置,说:“你行李那么多,要乘TAXI,出门就是,到旅馆大约15欧元。”怕我听不清15EUR,她有重复了一遍:“one-five,15。”然后把地图也送给我了。

这家City-Herberge旅馆的价格吓了我一跳:36.5EUR,而且只能住一晚,第二天房间已经被预定一空。出国之前,除了已直接汇入德国银行的6800EUR,我无法在国内的银行换到更多的欧元。幸好妹妹在德国公司工作,和同事又换了200元现金,另有500欧她的同事也无法在国内取出欧元,就直接转入我的德国帐户。令人痛恨的中国外汇管理制度!

这样,我身边的200欧元,除去刚才18元的TAXI费,连5天的房钱都不够,加上吃饭、交通,这就意味着我不仅要在今天找到明晚的住处,而且必须在2、3天之内找到便宜的住处。否则,我将要在德累斯顿流落街头了。

旅馆下午两点才可以check-in,我把行李寄放在旅馆,拿着那张地图走上街头。现在室外大约是12度,比上海低十多度,而我无法换衣服,单衣外只有一件薄外套。有点冷,但我必须抓紧时间解决住宿问题。现在我能做的,是先找到学校的Studentwerk(学生服务中心),试试是否可以从学校得到帮助。

德累斯顿真的很美。绿树丛中,我一直喜欢的欧式建筑错落有致。但我此刻无心欣赏,也感觉不到疲倦。

我发现自己连路都不会走了。大块的草坪使城市的道路极不规则,在有的地方,除了嵌着铁轨的水泥路面,就是草地,我不知道该往哪走。后来看到一些德国人就是穿过铁轨走过去的,于是我也这么走过去,一面提防着有没有电车驶来、有没有人指责我乱穿马路。

没有。挺安全的我就到了车站。似乎德累斯顿也有什么旅游节,车站上设有问讯的小亭,里面有免费的公交线路图可取,也有人接待问讯。

我先拿了一些公交线路图,然后问到大学怎么走。他们又拿出一张机场给我那样的地图(原来这种标明公交线路的地图到处都有免费赠送的),告诉我哪几路电车可以到。我在车站研究了半天自动售票机,又看了几个当地人买票。但这里的票分好几种,我不知道该买哪一种,而最便宜的票也要1.6欧。我又研究了地图,从我住的地方到大学大概5站路。我看看铁轨旁的人行道,决定沿着铁轨一直走过去。反正当初刚到上海读大学的时候,我也是这么拿着地图到处乱走的。我倒不担心自己走丢了。

一路上都很顺利,只在Hauptbahnhof(火车总站)轨道交错的地方走错了方向。但我很快就意识到了,并且折回了正确的方向。

走了大约半小时、3站路的时候,我看到路边的一幢建筑门牌号是16,好象和入学通知上的很接近了。拿出通知一看,果然,和Studengwerk的地址只差2号。我绕着这栋大楼走进去,问了迎面过来的两个女孩,她们指着这栋楼说就是这里了。我真没想到自己运气这么好,还没有走到大学区,就找到了Studentwerk!

绕着大楼转了一圈,看到了18号的大门。找到了!

原先一直决定去慕尼黑大学,签证晚了赶不上那儿的考试了我才临时决定先来德累斯顿工大的。所以我一直没有填那张宿舍申请表。我在Studentwerk门前的车站坐了下来,用了半小时填好了表格。正好12:55了,1:00工作人员上班。

我按门口女士的指示,到116房间交申请。回执上写着我只有通过考试、正式在大学注册后,10/13之后才可以安排宿舍。我结结巴巴地用英语说明了一下我的情况,问有没有临时的住处可以安排。但没有。于是我问在Studentwerk门口刚才看到广告栏里张贴着很多租房的信息,问那些信息有用吗?学校的人说我可以去试试,然后示意我她很忙。我只好识相的走出办公室,仔细看那些租房信息。

一直在生活中寻寻觅觅, 不知道自己到底失落了什么. 终于明白, 其实不是失落, 而是从没有找到过自己的方向.

记得鲁迅说过, 如果一个人, 能用十年的时间, 专注于一件事, 那么他一定能够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我们无法选择, 有很多东西我们无法改变, 但我们可以选择改变自己的生活, 可以选择自己身边的人.

于是, 我, 决定用十年的时间, 换一个专业, 换一种生活方式, 把我所追寻的世界, 变成现实.

18岁的我, 第一次踏上上海这片土地, 带着一颗孤寂而自卑的心灵. 大四毕业那年, 我站在黄浦江边, 凝视着灯火璀灿的外滩, 感到惶恐. 身边的世界繁华喧闹, 但, 不属于我. 我不知道有一天, 我是否可以熔入这繁华, 我是否可以拥有这片繁华.

终于拿到了当时十分宝贵的”黄表”.(这该是个历史名词了吧?) 可依旧惶恐. 常常浮现心头的是一个词: 生存. 当不断的换工作, 不断的搬家伴随几年的生活, 那时的我觉得心力交瘁. 一次, 连续看了一周的房子, 却找不到一处可以容身之所. 从浦西一路返回浦东, 上海的夜色是迷人的, 一切的破旧与阴暗都隐没于黑暗之中, 只剩一幢幢灯火明亮的楼房, 再老旧, 在晚上看来也是晶莹剔透的. 于是, 强烈的渴望在这灯火之中, 能有一盏属于我, 哪怕它多么微弱, 照亮着多么小的地方.

终于, 如今我可以在自己的灯下写这写文字, 但我依旧在考虑如何生存, 依旧在寻觅……

但我不再孤寂, 因为正如ida所说: 我们有那一刻,仿佛觉得大家的心灵也是能够相通的,而人,将不只是孤独的探求者。

这是3年前我在上海写下的文字。生活总是循环往复,恍惚中仿佛一个轮回,我又依稀回到了当初大学刚毕业那几年,在上海四处奔波找房、不断搬家的境地。只是此时此刻,不仅是他乡,我已经身在异国了。

抄下了所有月租在250欧以下最近公布的信息,我打算先试试这些,如果没有结果,再找250欧以上的房子。

我不知道这儿电话的价格。走回旅馆,可以check-in了。我问了旅馆,市内电话不免费,按0.26欧一个单元收费,但总台也不清楚一个单元到底是多长时间。估计电话卡会便宜一些,于是再次回到车站,买了张5欧的卡。

真的很害怕打电话,因为我现在听不太懂德语也不太会说。但不管我有多么怕和德国人交谈,我也得一个个电话打过去。

在车站旁的电话亭试了半天,也没有打出去电话。

我真的那么笨了,连电话卡都不会用了!揪住一个德国人,问电话怎么打。他first-then了半天,然后sorry,告诉我这个电话亭kaputt(坏了)。晕!怎么这么倒霉!

德累斯顿的电话亭真不好找。找到好几个都是投币的。我没有多少硬币,也不知道电话亭会不会找零。我想总是用电话卡便宜一些吧?终于找到一个用卡的电话。

终于打通了。但前两个都是自动答录。第一个我挂断了,0.2欧;第二个电话我结结巴巴的用英语留了旅馆的电话和房间号,单对方是否能听清楚、是否会回电、即使回电我是否还在那家旅馆,我不抱丝毫希望。0.3欧。

第三终于有人接了!我很紧张,结结巴巴用英语问是否有房出租。对方的英语也不太好,我们勉强可以沟通。他的房10/1才可以出租,我问今天是否可以看房,他说他马上要出去,于是约明天10点。可是他说了两遍地址,我都没有听清,记不下来。忽然心中一惊,去看余额显示,只剩0.5欧了!我吓坏了,匆匆说我的电话卡快没钱了,告诉他我明天再打电话给他。他说好。这时警告提示音响了,匆匆挂断电话,卡里只有0.1欧了!

现在我才真正害怕了。原来德国的电话那么贵!在我的200欧用完之前找不到房子怎么办?

从今早4点多在飞机上吃了点东西,到现在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我还没有吃过饭。稍稍镇定了一下,我决定先买点吃的,然后回旅馆打电话。看起来电话卡不比旅馆里便宜多少,在房间我可以把想说的话先写下来,身边也可以摆着字典和纸笔,会好些吧!我不能再这么浪费电话费了。

最便宜的餐馆、最便宜的食物也要4、5欧元一份,我还看不懂那是什么东西、能不能吃饱。当把他们的价格乘以10换算成人民币后,我就没有什么食欲了。找了半天,发现一家麦当劳。在上海我从来不吃这些美国的垃圾食品,现在没法子了。买了两个0.99欧一个的汉堡,又在超市买了0.5欧一瓶的水。现在我开始后悔出国前这几个月一直胃口不好,把自己弄的这么瘦。也许我应该在国内多储存一点脂肪出来的:)

回旅馆途中找到一家网巴,1.5欧/半小时,好贵哦!上网给家里发了mail报平安,告诉妹妹可以明天中午12:00(这里的早晨6点)到16:00打电话到旅馆找我。回到旅馆已经6点多了。

累、冷,却不觉得饿。我放弃了先洗个澡的打算,吃完东西,开始打电话。

到了8点多,打通的几个都告诉我很遗憾没房了。不知道已经花了多少电话费了。天哪!我明天住哪?

再拿出通知书和地图,找学校提供的另外两家旅馆。发现其中一家离我现在住的地方不远,估计步行半小时左右。打电话过去订房间,没人接。我想了想,决定自己现在走过去看看。可以看看走路的远近,明天搬过去时心里也有底。反正我不能再坐出租车了,那太贵了。

穿过Rathaus Platz(市政厅广场)旁的Altmarkt(老市场),市场上有很多小食摊和小货摊,有点像当初在泰国普吉岛开会时和同事逛的那些旅游街,充满了异国情调(废话!现在这里的人看我,才充满了异国情调呢)。不过出售的食物和旅游纪念品显得比泰国市场的精致。

可惜,我现在不是在旅游,我要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

走到Wilsdrug Strasse,灯火通明繁华若南京路,但秋风萧瑟的晚上行人很少,空荡荡却繁灯似锦的街道我爱极了。终于不用像在上海那么拥挤了!

这点小小的喜悦冲淡了我心中的焦虑,我开始像个游人般兴致勃勃的欣赏起街景来了!

德累斯顿有很多Platz(广场),在每个Platz,纵横交错的街道就不那么规则了。而一些小路,简易地图上是没有的。在Postplatz,我又迷路了。我按照要去旅馆的方向,拐上了一条地图上没有的叫Anne Strasse的小路。路灯的间隔长了,道路幽暗。我有点害怕了。

绕过前面5、6个大概在商量午夜至何处寻欢的年轻人,幽暗的街上再没有了行人。走了一会儿,街角处似乎有两个相拥着的男人。我没敢多看,匆匆从他们身边走过。大约走了10来分钟,前面一条横马路街灯稍亮。我决定如果走到那条路依旧在地图上找不到,那我就原路回去。走过去仔细看:Ammon Strasse。这条路和我要找的那家旅馆所在的路是相交的!我终于沿着Ammon走到Materni Strasse,找到了那家小旅店。这是一家青年旅馆,有几个人合住的房间,最便宜的19欧一晚。可惜,这里后天周六的晚上也满了。我先订了明晚的住处,想:至少明天有地方住了,我又多了一天的时间!

回到旅馆已经10点多了,国内应该是夜里4点了。我累极了,但决定再试试白天打不通的那些电话,碰碰运气,再去洗澡。事后我多么庆幸这个决定!终于拨通了一个Frau Gao(高小姐)留下的手机,本能的,我觉得Frau Gao可能是中国人。果然,我才说了一句英语就被对方打断了,那边用中文问:“你是中国人吗?”

啊,现在听到中文我多么高兴。终于可以清晰无误地表达我的意思了!高小姐在学校有一间和一个越南人合住的宿舍,现在假期她外出,要10月中旬才回来,可以以80欧/月的价格房间租给我。我可以在她另一个同学那里拿到钥匙。她说如果我愿意,可以今晚就搬进去。当然,房间挺小也挺挤的。

可此时我哪里会计较房间的大小!80欧多么便宜!正好可以住到10月中,也许那时我可以从学校得到宿舍。这对我多么合适。我简直有些不相信我会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找到拿钥匙的陈小姐。她数她现在也不在德累斯顿---我一下子失望到了极点---但接下来她说她明天下午5:30回来,可以6:00带我去看房。

其实不用看房了,我没有选择,已经决定住这里了。

放下电话,疲惫极了。但我终于可以安心地洗澡睡觉了。

9月24日(五) 阴.小雨

早晨7点被妹妹的电话吵醒。说话的时候嗓子有点哑。妹妹很担心。不过我告诉她房子问题终于解决了,这样就不用担心了。

但我自己还是担心的。没有确定能租到房子之前,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放下心来的。10点旅馆就要check-out。住宿加电话一共49欧多。第一天我就用掉了80多欧,身上剩下不到120欧了。忽然就感激起上海领馆来了。若是按我原计划去慕尼黑考DSH,基本考试没什么希望,而且我的200欧不知道在慕尼黑够不够一天的费用!也许一切都是冥冥中安排好的。

如果今晚能顺利搬进宿舍,那么我在德累斯顿就有了个很好的开始。那么应该可以过好着半年吧!半年后再申请海德堡,或者是到慕尼黑大学去。有时候想这样跑真有点累,但德累斯顿总不是我最心仪的大学。而且我想去的好多地方都在西德,西德的打工机会也应该多些吧!对我而言,挣些钱四处走动和学业同样重要。能在学业上有所成固然好,但我不强求。只要学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在世界各地漫游,这已经是我喜欢的生活方式了。

我把两个重的箱子寄存在旅馆,背着个大双肩包走了出去。我想先找德意志银行,看看是不是可以开户把我的钱取出来,那样当前的经济压力就能缓解了。

可是很遗憾,银行的人告诉我必须有固定住址才能开户。幸好昨天还不知道这个,否则无疑更加重了我的焦虑。

才11点。与约好的时间还有7个小时。我决定先去那家青年旅馆,把昨晚的预定退掉。否则昨天深更半夜订了房,今天又不去住,没准那位接待的先生会以为半夜见了鬼啦!再说我也不想让德国人认为中国人言而无信啊!德累斯顿的旅馆那么紧张,我退订了,也许会有其他像我这样的人可以解决一晚的住宿了。

再次走上那条Anne Strasse,我才发现昨晚令我害怕的那条幽暗的小路有多么美。洁净的不规则的石块铺就的街面,整齐的幢幢小楼在树丛中露出美丽的轮廓,那些洁净的玻璃窗上点缀着的各式的白色蕾丝窗帘也那么美。路过Anne教堂的时候正好12点,我终于体会到了悠远的教堂钟声久久回荡在城市上空的感觉。

我已经被这所美丽的城市迷住了。

原本还想到处逛逛看看的,可是身上的包越走越重。谁让我那么贪心,带这么些书来的!于是我决定到Studentwerk旁的车站看书等她。从2点多一直坐到6点,开始我还能静下心来看书,饶有兴趣的观察每辆车上上下下的德国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到越来越冷,而且越临近6点我越担心:万一看不到她,怎么办?

还好,5:55,一个东方女孩向Studentwerk的大门走来。我站起身,向她招招手。她看到我笑了:“是你吧?”忽然想起昨天电话中还想告诉她我穿什么样的衣服。其实,东方人在这里,就已经是最显眼的标志了。

一切都很好,我并不挑剔,对房间已经很满意了。她简单的介绍了这里的生活,告诉我便宜的商店在那里,然后热心地问:“要不要我去帮你拿行李?”我想一个箱子可以拉,一个大包可以背,我自己能行的,就尽量不要麻烦别人。她又认真的问了一遍:“你确定?”我点头,并道谢。

回到旅馆取包20分钟,在拖着两个包回来用了50分钟。总算把它们拖回来并抬上了三楼。我把它们丢在地板上,在床边坐下,想:终于能暂时安顿下来了!

9月25日(六) 阴.小雨

清晨,站在宿舍楼的露台上,满眼望出去都是深深浅浅的,绿的、金黄的、枫红的,秋的颜色。空气湿湿的、凉凉的,夹着草木的香气。这样清新的空气在上海是享受不到的。我匆匆洗好脸,换上运动鞋小跑着出了宿舍。

上天多么眷顾德国人!我第一次感觉自己生存的环境与自然是那样的贴近。

德累斯顿无论哪里,树都比楼高。沿着上坡的道路一直跑过去,一路上都空荡荡的、轻悄悄的。偶尔一两辆汽车从身边开过,也是轻轻的。向什么方向望出去,都是葱郁树丛中的小楼房,洁净而美丽。也许是我的脚步声惊扰了树儿们的好梦,于是,三两片绿的、红的、黄的叶子飞舞着在我眼前飘落下来。

我决定每日晨跑,为这沁人心脾的空气和如诗如画的早晨。

9月28日(二) 阴

德累斯顿的天永远阴着。但这样凉爽的秋天,阴天也不会让人感觉压抑或是情绪低落。偶尔云层移动,几缕阳光从重云的缝隙中泻落下来,整个城市为之一亮,所有的树叶都闪闪发光。你的眼睛尚来不及捕捉前方的光点,那几缕阳光又消失的无影无踪。

忽而又有两三点雨落下,细细密密的如轻雾般笼罩着你,润泽着你的脸、你的发。你丝毫不用担心会被恼人的秋雨淋个透湿,转眼间薄薄的雨雾便散开了,一如它当初的倏忽而来。难怪初到德累斯顿,我奇怪于当地人在雨中的从容。现在我也很少带伞出门了。纵然几点雨滴大了起来,路边随处有Haltestelle(车站)可以暂避。

今天决定改变晨跑路线,沿着学校提供的地图所示的方向,找一找周六我将参加考试的地方。

我沿着宿舍门前那条大路向斜坡上跑去。在这条交通繁忙的大道边,人行道再很多地方与马路隔着宽阔的草坪,掩藏在树木的葱茏之中,令我怀疑:这究竟是闹市还是树林?

路边楼房的阳台上缀满各色的鲜花。随处可见“Privat”的字样:私人的停车场、私人的庭院… …这里,Privat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10月3日(日) 晴

昨天下午考完试应该放松一下的,可是紧张的情绪丝毫得不到缓解。怕晚上睡不好,昨晚8:30,我决定出去跑步。一直说德累斯顿是“易北河畔佛罗伦萨”,可我到现在还没有看过易北河呢!看了地图,宿舍门前那条大路---我刚到德累斯顿时从宾馆到宿舍来来回回走了好多趟的那条路---一直向北就可以到易北河畔了。学校所在的这一边是老城区,而河那边是新城区,有数条桥梁相连,颇似上海的浦西、浦东。不知道易北河畔是否有外滩那样的美景?

昨天下午下过一场大雨,晚上的空气相当潮湿。夜空中凝聚着雾气,凉凉的,有点冷。我开始沿着人行道慢跑。车来车往的繁忙道路,也并不十分喧闹。我记得自从到达这里,似乎还没有听到过汽车鸣笛。空气也好,可能是因为这树、这草和白天的雨。路灯并不刺眼,道路两边也没有璀璨的霓虹灯。只偶尔一两个商标或广告牌在秋夜中闪烁。一切都是静静的、和谐的。

慢跑了20多分钟,通过一个墙壁上画满涂鸦的过街地道,再过一个路口,我发现道路开始架空了。下面是大片的草坪和停车场。我想应该上了过河的公路桥。果然,再往前跑,路面下的幽暗中有波光闪烁。黑黝黝的易北河水静静的从桥下流过,只有岸边的路灯在水中映出一串串粼光。我想那水应该是清澈的。

向西望,终于看到了德累斯顿闻名的宫殿建筑群。我喜欢这种有着精心雕刻的雄伟廊柱、顶儿尖尖高耸着的西方宫殿。灯光给建筑周围打上淡淡的光晕,虽不如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的璀璨耀眼,但自有种从容淡雅的美。也只有这样恰倒好处的灯光才不致破坏了德累斯顿夜晚的宁静和谐。

今天下午3点多,我带上相机,去寻访昨夜看到的建筑群。德国星期天是不工作的,所有的商店都关着门。但走到Ferdinand广场的商业步行街时,我发现原来德累斯顿有周日的集市。广场上摆满了各色小摊:卖旧书、唱片、CD、各色艺术品,还有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有一个摊子似乎是在卖旧的工具和零件。可能爱好机械的德国人做点手工或花园杂活时用的吧!而广场上人头攒动,我难得在德累斯顿见到这么多人,可以用熙熙攘攘来形容了。

想起我以前查的德累斯顿的资料,这个50多万人口的城市,每年要吸引400多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人们在这里欣赏美丽的宫殿和易北河风光,更在一些宫殿的废墟前缅怀以前战争时的艰难岁月。

不过这儿的断壁残垣并不像我以前想象的那么多,而且很多都在施工重建,只有废墟边立着的写有“这里曾经是这样的”字样的黑白旧照,今昔对比,依稀给人以历史沧桑感。

是那悠扬的乐声带我走进了Schloss Platz(宫殿广场)。优美而流畅的旋律在广场上空回荡,像是长笛或排箫的声音,像是James Last唱片里的段落。我循声而去,在广场的一角发现了那三个演奏者,正调试摆弄着他们的乐器和音响设备。深棕色的皮肤,我不知道他们的打扮究竟是吉普赛人还是什么其他民族。

广场上虽然游人很多,但并不喧闹,只有这悠远清澈的音乐在你的耳际、在你的心尖流淌。我第一次在户外、在阳光下欣赏如此美妙的音乐,它带来的那种令人心灵持久宁静和愉悦的感受,是我以前从未体会过的。

环绕广场的宫殿建筑美伦美奂。据说那些镶有美丽雕刻的巴洛克式宫殿的石墙和石柱,总令人联想起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而16世纪这里的选帝侯打算建造这些宫殿时,也的确吸引了大批意大利的建筑师前来。也许将来学了艺术史的课程,我可以更好地描述这些宫殿和这所艺术之都、歌剧之城的建筑和历史。

阳光下,这里的一切看起来都和谐而充满生机,所有人都在享受这美丽的一切:音乐、建筑、自然风光、小吃和一个悠闲的周日午后。

箫声送我穿过一座宫殿,又是另一个广场,别有洞天。易北河已近在眼前。这边广场上已搭起了舞台,四名穿着雪白衬衣、黑色礼服的男女,拉着手风琴和不知名的乐器,用优美的和声演唱着民谣,听来似乎不是英语也不是德语,倒有点像俄罗斯的民歌。也许是欧洲某地的民谣吧!舞台前也是各色的小食摊,人们点上一份食物、捧一杯啤酒,在街边露天的桌椅坐定,享受他们的音乐和生活。

易北河水和我想象中的一样洁净。静静的水流、岸边的碧草、绿树掩映中的宫殿建筑群、雄伟的桥梁和纯净的蓝天,如诗如画。我暂时抛开了对考试的担忧,也像其他人一样悠然地欣赏起这一切。过了桥,新城区这边的广场又是别样光景,这里舞台上演唱的是现代流行音乐。激荡的摇滚乐节奏和鼓点、活力四射的金发歌者。我想对于音乐的爱好是这个民族与生俱来的特质,而他们在音乐方面无与伦比的成就,则是上苍对于他们热爱音乐秉性的回报了。

10月5日(二) 晴

今天早晨拿着相机出去晨跑,然后又迷路了。不过一点也不担心,我在这些林荫道上兜兜转转,拍了很多照片。树丛中一幢幢小楼我爱极了。秋天的树叶五色纷呈,浅绿、墨绿、鹅黄、金黄、枫红、深红,还有深深浅浅的褐色以及紫的、白的、粉的小花。所有植物都舒展着枝叶,在清晨的阳光下微风中轻轻摇曳。

似乎很久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多缤纷的色彩了。我几乎忘记了,生活中还有这么多色彩。

折腾了一个半小时才回来,然后努力让自己静下心来看书。中午吃完饭后还是练习我的箫。当然还是不成调,单希望箫声可以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等到1:30,向学校外办走去。像那天早晨去考试一样,能感觉到自己紧张的呼吸。

结果还是失望。录取名单上没有我的号码。看了好几遍,相信不会看错了。既然如此,那就接受这个结果吧!我还是要花昂贵的学费读半年语言。

给ruojie打了电话,告诉她我的情况。她说也许很快有机会来东德,一定会过来看我。真高兴那么快有可能见到她。

10月5日(二) 晴

今天一早就去TUDIAS报名。沿着地图所示的方向,发现我昨天早晨跑步迷了路的那些小道,正是前往TUDIAS的方向。难道真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早有预兆的?

25分钟后,我站在TUDIAS洁净的办公走廊等负责报名的人。从2楼的窗望出去,远处白墙红顶的小楼掩藏在绿的黄的树丛之中。德累斯顿从什么角度望出去都很美,色彩缤纷。我真的喜欢这里。但我还是想读我心目中德国最好的文科学校。想到半年后又要辗转,真有点累。但就这么留在工大,我又不甘心。和德累斯顿有这半年的缘分,倒也不错。

和语言学校老师的交流总是愉快的。在外面我几乎听不懂别人说话,也几乎不敢开口。但这里的老师都说一口标准而缓慢的德语,就像5月我在北京审核时到歌德学院咨询时那里的老师一样。我也可以用简单的德语与他交流,这让我感觉好多了。

果然如ZhouYun所说,这里有考试的名单和成绩。查了成绩,还好,没有再次打击我的自信心。TUDIAS的老师说,“Nicht sehr gut, aber nicht schlecht.”(不是很好,但也不坏),这样我的成绩有机会读DSH班,不过这个班也有个分级考试,如果不合格,就要读低一级的中级班。

很快办好了手续,他让我回去好好准备考试,很简单的。没有收任何费用,就像我住旅馆也不需要押金一样。这里做任何事都是先办事再收费的,人们依靠的是承诺的信用。这种感觉很好。

沿着那些美丽的小路走回来,心情好了很多。既然考试结果已经如此,我就要接受这个现实。刚才知道成绩时,曾很遗憾的想,如果听力好一点,能多考十分,就有机会上免费班了;如果能早来一两个月,也许听力口语就会好些… …

但是,没有“如果”,这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没有“如果”。现实就是现实,我们不可以改变,只能接受。自己从来不是个运气好的人,我一直知道,如果我想取得10分的成绩,一定要付出12分的努力。

就像当初,上海人天生就拥有的东西,我们要花很多年的努力去争取。而如今,我又站在一个一无所有的起点,去争取一些德国人与生俱来的东西。不过有得必有失,我们拥有的,比如那些美丽的诗词,那么美的文字,德国人就永远也不会懂得欣赏。

(哈,德国人也可以同样说,比如我们的《浮士德》的魅力,也是一个中国人不管学多少年德国文化也无法全部领悟的吧!)

又要为考试准备了!不过原本到德国,就是打算花半年时间攻读语言的。如果半年后顺利过DSH,时间上也没有什么损失。我失去的,不过是一些钱罢了。用ZhouYun的话说,德语好了,以后还可以赚回来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