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须弥山石窟保护亟待加强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被列为“2007-2008年世界百大濒危文明遗址”的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记者从宁夏文物管理部门了解到,位于宁夏六盘山北麓的固原须弥山石窟始建于北魏中晚期,是我国十大石窟之一。这里经西魏、北周、隋代和唐代营造的石窟共有150多座,分布在须弥山向东延

伸的8座崖面上,可由于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现存有佛像的石窟主要是北魏、北周和唐代开凿的。

宁夏文物考古专家许成说,目前,这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面临着自然风化和人为损失双重因素的威胁。开凿于北周的第51号石窟相国寺,是目前保存较完好的一个洞窟,但自然风化相当严重,有的佛像面部表情已被风蚀得模糊不清。

许成说,长期以来,石窟不但自然风化严重,还存在山体雨水渗漏对石窟的损坏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尤其是国家立项的石窟安防设施资金没有全部落实到位,影响了石窟保护。建议国家文物管理部门尽快采取全面措施保护须弥山石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