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拉起你的手,爱,跟我走——四日阳朔
在中国旅行圈中,“阳朔”近乎演变为一个多义词,时至今日,或许其“小资”的含义已经超过了其地名的含义,而每次与之有关的思想碰触,又使得这个简单的汉语名词在我的脑海里被一次又一次的放大再放大,于是开始担心,会否有一天无数次的放大会让阳朔失真?来不及得出结论,我已还原了她的真实,尽管匆匆,太匆匆。
年初时开始盘算着的旅行,却被频频发生的琐事一拖再拖,临行的前两天,我仍然没有决定,直到有个人轻轻拉起我的手,对我说“爱,跟我走”,于是终止了所有的犹豫。抛开周遭的一切去远行的人是需要勇气的,想来,我并不是一个缺乏勇气的人。
15th Oct. 2004
7:45AM准时从虹桥机场起飞,第一次切实感受时间就是金钱的道理,第一次无奈地买全价票,庆幸的是还能买到。到达桂林两江机场时,天是阴霾的,尽管有些失望,但却丝毫没能打击我高昂的情绪,后来听说这段时间的天气一直是这样,到了中午太阳就会出来,于是更加笃定。从机场出来,就能看到去市区的大巴,20元/人,但是在车上等了很久都没有开车,闲聊中,听说有人也想去汽车站,于是我提议大家拼车,我听见有人说好,接着四个人一起下了车。这里的出租车似乎早已统一了价格,80元全包,想想虽然没省钱,但是却能免去从火车站奔波到汽车站的辛苦,还是很划算的,后来证明我的决定很明智。
大约11:00AM,到了汽车站,同行的两人不顺路,就此分手。我和朋友上了11:10AM开往阳朔的中巴,心,就这么悠悠荡荡地飘了过去。坐在车上,回想刚刚过去的24小时,匆匆,太匆匆,来不及回神,我竟身在广西了,想来,怕是梦里习得了“凌波微步”吧。车程过半,突然想起,住宿问题仍然悬而未决,于是赶忙拿出“宝典”和手机,依次问过去,未果。周末将至,阳朔果然是众生云集之地,不过,“开弓没有回头箭”,自然也就无所畏惧了。
12:30左右,抵达阳朔,意外的是,这次没有太多“热情洋溢”的人围攻,回头望望同车而来的外国友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我能看到的,只有在芸芸导游之中时隐时现的大背包,此时,如何突出重围恐怕已经成了他们唯一的念头了。从车站出口,一直走向西街,正当我和朋友暗自庆幸无人尾随之时,一位中年妇女就上来搭话了。我们和她没有太多的言语,一路寻了“马可波罗”而去。真不愧为焦点中的焦点,为了将此行三晚的住宿全部托付于它,居然要以两次搬家为代价,无奈,朋友相中了它,我自然也无话可说了。第一天,我们住两楼,拿了钥匙,直奔房间而去,卸下装备,仰躺在床上,我对自己说“我来了”。
匆匆在“红星批萨”解决完午餐,尽管大失所望,但却丝毫未曾减退我对阳朔的热情,正如午后的天空,阴霾已散,而我的旅行也才刚刚开始。走出红星,发觉刚刚的导游仍然如影随形,不知道是否缘于此地民风如此,但至少,我的恻隐知心已经跃跃欲试了。问了她有关《印象.刘三姐》的问题,想来,总归要去看的,不如就成全她了吧。于是,以135元/张的价钱成交,约定当晚取票。
走在西街的石板路上,游荡了整个下午,终于明白为什么不计其数的人要来这里发呆,无论是路上偶遇大声说着hello的驴友,还是坐在露天咖啡馆晒太阳的小资,映在我面前的总是一副温婉的脸,眉宇间透着的总是溢于言表的闲适,此刻,我终于逃离了铜臭,逃离了时间的剥削,逃离了永无休止的机械运转,我自由了,如鸟儿一般,唯一欠缺的,只是那一对会飞的翅膀。
傍晚18:20,肚子开始呱呱作响,吆喝着直奔“谢大姐”而去。为了等一盘啤酒鱼,居然让我和朋友四目对视四十分钟有余,看着旁桌的食客大快哚饴,本以为望梅止渴,不曾想,却落得个越望越渴的境地。终于等到,只见四筷齐下,在盘间穿梭游走,朋友和我默默无语,想来该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吧。
大饱口福之后,我们从先前约定的导游那里拿到了《印象刘三姐》的入场券,在西街入口坐了电瓶车去码头。虽然已是十月中旬,不过来看演出的人数丝毫未见逊色,仍旧座无虚席,想来,许是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多半是奔着“老谋子”的招牌而来。演出准时开始,一片漆黑中,突然间灯光射向群山,漫空笼翠,微微泛白,来不及回应,转瞬间,火红的渔火映红了满目的江水,水舞漓江,很是壮观。静谧的夜晚,苗女婀娜的舞姿,伴着钏镯的撞击,结串的银铃叮叮当当,此时,三姐清脆的歌声突地响起,飞扬顿挫,穿透了整个黑夜,响彻群山,等等等等,注定这将是一个难忘的夜。一个小时的演出,不知不觉落幕了,谢幕的瞬间,意犹未尽,仿佛依然置身于渔火节,点着火把,载歌载舞,良久,终于明白,我不是苗女,永远都学不会织自己的花带,甚或连山歌也笨拙得不胜启齿,我,只是我,生活在别处。回去的电瓶车早已人满为患,好在路程不算长,于是我和朋友决定步行回去,毕竟这样好的夜晚,是不该徒然怠慢的,边走边聊,话题走得太远太远,而心却从未曾走得如此之近,那些平日里惹人的禁锢和那张装腔作势的面孔,此刻,也终于放弃了对我的掌控,想来,上海的空气一定不如这里沁人心脾。
16th Oct. 2004
睡到自然醒,忽地想起,今天我们不得不换到一楼去住,于是匆匆收拾停当,拿了钥匙,搬到了“新家”。走出马可波罗,对面的“没有”赫然于眼前,自然也就没有理由不去品尝它的特色早餐了。我特地多点了份蒜蓉面包和一杯蓝山,可结果却让我直到中午,还在追忆着可颂坊的香蒜和上岛的咖啡,许久,还是不明白居然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庆幸的是其他的东西还算得上可以充饥。大约9:30AM,我约好的导游来了,一个瘦瘦高高的女孩子,看上去人还不错,事后证明是一级棒,当然,这主要归功于前人的指点。我们去了西街入口处的那家租车店,由于导游和店老板很熟,所以我们租车的费用自然打了折,钱也是还车时再付,当我问老板需要押金还是证件时,她笑嘻嘻地告诉我都不用,看到我迟疑的样子,特地加了一句,“没关系的,玩得开心点”。我就这样稀里糊涂地上了路,始终不明白租车的老板何以如此信任一个陌生人,许是自己很久没有受到这样的礼遇了,已经不习惯这么纯粹的真诚了。
太久没有骑过脚踏车了,以至于刚起步时,朋友竟然怀疑我是否骑过,掰着手指头算算,一只手不够用,好像已经阔别六年有余了,庆幸的是,小时候学会的东西必将受用终身,所以没多久,我就娴熟自如了,可惜好景不长。骑过一段平坦的大路,转而拐进了小路,路况还算得上不错,于是心中暗暗开始怀疑宝典中是否句句属实,正在我窃喜之际,导游突地车身一转,进了土路,我和朋友随后而行。此等特殊训练从未曾领教过,车行数米,我顿觉已无法完全掌控脚下的坐骑,大块石子铺就的羊肠小道,两边是无尽的稻田,虽说养眼,可此时,我的全部视线都给了车前的小路,再也无暇顾及风景几何,忽然忆起有句歌词恰逢其时,“千山万水沿路风景有多美,也比不上车前小小石子”。好在这样的考验没有持续太久的时间,大约一个小时后,我们到了遇龙河漂流码头,才算暂时安抚了我隐隐作痛的屁股,转念一想,去程如此,回程亦该如此吧,想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码头拍了很多田园风光,谋杀了些许内存,而后,和船工也谈好了价钱,终于上了水路。悠哉悠哉,阳光不是很强烈,但笑容很灿烂,风景不是极至,但意足而心满,这就是我要的生活,简简单单,却永远是我心之所向。记起诗人食指的话“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是的,我相信未来,也相信我所要的生活,从不曾改变过。
沿遇龙河而下,一路风景如画,小家碧玉之美,自是无须多言。漂过一个又一个堤坝,却总是期望下一个会更精彩,许是遇龙河太过文雅,不曾给我们带来几许冲浪的激情,但正是这般婉约儒雅,让船行其上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她的那份平和,而这何尝不是生活的本来呢,在我们无数次的要求生活,苛求生活,抱怨生活的同时,可曾想过,生活给予我们的正是她的这份恬淡和真实,美,在于发现,却不在于索求,她已给了我们太多太多,只是我们全然不知。
打水仗,唱山歌,嬉笑打闹,侃侃而谈,时而安静,时而喧哗,三个小时的漂流,感觉上并没有那么久就到了终点,远远就看到了导游,她已经在等我们了。从水路重又换到了陆路,这次最先感到异样的不是屁股,而是我的五脏庙,此时才意识到早已过了午餐时间。随着导游骑了没多久,来到了农家餐馆,鉴于导游的建议,我们让老板将土鸡一分为二,鸡爪等部位熬成鸡汤,其余耐吃的部位红烧,此外还点了有名的荔浦芋头和当地的一种野菜,虽然只有三菜一汤,不过听导游讲,农家饭分量很足,对于我们三个这样身板的人来说已是绰绰有余了。菜饭上桌,可谓色香味俱全,我和朋友看罢,相互会心一笑,还是老样子,装模作样地礼让了两句,之后便双举筷,齐发力,各自大行其道,默默无语了,倒是导游,仍旧见怪不怪地细嚼慢咽着。此番饕餮,再次挑战了我的极限,刷新了食量纪录,让我不得不对自己的胃侧目而视。结账时,老板说一共910元,顿感进了黑店,我大叫“啊……”,老板突然一笑,“开玩笑的,我多加了个0”,这才安了心。想来,许是快乐已成唆朔人生活的常态,连农家老板也变得如此诙谐起来。本想晚饭也在此解决,可是当导游告诉我们回程不再经过此地时,我第一个念头便是“早知如此,刚才应再多吃几口才是”,此念一生,我开始大惑不解起来,暗暗思忖,莫非小女子要变成大块头了?
早听说阳朔有许多尚未完全开发的水岩,且有泥浴可洗,天然美肤良方,此等良机,自然是不容错失的,我们选择了菩萨水岩,原因多半是因为中意于它的名字吧,但愿菩萨能够保佑我们每一个人。尽管外国友人无论男女,大多赤膊上阵,但缘于中国式的腼腆,我和朋友还是在入口处各自买了一套泳衣,以备后用。水岩专门为游客安排了导游,负责讲解和领路,于是我们自己的导游变成了大总管,一路相处而来的信任使我们可以将所有物品全部托将于她,丝毫不必担心。
水岩中很少灯光且基本保持原始风貌,所以我们都配备了安全帽和大号电筒,想来,自己当时的样子一定像极了勘探工作者。许是过了旅游旺季,岩洞中除了我们一行四人外,还有两人由导游带着参观,甚是安静,想来,偌大的岩洞,若非友人同行,必定不敢独行其道吧。路虽不甚好走,我们一行人却也有说有笑,携手相搀,导游自是轻车熟路,边走边启发着我们想象石钟乳的千姿百态,我和朋友一路搜索脑力,竭尽所能,仍旧留下太多的龃龉。行至半途,回头一望,赫然一尊石菩萨于头顶,像极了观音,神奇幻化,想必这就是菩萨水岩的由来了。又走了不多久,到了岩洞尽头的泥池,可惜只有我们几个人,略显冷清。本想拉导游和我们一起下“泥”,怎奈我的说服力不够,只有我和朋友两人准备一试深浅,当然,一场“恶仗”也是在所难免的。这里的岩泥当真名不虚传,细软柔滑,确为上品,初探芳泽后,我和朋友就“大打出手”了。果然沙场无朋友,一番较量,数个回合后,我就败下阵来,想来,技不如人,更无开脱之辞可寻,败者为寇,我就此成了俘虏。
时间过得好快,从菩萨水岩出来,天色已暗,或许,快乐是与生俱来的急行军吧。我们正要准备淋浴,突然被告之停电了,无法冲洗。听闻此噩耗,我和朋友不禁大惊失色,执手相看,已无“面目”见人,莫非今日要如此不堪以示众人?小女子虽非倾国倾城之貌,但此等自毁尊容,却也是始料未及。但转念一想,旅行的快乐即该如此吧,正是那些意想不到才给回忆增添了无限的光彩,日久弥新。许是山穷水尽之后,自是柳暗花明,正巧村长从这里经过,听我一番诉苦,不忍见我面目全非,于是带我们去他家里洗澡。谢天谢地,我的脸面终于得以保全。
洗毕,我和朋友自是对村长千恩万谢,并确属发自肺腑,之后,我们踏上了回程的路。真该感谢我们的导游,早已想到我再无力气征战乡间小路,特地选了大路带我们骑回了西街,并在途中免费参观了大榕树。
还了脚踏车,安排好转天的行程,我们和导游暂且别过。晚餐是在“可可”解决的,吸取了前几次点菜的经验,这次我选择了中餐,朋友却依然故我,仍旧点了西餐,这一餐,可谓是中西合璧了。吃过晚饭,已经差不多9:00PM了,本想去泡吧,找几个驴友神侃一番,无奈体力严重透支,加之转天早晨不能赖床,我和朋友只好悻悻然回去睡觉了。
17th Oct. 2004
5:20AM,我的闹表开始响,按掉,继续睡,5:35AM,朋友的闹表开始响,按掉,却被朋友掀了被子,无法继续睡了,只好起床。6:10AM,准时和导游汇合,上了开往兴坪的中巴,在车上享用了桂林的传统小吃,米粉的味道很不错。约一个小时后,到了兴坪的渡口,下车的地方正好是人民币20元背面的风景,我把事先准备好的20元钱拿出来,如老学究般细细对照,果然分毫不差,可惜相机没有广角镜,风景再好,也无法照单全收了。中巴上大部分都是游客,在我们拍照的当口,纷纷上了游船,我和朋友是最后两位,本来以为这下惨了,没有位子坐了,结果却不然。导游悄悄告诉我们,船舱里看不到风景,甲板才是上上选,于是我们三个搬了小凳子来坐。果然,船开了不多久,我们实感受益非浅,坐在甲板上,有种迎风破浪的感觉,两岸的风景尽收眼底,此时,那些原本坐在船舱里的游客恐怕早已后悔莫及了,怎奈小小甲板载不动太多客,想来,旁人肯定羡煞我也,想来,谦让的美德应是在此时发扬光大之极才好。
清晨的漓江,有中寂静的美,雾霭绕青山,晨曦映绿水,我独立于船头,双臂尽展,让略带凉意的晨风轻轻地从耳畔拂过,风的声音在谛听中愈显清晰,闭起双眸,我仿佛看到自己在漓江之上,迎风而舞。片刻之后,我的舞蹈便在导游适时地提醒之下告终,原来,我的乘风破浪难免影响了其他游客的欣赏,小女子甚是惭愧,赶忙坐好,以免引得群雄众怒。还好,鉴于我们的导游已经充当了全船游客的讲解员,众人也只好给个面子了。
过了“九马画山”,我们三人下了游船,准备徒步到杨堤,其他的乘客将沿原路返回。下船的那一刹那,我分明听到有人连声叫好,早盼着我们离开,终于如愿了。我们上岸开始了步行,在乡间小路穿梭,边走边摘野果吃,一种小小的紫黑色的果子,很甜,在西街有看到,但当时由于这种野果的相貌不佳而没有引起我尝试的兴趣,现在看来,以貌取果显然是有失公允的。后来,我们经过了一棵柿子树,但见黄澄澄的果实缀满了枝头,且四下无人,于是萌发了不良思想,想来,平生孰能无过,做次小人又何妨呢。于是,在导游的协助下,终于,一双又大又黄的柿子就轻而易举地到手了,只是尚未完全成熟,只中看不中吃,后来导游自己招供,在这个季节,几乎每次带客人途径此处,这棵柿树总是无法幸免,想来,该算得上是“英雄所见略同”吧。
行进了大约一小时,我们转而沿江边的石子路前进,又走了一会,准备搭竹排过渡。半米宽的竹排,放眼望去,着实让我担忧了一番,恨不得一跃而至对岸。坐在竹排上,合着船家唱着山歌,看着江面上的波光粼粼,没想到真的到了对岸,却还嫌不够,硬是赖着不想下船。想来,旅行正是因为充满新奇而令人向往,太多的乐趣急于体会,于是,我才会一次又一次踏上了旅途。
上岸后,我们沿着水泥护堤继续走,鹅卵石铺就而成的路,全可充当脚底按摩,只是时间长了,我的双脚也无福消受了,可怜那双鞋子,才是真的切肤之痛吧。远远地瞧见了浪石渡口处的官船,想来,一定不如竹排惬意,这时看到路旁有卖柿子的农妇,柿子虽偏小,但都长着一副熟透了惹人垂涎的模样,看着看着,我和朋友就走不动了,1元4个,索性买了2元钱的,拉了导游以坐下休息为名吃了个痛快,这是平生第一次吃这么新鲜的柿子,据说都是早上摘的呢。过了浪石渡口走了不远,看到一个妇人在江边捉螺丝,我好奇,就拉着朋友一起下水捉,导游则负责在岸上接应我们。可是没多久,从桂林开来的大游船,一艘接着一艘,浩浩荡荡地驶来,江水也跟着一波一波地四散开来,我只好放弃捉螺丝,退回到岸上,大摆pose,将本就所剩无几的内存通通谋杀,岂料,我大拍风景的当下,却无意间成了众人的风景,从游船上传来几声“hello”,我随声望去,招手向他们问好,见对方竟然举起了相机,小女子索性迎面而舞,想来,该是众望所归吧。此时,朋友还在为之前夸下的海口坚持不懈着,眼见半个时辰过去了,预备好的矿泉水瓶却只装了晃晃荡荡的半瓶,朋友终于决定放弃,却怎料得其一时兴起,临走时悉数将所得全部送予了那妇人,我的一顿美餐就这样被拱手让人了,可怜我一枕黄粱啊。
继续徒步而行,重又转入了山路,风景较之刚才自然逊色不少,加之饥饿之感不请自来,我们三人目标一致,加快脚步,直奔杨堤渡口,坐了官船摆渡。经过一个上午的拉练,顿感食性大开,找了家农家饭店,刚一落座便嚷嚷着“饿极,饿极,必土鸡也”。可惜等菜上了桌,动了筷子,才知,此土鸡非彼土鸡,实属相去甚远,心中不禁暗念,莫非驴友传说中的“熊婆婆”在此开了分号不成,朋友索性放下碗筷,啃起了饼干。
2:00PM,我们准时坐上从杨堤开往阳朔的中巴,没多久,就遇见了周公,等到导游把我们叫醒,已经到了阳朔,好快,时间总是在熟睡中健步如飞。和导游相处的两天非常开心,许多本可以省去不做的事,她都一一做好,给我们诸多方便,也带给我们很多乐趣,等等这些,远非那区区二三十元的导游费所能言尽的。回到马可波罗,我们第二次搬家,阳朔的最后一晚住了三楼的房间。我和朋友睡到晚上八点,醒来时,已是华灯初上,此时的西街与白日里相比,判若两人,到处激情洋溢,夜,愈显妖娆。
在“没有”叫了两份炒饭和一盘炸薯条,我和朋友一边吃饭一边敲定了最后一天的行程安排。本想去攀岩的,可是由于没有尝试过且时间仓促,最后决定放弃初衷,选择闲逛和休息来结束此次旅行。吃完饭,我们没有去泡吧,许是因为徒步后腿脚发软吧,有些跳不动了。散步到“红琪拉普”,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小店,我买了一个尼泊尔的首饰盒,全部由黄铜制成,盒盖上镶嵌了大块的牛骨,小巧而精致,直到临睡前,我仍然爱不释手,把玩了许久。
18th Oct. 2004
终于补足了觉,直到11:00AM,才睡眼惺忪地爬起来,去“丁丁”吃了早中饭,而后又叫了一大盘的炸薯条,和朋友边啃边晒太阳,下午要离开了,现在就开始恋恋不舍了。还没去尝过“原始人”的烤鸡,还没去吃过“旅行者”的Pizza,还没去“明园”品过咖啡,还没ァ袄赌瘛绷饭⒂铮嗟牡胤嚼床患叭ィ嗟氖虑槔床患白觯毕碌穆眯芯鸵崾恕?
下午我和朋友买了些当地特产,打包好,准备带给家人和朋友,然后回到马可波罗,打点行装,这时,导游打了电话给我们,说是让我们下楼去拿东西,想想,好像不记得有什么忘在导游那里。等我们碰了面,才明白,我昨日无意之中说起的沙田柚和板栗,导游却上心地记下了,此时还特意送来了自家种的柚子和早上买的板栗,而且分文不取。一时之间,我竟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突然发现所有的语言都变得辞难达意了,想来,这一次的旅行注定是令人难忘的,只是,匆匆,太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