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天――党岭的夜
葫芦海-党岭
昨天晚上小柚子的表现不能不在这里夸夸。
当我们饥寒交迫地回到营地时,除了三顶整整齐齐排列的、崭新的高山帐外,还有一堆旺旺的篝火在等着我们。
要知道,所有这一切都是他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完成的,从一个游手好闲的大少爷迅速沦落成一个地主家的长工;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生手迅速成长为一个熟练烧火工,而且一个人负责整条流水线:捡柴、劈柴、烧火,虽然忙碌,竟然有条不紊。
再说楠楠,别看大海子没上去,那是人家不屑。你看她拾柴的劲头你就知道什么叫体力有所保留:不但方圆百米内的干柴被她席卷一空且越拣越来劲儿,一次竟然扛着小半棵枯树走过来,终于知道了这乃是强驴的另一层境界。
有了火,我们就有了浓浓的酸辣汤和香醇的咖啡。
更让人的食指大动的是,在咪咪和楠楠的提议下,从华儿青家带来的两块干饼被做成了极香的陕西羊肉泡馍(注:羊肉以味嘟嘟咖喱加火腿肠代替)。
能在野外吃到这么丰盛的晚餐,火光下,我看到的是一张张仿佛突然由温饱进入小康、极满足的脸。
晚上很冷。
妞妞、楠楠和我挤在一个帐篷里,睡袋上加盖了从男孩子那里收来的抓绒衣,即使这样,还是感到寒气透过防潮垫一点点浮上来,蚕食着每个人的热量,到最后,只剩下彻头彻尾的冷……
早上,大部分人又都起了个大早,原因前两天已经说过。
不过,老天爷并不领我们的情,他老人家只是懒惰的按下一个repeat键就把我们打发了,如同甲居藏寨的早晨,一干人等架着长枪短炮,痴痴地对着海子,等待着浓雾的散去。
这种等待很是吊人胃口,看的久了,眼睛就花了,幻觉中雾好象散去一些,又好象没有……
最后我们明白这样的等待终是惘然,于是撤了帐篷打好包毅然决然地打算走了。回过头最后望一眼美丽的葫芦海,觉得雾好象真的少了一些,或许,该再等等?
……算了,还是走吧。
写到这儿,我突然发现我不再抱怨了,这不叫无奈,这叫心态的调整。
记得苏童好象说过,“如果有更好的生活在前面,我就等着;如果没有更好的,这样也不错,我就这样生活下去吧。”
不是我故做深沉,而是我开始退十步、二十步的想:我们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舍弃豪华宾馆而住帐篷,舍弃美味餐厅而自己烧饭,舍弃以车代步而手脚并用,舍弃汽车尾气而呼吸鲜氧,这一切不都是腐败驴子梦寐以求的吗?既然都实现了,那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这样一想,心情便开朗了许多,天也真的开始放晴了。
下山的路轻松而愉快,没人骑马,所有包包都到了马背上,人人变得身轻如燕。
摄影题材也广泛了许多,什么溪边的一段枯木啦,水里的几块石头啦,带着水珠的树叶啦……眼前的一切仿佛都罩上了美丽的光环。
快乐来的十分简单。
近了,近了,终于快到华儿青家了。远远望去,好象人多了一些。
走近一看,岂止多了一些,是多了很多,简直是人满为患啦,看来,大批人马赶到啦!!
还没进门,就见小苏和小吴抱着行李向我们奔过来。
“你们可回来了!”
“怎么啦?”才离开一天,不至于想成这么吧?再说了,我们也没这么深的交情啊!
“我们被赶出来了。”小苏诉苦。
“他们说我们是司机,房间要让给其他人!”
“这怎么行?走!给你作主去。”
没道理啊,总得讲个先来后到吧?
此时的华家俨然成了个热闹的牲口棚,满眼都是身穿Gore-tex冲锋衣,脚踩Gore-tex登山鞋,身背高过头顶的背包、或真或假的驴子。
我们原来的房间也被占了,经过交涉,华儿青还是很给面子的还回我们的三间房。
从屋顶平台望下去,外面草地上竟然已经扎了十几顶红红绿绿的帐篷,不禁暗自庆幸,幸亏来的早啊!
后来听说,今年国庆党岭接待了上千名游客,它它它哪有这个接待能力啊?!真不知道后来的人是怎么住的,怎么玩的?
吃了晚饭,大家都无所事事,温泉是不能再去洗了,一方面太晚了,另一方面,就是不晚,恐怕也没地儿泡了,那么小的池子,还是老老实实在家呆着吧!
老公、妞妞和司机小苏、小吴打着头灯在房间里打牌;咪咪来来、楠楠小柚子外加我这个超级灯泡则拎着零食,卷上两张防潮垫,趁着月黑风高,偷偷爬上了华儿青家的屋顶。
展开防潮垫,拿出零食,几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闲天。
我们的本意是想浪漫地看星星的。
开始,天上还有几颗若隐若现的星;没过多久,乌云就渐渐涌上来,一点点地遮住了天空,远处,闪电在山上划出美丽的弧线,没有雷声。再然后,就感到雨点打到脸上了。
赶紧卷铺盖卷回屋睡觉。
这晚睡的十分香甜,因为每个人都有了一张床,虽然房子四面透风,但比起野外,仍是天壤之别。
明天就要去日隆镇了,事先已经跟三哥三嫂打过招呼留了房间。
只不过,那边说四姑娘下了大雪,能不能穿越就是未知数了;还有,明天的天气不知道怎么样?
半梦半醒间,我告诉自己,明天的事,明天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