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旦这天,一家三口坐云谷索道来到了黄山上,看完始信峰已是中午。匆匆赶往北海宾馆,卸下行李,吃罢午饭,急忙问宾馆服务员,大峡谷有没有封,回答没封,但下过雪很危险,最好别去。危险倒不怕,怕的是封,心里不由感到些许幸运,此行的目的就是冲着大峡谷来的。下午一点半,离开了北海宾馆,直奔排云亭。路上遇到三位南京游客,攀谈了起来。他们第一次听我们说起大峡谷,很兴奋,也就跟着我们。我想让他们有个思想准备,说道:“大峡谷比较危险,要走几个小时,是体力活。”“嘿,你那闺女都能走,咱三个大老爷们怕啥。”回答得干脆利落。来到排云亭,稍作停留,排了几张照,看看时间,刚好2点钟,于是,正式开始穿越起点为排云亭,终点为步仙桥的西海大峡谷。
黄山在我们去之前,已下了一个多星期的雪,在我们到达前的一天刚好停了。银装素裹的黄山,更让我们南方人多了一份欣喜。山上到处有厚达一尺多的积雪,女儿从没见过这么多的雪,兴奋得躺在雪地上不想起来。在进入峡谷前,雪对我们来讲,是景色,是乐趣。
在进入峡谷最初的约半小时路程,游人还是不少,感觉不到什么特别。而就在此时,山谷里突然飘来一片大雾,美丽景色顷刻间被吞噬得一寸不留。要不要继续望前走,妻子和女儿显得很犹豫,此时那三个“大老爷们”也不见踪影,早已打道回府了。只有我像是吃了秤砣,一步一步小心地踩着雪往前走,两位小姐只能硬着头皮亦步亦趋跟在后面。越往下走,积雪越多,甚至看不清道,此时的雪,已不再仅仅是景色和乐趣了,而更像是考验我们决心的障碍了。走了将近1个小时,周围已看不到其他游客了。就在第一个分岔道的汇集处,与同车的一男二女“携程客”狭路相逢。互相探问是否继续走下去,男士们态度都坚决,而此时恰好天公作美,云开雾散,阳光明媚,没理由半途而废了。
约莫又走了40分钟,来到了谷底。有人说过,黄山所有的景色,在西海峡谷都能看到,这个我不敢肯定。然而,我敢肯定的是,在峡谷看到的景色却是山顶绝对欣赏不到、且无法比拟的。没有了人声的噪杂,四周一片静谧,很多原来远眺的景色,似乎就呈现在眼前,感觉像是在静静的美术馆里欣赏风景画,不同的是景随人移,像是一幅幅流动的风景画,看到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那样的“天然去雕饰”。有趣的是,这里还能改变观赏风景的习惯,让你有机会抬头由下望上看,感觉一下被大山包围的自己有多么的渺小,这种感觉甚至比看“风景画”印象更深刻。
从谷底往上走,意味着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出发前,我们犯了一个错误,原以为天寒地冻的,不会出汗,所以3个人随身只带了半瓶水(1.25L装)。其实走上坡路,体力消耗极大,没多久个个气喘吁吁,汗水直流,只能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断喝水,或吃上一块巧克力补充能量。这样走了不到半小时,过了第一个山洞,水很快就喝完了,而剩下的路还有大约三分之一。没有水,可路还得走,我跟女儿开玩笑说,“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我们现在就是在爬雪山,还好不用过草地。”从谷底到步仙桥要经过3个小山洞,当熬过第二个山洞时,看到女儿实在疲惫不堪的样子,颇为感动,情不自禁地脱口道:“贝贝,我为你感到自豪和骄傲,我相信你们班没几个同学能做到像你这样。”在困境中,没有了物质刺激,精神激励显得尤为必要。受到激励,女儿的脚步似乎快了一些,我们很快就来到了最后一个山洞。经过这个山洞,精神为之一振,感觉胜利在望,其实也就花一刻钟左右,在下午5点之前赶到了大峡谷的终点——步仙桥。经过3小时的跋涉,我们终于在日落前走完了约3.7公里的大峡谷。走出步仙桥大峡谷入口处,看见有块牌子,上写道:走完西海大峡谷3680米全程需要5-6小时。
大峡谷的路有惊无险,远观悬在半山腰的路,胆小的人可能会挪不开步。其实这里的路都是用石块砌成,并有栏杆围护,若不是下雪天,实在是无危险可言。走出大峡谷后,故意问女儿这路危不危险,徒步走过上虎跳峡的女儿答道:“这里的路考验的只是体力,而不是胆量。”
(更多照片可在www.xiaobo.org上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