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镇,梦里水乡。所以在特地挑了人少的十二月出游。
D1:上海—苏州。火车只要45分钟就可以了。到南京的特快都经苏州,只是要提早买票,不然一路站过去时间也不长。苏州第一印象一般,因为火车站在修整,有点乱糟糟的感觉。
先是去了拙政园,听闻是最大的园林。请了导游。和别人凑在一起的,大约10元/人。人文景观,有导游介绍是比较尽兴。逛了大约一个小时,感觉还可以。也许是因为入冬,所以景致有些灰败,但苏州园林的特色倒是看了个全,特别是一个“借”景,运用的挺巧。
从后门出了拙政园,是游船码头,120元包了条船到观前街(贵!)经水路感受中国威尼斯吧。观前街是步行街,热闹。草草吃了午饭,回旅舍歇了会前往留园
留园,较拙政园小,但更为精致。而且配有解说机,还有定时导游讲解。这点做得比拙政园好。听说周末有昆曲表演,显然我没机会碰上的。虽说苏州园林大同小异,在我看来,留园更值得一去。是真正的“人在廊中走,如在画中游”,还有知晴雨大理石、太湖石。只是天冷,无法久呆,不然在太阳下,也可在亭中坐享美景。
从留园出来去了苏州开发区的日本街吃日本菜,相当不错。
D2:起早,包车去同里。苏州到同里100大元。同里热闹,逛了几家民宿,感觉不错,但当晚赶去无锡,所以没住。退思园是同里的精品,亭台楼阁廊桥舫榭厅堂房轩十二种中国古典建筑都齐了。只是一大群工作人员扫落叶的感觉很奇怪。出了退思园,游船,然后挑了一间古色古香的店吃太白三鲜,喝黄酒,感觉一下古人的那种肆意。
四点多离开返苏州前往无锡。
在同里最搞笑一段是:在某家站看丝绵被时,老板娘相当神秘地告诉我们:“温家宝下午三点要来同里”;游船时,船家很自豪地告诉我们:“下午温总理要来”;吃饭时,服务员挺骄傲地说:“下午三点有温领导来我们店呢”。相当了解政事的同行者不禁低声同我们说:“温总理不是外访吗?赶得回来吗?”唉,真不知是同里全民被骗还是夹定口供来骗我们。
D3:无锡,一般。晚回上海。
D4:下午3点多从上海乘车到嘉善。看了攻略,所以很轻易找到车站去西塘。嘉善汽车站不错,干净整齐。还有附带买飞机票的,顺带就了杭州回广州的机票,520元。呵呵,便宜。
20分钟后,到了西塘,已入夜了。门票自然是不用买的。其实即时是白天西塘逃票是很容易的,因为根本没人查票。随便找了间民宿住下就开始逛了。
入夜的西塘相当宁静,沿河的民居都挂红灯笼,很有味道。在送子来凤桥边就是坐船的码头。10元/人,如果包船是80元,能坐10人。但因为不是周末,所以就我一人,十元包了一条船。呵呵。河面很静,倒映着红灯笼与点点灯光,坐在乌篷船里的我有很不真实的感觉。船家慢慢摇着桨橹,慢慢讲着西塘的故事。拉拉杂杂的,说这条河可以通往上海,坐这小船可以一路摇去上海;说西塘里大多都是老人家,怎么都不愿意离开西塘的老房子;说岸边打着灯,放着音乐一路走过的是提醒居民小心防火。
下了船,逛西塘最有名的弄。坦白说,是一个很可怕的经验。因为西塘的小弄特别多,入夜以后,只有几个有名的,如计家弄、苏家弄、叶家弄等才一路亮灯。其余的,站在弄口看过去都是一团漆黑。看一个老伯打了手电拉了小车往石皮弄走。看着弄里深处亮了两盏灯便跟了过去。石皮弄里,亮灯的是两座豪宅,一是文官居,一是武将住。因夜都没开放。过了两宅远远跟着老伯继续往深处走。突然老伯灭了手电。眼前一片黑,而夹在弄里,手都伸不开,只听见小车咕辘咕辘地转,还有细细的风声,回头那两盏灯在远处闪烁。心里毛毛的,万一突然跑个人出来,我可是躲都没地方躲。可又不甘心,沿着石壁摸索着往前走。突然手电又亮了,原来弄尽头是老伯的家,他到了,在卸车呢。松口气,往回走,越走越快,出了弄口才缓过来。回头看,文武双灯还在招摇。很庆幸西塘的治安还是好。
从计家弄离开古镇,过了对面找了家网吧,查了乌镇的资料然后回旅舍了。
夜里很静,静得我不得不打开电视机制造一点声音。城市里的人习惯了烦嚣。
D5:在阳光中,告别了一晚的雕花大床,开始真正游西塘。昨天的船票有西塘的地图,逛到双桥那吃了碗馄饨。鲜!特别是浅黄的汤色,白色的馄饨,飘了细细翠翠的葱花。看着就漂亮。然后是钱记豆花。咸豆花漂亮,紫菜、虾米、葱花、豆花,再洒些酱油,只是吃起来有些酸。甜豆花是真的棒,入口即化,滑溜得很。钱老太太很自豪地说:“这里的水好!”游人开始多了,还碰上拍戏的。不想太赶时间,只逛了下水阳楼,雅致,更羡慕画一手好画的女儿。
看时间还早,上圣堂茶楼挑了个临水坐。服务员上了茶、茶食、开水,开了古乐便离开了。剩我独自坐拥三百年前的家俱,耳边是丝竹船橹,眼中是垂柳灰檐,一卷在手,忽然明白为何肯散尽万贯只为一时的享乐了。盖杯是蓝花的白瓷,飘着青青翠翠的芽儿。注一股热水,茶芽儿翻腾,漾出靓丽的汤色。窗外是经年流淌的河水,岸边的洗衣淘瓜子,依旧是千年水上人家的生活习惯。似乎时光从未流逝,现代的影子都不见。冬日正午的阳光,慵懒而散漫,一如我的心情。换了个座,只为了远处那座千年不变的石桥。
一恍,竟不觉到下午一点多了。我整个跳起来,还赶着去乌镇呢。要结帐却发现没人,找好一会才把店主找回来。嘿嘿,收钱的比付钱还漫不经心。15元,让我迷醉了一上午,真划算!赶时间匆匆买了几颗一口粽子,还在农工商买了两个蛋。两者味道都不错,只可惜其中一个蛋不小心掉了,让我痛心不已。离开的时候才发现那间著名的臭豆腐,可是老太太很有原则,下午二点才开门,现在没有。我只好咽了口水放弃了。
坐车去嘉兴,下车的是北站,必须到嘉兴西站才有车到乌镇。其实北站有公交车到西站的,但嫌烦而且又下雨,打车。结果绕路,被亏2块钱吧。想想天下乌鸦一般黑,就算了。
从嘉兴到乌镇要1个小时,感觉挺远的。下了车,听说乌镇古镇内不允许民宿,所以就在随便找了家住下了。空调、大床,二十四小时热水,干净,而且店主挺热情的,还许诺带我逃票。:)
乌镇的三轮车讨厌,说古镇一两个小时就逛完了,还不如去老街。结果拉过去,是一路的木式结构的老房子,只是开了不它商铺,拼命叫人进去看,大都是印染的桌布、披肩之类,没兴趣。而且这逛下来不到十分钟,居然要收我十元。吵了起来,最终只给五元。
乌镇其实不好逃票,所有路口都有人把守。店主带我从广业大酒店(汽车站旁边吧)的一条小路拐过去,进古镇也是有人看的。但打了伞,低了头,一下子就混过去了。呵呵,省了60大元。那条小路不好走,一般游人不知道。
如果不是这一场的冬雨,我想我是不会爱上乌镇。黛瓦粉垣,炊烟细雨,让古镇显示得古老而非陈旧。因为这场雨,我在逢源双桥坐了一个多小时,在五度的天气里。入夜的乌镇更是沉寂,一过5点,别说游人,连商人都不见。整个古镇,除了雨声还是雨声。没有灯的街道,合拢了木门,连屋里的光线也透不出来。
出了古镇,发现了间茶楼—访庐阁,连上菜都特别古式,用藤篮子盛了上来。一晚就窝在那的藤椅上看小说。
入夜的乌镇越发寒冷,连脚都觉得刺痛。不到九点睡着了,结果凌晨1点多便梦醒,一恍忽竟不知身在何处。在寂静与寒冷的夜里实在无事可做,便又翻头睡去,直到10点才醒。神清气爽,不惧寒风冷雨!
D6:雨停了,乌镇多了很多长枪短炮,讨厌;央视的春晚在乌镇取景,一脸的浓妆,一个劲的做作,讨厌;还是昨晚的茶楼,来一群蝗虫,讨厌。
中午时分坐车前往杭州,2个多小时。再倒去机场的车,飞机,顺利回到广州。
总的来说西塘比乌镇好。
1.乌镇本地人不喜欢乌镇,老在咋呼:“那个古镇,一两个小时就逛完了,没什么好的。”而西塘人总是强调西塘很好。
2.乌镇古镇内不允许民宿,但逛古镇的时候总不断有人偷偷因为问:“要不要住”,弄得住个宿象搞地下工作似的。
3.在古镇内吃份臭豆腐,老太太开价5元/份,每份有8块臭豆腐。哼,访庐阁才3元一份,还有10块呢。太黑了,宰得特厉害。
4.乌镇的商业化比西塘厉害。但相对而言纪念品也多些。乌镇有手绘地图,漂亮的名信片,特色的雨伞,这些都是西塘还未能比拟的。最遗憾的西塘找不到出色的名信片,目前市面的都太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