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雪落知多少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梦里雪落知多少

——庐山踏雪记

转眼间又到了冬天,生活在四季如春的南国,每到这个季节便分外地怀念北方冬日清爽的冷空气、白杨树上光秃秃的枝桠和家里温暖的火炉,不过最想念的还是那漫天飞舞的雪花。

已经很多年没回过家了,于是这种怀念几乎变成了一种情结。一看天气预报就想知道哪里下雪了,一看到下雪的风光就向往得两眼发直,那种痴迷程度直让我怀疑自己已经变成了从来没有见过雪的广东人。

于是在一年的工作即将结束的时候,在忙碌过后倍感空虚和压抑的日子里,找了一个理由让自己逃离这个城市,去追寻那漫天飞雪的梦。

在旅游网站上查了许多资料后,终于将庐山确定为我追梦的地方。因为这里离我居住的城市不算太远,免却了舟车劳顿的痛苦;因为朋友阿农说他当地的同学可以提供帮助,令我感觉安全又踏实;因为这里曾有过著名的庐山恋,想象中一定是个诗意又浪漫的地方;当然也因为我在网上得知庐山最近将会下一场大雪。

本想一个人出行,感受一下“生命的本质是孤独”的意义,仿佛只有如此悲壮才能化解连日来的郁闷心情,最后眉想加入,想想也好,两个人安全一些,眉还是觉得不安全,于是在我们的“威逼利诱”下,男同事胡加入了我们的行列。准备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其中包括排长龙买火车票未果、打了无数的电话才买到打折的飞机票以及胡的屡次军心动摇。多亏眉的坚持,在我这个发起人几乎都要动摇的时候,能够意志坚定,让我们觉得,如果买不到飞机票坐导弹都要去。好事多磨,我们的庐山行终于在20日晚顺利成行。

第一日

下午下班后,胡的朋友开车把我们送到了机场。去得太早了,在候机楼里的麦当劳吃了点东西后,办好登机手续进了候机厅。没想到飞机晚点40多分钟,连忙给阿农在南昌的朋友潘大哥打了电话。期间阿农打来电话告知他托九江的朋友帮我们安排的行程等事宜,不禁在心中对这位神交已久、从未谋面的朋友存了一份深深的感激和感动。其实我对庐山的好奇也是缘于身为江西人的他所描述过的山中美景以及浪漫往事。于是决定在旅行的途中一路汇报所走过的足迹,希望也能让他感受到家乡的气息,回忆起美好的往事。

飞机在晚上九点十分左右抵达了南昌昌北机场,下飞机后马上给潘大哥打了电话,告诉他我穿了一件粉色的羽绒服,后来发现满地都是穿各种各样粉色衣服的人。想起2000年回北京时,来接我的同学开玩笑说举了一块“欢迎丁盼盼回城”的牌子,心想他为什么不举一块牌子呢?可是潘大哥还是很有本事,竟然在一堆穿粉色羽绒服的人中准确地找到了我。从昌北机场开车到市区大约用了半个多小时,在路上得知,潘大哥和我们是一个系统的,听他夸赞了阿农的聪明才智,介绍了南昌的市容市貌,还交流了工作中的一些事情,感觉很亲切。晚上,我们下榻在潘单位内部的酒店。知道我们没有吃晚饭,潘一定要带我们去吃,到了一家专门做汤的老字号“老五汤店”,每人点了一个类似广东炖盅的汤和鸭脖子、鸭肾等凉菜,很有地方风味,味道不错。

回到酒店,与潘大哥握手话别,在旅途之始能够遇到这样热情又淳朴的人,令我们的心情非常愉快,也对未来几天的行程充满了期待。

第二日

今天本想一早就启程到九江,因为昨天潘大哥给了一张单位的介绍信,可以免费参观滕王阁,因为酷爱古诗词的胡没来过南昌,我们决定先去看看著名的滕王阁。九点左右我们在滕王阁刚刚开门的时候抵达,太早了,整个楼内只有我们三个游客。滕王阁已经不见当年的景象,像一个画满了壁画、挂满了字画的博物馆,因为没有导游讲解,看着这些壁画和字画也没有什么意思。最后我们在不知几楼的阳台上俯瞰了赣江和八一大桥,极力想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象。天阴阴的,江风阵阵,却并不觉得冷,空气非常的清新。

草草参观完滕王阁后,我们回酒店退了房,赶到南昌市长途汽车站。昨天潘大哥说南昌去九江的汽车半小时一趟,很方便。没想到我们赶上了春运,汽车站内排了N条买票的长龙,到处是拉着大包小包准备回家过年的人。最后买到的是十一点十分的车票,还要等很久,三个人坐在候车厅里啃着街边买来的粘玉米,心里一直嘀咕会不会耽误了九江的行程。聊了一会儿天,时间竟也过得很快,这就是有伴同行的好处,少了很多寂寞和无聊。

上了一辆豪华大巴,干净、舒服,还有录像看。天空越来越阴沉,也许因为天气不好,车在高速路上开得并不快,车里放着阿杜、杨坤等当红歌手的歌。何炯蹦蹦跳跳地出来唱了一首《栀子花开》,画面上是一群身着漂亮校服的学生,我又开始感伤,怎么觉得青春离自己渐行渐远?途中给玲发了个信息,告诉她我去了庐山,周末的羊台山攀爬行动取消,被她指责道:“你也太潇洒了,生气!”,呵呵,这就是单身的好处,自由自在,来去无踪。

下午一点钟左右,车驶进了九江汽车站,天上正飘着小雨。一下车,一位的士司机就热情地迎了上来,说到我们订的酒店十块钱,记得阿农说很近的,有点怀疑。因为下雨也就没有深究,坐他的车去了酒店,事后知道还是给他骗了,非常的近,打表也就五块钱。给阿农的同学古董打了电话,古董的一位从事旅游行业的同学来到酒店接应我们,听他说,帮我们安排的导游正在带团下山,因为庐山上下了大雪可能要晚一些过来。一听说庐山下雪了,我和眉都兴奋地叫了出来,引得古董的同学直笑。我们决定先去吃午饭,等导游来了后包车去看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秀峰瀑布。

在酒店对面的“味道工场”吃了午饭,每人点了一个米粉,又上了一个热腾腾的牛腩煲,吃下去顿时觉得暖和了很多。见到导游,不帅,有一点点失落。没有小车了,四个人竟然包了一辆十几座的金杯面包车,来回200块钱。一路上下着小雨,并不觉得失望,因为我像喜欢下雪一样的喜欢下雨天。到了秀峰,下得车来,雨已经下得很大了。每人买了一个一次性的雨衣披上,身材高大的胡穿上窄窄的雨衣,手脚都动弹不得,好象一只大猩猩,又让我们笑弯了腰。

也许因为是淡季,也许因为下雨,整个秀峰只有我们四个人。最怕旅游景点熙熙攘攘的人群,喜欢这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烟灭”的感觉。淋着哗哗的大雨,登着长长的台阶,听导游讲解着秀峰的各种典故。雾太大了,看不清远处的风景,所以看不出它的特别,感觉有点像在爬深圳的南山。爬了大约三分之一的路程,导游说雨太大了,雾气太重,估计爬到山顶再下山来天都黑了,并且什么都看不到。本想去看看阿农所说的那壮观的瀑布源头的,心里有点失望,还是听从导游的话打道回府了。下山的时候倒是发现了一片茂盛的竹林,翠绿的竹叶哗啦啦地随风摇曳,可以想见天晴的时候是何等优美的风景,只怪天公不作美。

坐在回九江城内的车上才发现衣服湿了一大片,彻骨的冷。阿农介绍了湖滨小区的“百草鸡窝”和鸿运酒楼吃晚饭,不太明白吃饭的酒楼怎么会叫鸡窝这么奇怪的名字?导游和司机竟然对这两个地方都不熟。司机在湖滨小区的十字路口放下了我们,三个人站在十字路口茫茫然地不知该往哪个方向走,胡说他的家乡话和当地话差不多,所以派他去问路,药店的小姐兰花指一伸,说“很近,很近!“。雨很大,没有雨具,三个人冒着雨在大街上走,怎么走了那么久都没到啊,人被雨淋得发抖,真是凄风冷雨,饥寒交迫!好容易看到一家杂货店赶快冲进去买了三把伞,谁知道撑上伞走了十米左右就看到了“百草鸡窝”,竟然没位了,连忙冲到隔壁的鸿运酒楼,生意很好,还好有位置。

太冷了,脑子都冻木了,打着冷战点了粉蒸肉、雄鱼头火锅和清炒红菜苔,再上了一壶米酒,热腾腾的菜和米酒下肚,才渐渐暖和了过来。吃到一半,我对老板娘说:“再来一壶米酒!”,胡:说:“我不喝了”,我和眉异口同声地说:“我们要喝啊”,胡的眼睛瞪得老大,这个号称喝酒过敏的家伙被我们两个酒鬼吓坏了,看着他目瞪口呆的样子,眉笑得趴在了桌子上。

吃完饭,打车回到了酒店,经过一天的风吹雨淋,很疲惫,回到温暖的房间里,感觉是如此幸福。明天就要上庐山了,我在无限憧憬中沉沉睡去。

第三日

清晨,一拉开窗帘,天空竟然飘落着雪花,下雪了!我的兴奋无法用言语形容。打开窗户,清凉的空气夹杂着雪花扑面而来,屋顶上、树上白茫茫的一片,仿佛又回到了记忆中飘雪的童年。给千里之外的雨发了信息,说:“九江下雪了,好美啊!”,她却回信说:“北京出太阳了,好舒服啊!”,这个见惯了雪的北京丫头总是对我的爱雪情结嗤之以鼻,就象我对她对海鲜的热情不能理解一样。

昨天的导游说是病了,换了一个女导游,挺清秀的江西小姑娘。我和眉戏说胡今天应该心情很好,不会后悔跟我们出来了,他斥责我们道:“你们对自己也太没有信心了!”哈哈,这话我们爱听。走出酒店,雪花迎面飞来,导游小姐打着伞,我们却更愿意与这可爱的白色精灵来一次亲密的接触,雪花落在脸上,凉凉的,很舒服。坐上了一辆上山的面包车,十五块钱一个人,山路很滑,车开得很慢。走了一段后,趁着司机下车给车轮上铁链的功夫,我们急不可耐地冲下了车,车上的另外几个本地人却无动于衷地坐在车里等,想是见多了。山上的雪比九江市内下得更大,漫天的雪花飞舞,路边树上原本光秃秃的枝条象裹了冰糖一样全穿上了透明的衣裳,变成了冰枝玉叶。路边有个有趣的交通标志牌,画着六角形的雪花和行驶中的汽车,提醒司机师傅雪天路滑,注意安全,牌子下面竟然结了一排长长的透明的冰凌,形象极了!大自然真是神奇,让这冰冷的标志牌也变的如此生动有趣!在雪中嬉闹了一阵后,我们又上了车。

越往山上走,雪越大,两边的山谷里雾气腾腾,车子仿佛在云中穿梭。这时车里放起了梅艳芳的《女人花》,车窗外飘着雪花,车里静静的,没有一个人说话,很浪漫,很伤感。

到了庐山景区门口,卖票的伸进一个脑袋用本地话问了导游几句,全车人竟然只有我们三个买了票。问过导游,原来本地人是不用票的!而他判断是否本地人的标准也不过是衣着打扮和方言。真过分!我们说下次来的时候就有经验了,在快到的时候就下车,换身衣服,再背个背篓,里面放几根干柴,打扮成上山砍柴的山民,要不就放个孩子,扮成走亲戚的当地人。

到了山上预订的酒店放下行李,出去吃了午饭,跟着导游开始游览庐山一线的景区。山上的人非常少,好象除了山民就只有我们几个。山上一片银妆素裹,路上积着厚厚的积雪,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大雪把松树妆点得像一棵棵圣诞树,翠绿的竹子也被积雪压得娇羞地弯下了腰。沿路看了如琴湖、花径、天桥、锦绣谷、仙人洞……此刻因为有雪,什么都是美丽的。

晴天的时候,从空中俯瞰如琴湖,便象一把优雅的小提琴。此时的湖面上一半结了冰,一半覆盖着白茫茫的积雪,一座小小的亭子静静地伫立在湖中央,远处的背景便是那群山绿树掩映中的别墅群,象一幅素朴的水墨画。花径是一条小小弯弯的路,在春天的时候会开满了红的黄的娇艳的花,此刻的花径开满的是一片片晶莹透明的冰花,路边的树木斜斜地伸着懒腰,枝条上挂着长长的冰凌,有的还裹着一层薄薄的雪屑,极象一根根毛茸茸的鹿茸;不知名的小草也穿上了银色的衣服,在路边一丛丛地婆娑着。这时雪已经停了,出了太阳,阳光照得树木和草丛晶亮晶亮的,仿佛进入了水晶的世界,干净又透明。通往锦绣谷和仙人洞的是一段陡峭的山路,很滑,我们小心翼翼地在上面行走。路边的树木太茂盛了,把阳光都遮在路外,因此走在其中,便觉得雾气朦朦,格外地朦胧,这不就是梦中的仙境吗?最喜欢路边一种长着圆圆叶片的树,叶子裹上了冰,用手一拨弄便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清脆悦耳。

眉说最喜欢未被踩踏过的整片整片的雪地,于是我们教她作鱼跃状扑倒在雪地上;我最爱在白雪上写字题词,仿佛再现了儿时的情景。在一块块白雪覆盖的大石头前,不知该写些什么,仿佛只有最直白最深沉的“爱”字才能表达对雪的痴迷,于是乎,或者用树枝,或者用手指留下了“我爱庐山雪”、“最爱是庐山”……的“墨宝”。胡“沉痛”地斥责我怎能到处留爱!我想此时此刻,大自然也会原谅我的“博爱”吧?

看到厚厚的雪,玩兴大发,我和眉当然是统一战线,两个人合作,一个抓住胡的胳膊,一个把雪往他的脸上和脖子里灌。不知什么时候,眉成了叛徒,趁我不注意,和胡两个人抓住我,用雪扑了我一脸一身。最可恶是眉竟然还将雪从我的毛衣下面塞了进去,冰得我直喊“腰冷!”此仇不报非君子,我团了两个大大的雪球,一边说:“我不记仇的,从来不记仇的”,一边冷笑着向他们靠近,这两个家伙尖叫着跑得比兔子还快!嬉闹之余,我们也不忘爱美的本性,在雪地里、大树下、小桥边巧笑嫣然,留下了若干娇媚的倩影。雪已经停了,我们就来人工降雪,捧着积雪往空中抛洒,拍出来效果还不错呢!因为怕鸭舌帽的帽沿遮住了脸,我喜欢把帽子反过来戴,他们说从相机里看就象个坐月子的妇女。回来后有朋友看了照片还问我:“你头上戴的什么玩意儿?当地人流行在头上戴两个圈吗?”哈哈。

天色渐渐黑了,我们在牯岭镇派出所旁边找了一家小店吃晚饭。进了小店,热情的老板娘让我们先在火炉旁烤烤火。围坐在火炉旁,吃着茴香豆和瓜子,烤着被打湿的手套和裤子,有种回到家里的感觉。热腾腾的火锅端了上来,四川口味的,巨辣。可能因为天气冷,连不太能吃辣的眉也吃得津津有味、唏嘘有声。普通话不标准的胡总是把鹌鹑蛋说成“安全带”,又给我们增添了许多笑料。要了一瓶小小支的白酒——陶令酒,四十多度,辛辣无比,一人喝了一小杯暖身。

酒足饭饱后回到酒店,换下湿了的衣服。这家酒店只供应两个小时的热水,水放了半天才热,我洗了一个半冷半热的澡,眉洗到一半的时候还停了水,真惨!想是因为淡季的原因吧,这家酒店可能就住了我们三个客人呢。不过,在这里第一次享受到了一个房间十块钱包打电话的待遇,包括市话和长途,简直不敢相信。洗完澡和眉躺在床上说了半天的话,一看表,才九点多呢,胡也没有动静。打了个电话去他房间,竟然睡了,说是喝了酒过敏了。以为他又偷懒,敲开他房间的门,看他恹恹欲睡的样子,不忍心再拉他起来,帮他倒了一杯热水,开足了暖气后,我和眉走出酒店准备去体味一下夜色中的庐山。

听说庐山有电影院二十四小时播放《庐山恋》的,问过酒店的人才知道因为是淡季,只在7点多播放一场,已经错过了,遗憾。那就去散散步吧。晚上的庐山更加清静,路上的雪已被路人和车辆压成了冰,路沿上还有薄薄的积雪,两旁的路灯都亮了,透着昏黄温馨的光芒。踩着路沿上的积雪咯吱咯吱地走着,呼吸着清冷的空气,闲闲地聊着天,心里无比地宁静。这样的场景给了我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似乎勾起了那遥远的、模糊的、美好的记忆。我禁不住也像《人鱼小姐》里的雅俐英那样问自己:“这幸福真的属于我吗?”。

第四日

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看看天气,天晴了,楼下的雪已被酒店服务员扫成了几堆。窗外有棵大树,昨天还挂满了冰凌,今天在阳光的照射下正慢慢地融化,滴答滴答的滴着水,像是下起了雨。

跑到一家小店吃了兰州拉面作早餐,然后退了房,包了一辆车去逛庐山的二线景点。司机很有趣,问他到含鄱口多少钱,他说:“100”,又问到二线的四个景点(包括含鄱口)多少钱,他还是说:“100”,搞得我们没脾气。

沿途满是郁郁葱葱的大树,这一段的风光似乎比昨日的一线景色更原始,更自然。车停在植物园的门口,我们走了十来分钟到了含鄱口。山谷里满是云雾,鄱阳湖和长江都不见了踪影,飘渺的云海雾帐壮观得很,有点黄山的味道。沿着一排台阶而上,我们向观鄱亭进发,台阶两旁被树木掩映,树上的冰雪慢慢地融化,噼里啪啦地落在头上、身上、地上,胡没戴帽子,头发全打湿了,干脆抹了一个汉奸式的小分头,还一直问:“头发会不会结成冰凌?”。地上的积雪由于树上滴下的冰雨也变成了碎碎的冰屑,踩上去发出唏唏唆唆的响声,原来如履薄冰的感觉也可以如此有趣!

第二站就从停车的地方进了植物园,其实就是像深圳的仙湖植物园一样的植物大观园。我们走了一段路,才知道已经过了灌木区、蕨类植物区……这个季节来是看不出什么特色的,能在杂草和积雪中找到这些植物的踪影已经很了不起了。到了一个不知道什么区,全是高高尖尖的松树,树丛中隐约可见几座欧式的小房子,天空湛蓝湛蓝的,忽然有一种身处欧洲小镇的感觉。在植物园耽误的时间太长了,司机颇有微辞。

车子又开了一段山路,停了下来。原来是龙潭到了,到这里就是为了看一个小小的瀑布,来回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台阶。台阶上结了冰,非常滑,我们没有买草鞋,在上面小心翼翼的走,一不小心就会打个趔趄。终于看到了瀑布,小小的,哗哗地流下来,汇成了一潭湖水。旁边的山石上结了长长厚厚的冰挂,像一条条结了冰的瀑布,虽是静止的,却好象能看到它流动时的样子。走了这么长的山路,为了防止滑倒,弄得浑身僵硬、腰酸背痛,能看到这瀑布和冰挂也值了!

最后一站就是著名的美庐别墅了,相比自然风光来说,不太喜欢这样的人文景观。看过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寝宫,感叹了一下当时的奢华,比较了一下宋氏三姐妹的美貌后,离开了这庐山之行的最后一站。出得别墅区的大门,发现一座小桥,一条小小的溪流从桥下潺潺地流过。忽然想起,带的相机是有摄像功能的,于是录下了这条不知名的小溪流,希望回到城市后,那潺潺的流水声能够带给我身临其境的感觉。

车子在下山的路上行驶,山上的风景渐渐离我们远去。

赶到九江市火车站,把行李寄存在一家小店,我们在火车站附近吃午饭。看着面前的一溜餐馆,不知该进那一家。我说:“现在就是撞大运,撞好了就吃得好,撞不好就拉倒,反正也是最后一餐了。”于是随便拣了一家干净点的餐馆进去,竟然给我们撞对了,菜的味道非常可口,店家的服务态度也好。这多像我们的生活,无欲无求时反而会有意外的惊喜,喜欢这种意外惊喜的感觉!

由于订票订晚了,只买到了三张上铺的硬卧火车票。车上人很多,大多数是老人带着孩子,应该是到深圳探望儿女的。老人们脸上都带着即将见到儿女的满足和喜悦,小孩子睁着好奇的眼睛在车厢里走来走去。在车厢里静静地坐到十二点,爬上了狭窄的上铺,委屈了我这高挑的身材,一夜辗转反侧,醒来后腰酸背痛。

早上七点钟,火车驶进了深圳。坐了刚开通不久的地铁到世界之窗,又打了车回家。坐在车上,望向窗外,天蒙蒙亮,空气中弥漫着温润潮湿的气息,路上都是赶着去上班的车辆和人群。这是一座多么年轻有活力的城市,多么适合生活的地方。我在心里问自己:“为什么我却要一次次地逃离?”

后记

相比凤凰之行,庐山之旅少了一些激情,多了许多平淡。多数时候,就想一个人静静地体会,不说一句话。其实旅途并不全是激情和艳遇,就像生活并不总是和风细雨一样。在一次次的出行中,我学会了坦然地接受人生的百态,这也许就是我爱上旅行的原由。

一首我喜欢的歌:

雪 人

好冷,

雪已经积得那么深。

MERRY CHRISTMAS TO YOU

我深爱的人。

好冷,

整个冬天在你家门。

ARE YOU MY SNOW MAN

我痴痴 痴痴地等。

雪,一片一片一片一片,

拼出你我的缘分。

我的爱因你而生,

你的手握住我的心疼。

雪,一片一片一片一片,

在天空静静缤纷。

眼看春天 就要来了,

而我也将 也将不再生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