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1990年底全县行政建置为3镇、14乡。其地古属冉毵部年(公元前111年)以冉毵地置汶山郡,辖绵池等5县,绵池为郡、县旧址在今威州镇姜维城。东汉曾改绵池县为绵池道,西晋改绵池县为汶川县。东晋后汶川郡侨迁都安(今都江堰市),废绵池县。肖梁于绵池县地置汶川县,西魏时省。北周天和三年(568年)复置汶川县,县治仍在姜维城,直到明代宣德年间过治寒水驿(今汶川县绵池乡政府所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2年迁汶川县治于威州。1958年曾撤汶川县与茂县、理县合并成立茂汶羌族自治县。1963年复置。县城威州四面环山,堡子关雄踞杂谷脑河与岷江之间,有“三山雄秀,二水争流”之誉。解放时城区不足0.02平方公里,街道狭窄,经过几十年的县城建设,已成为川西北高原现代化的新城。城区扩大至 3.53平方公里,人口达1.5万人。除县级行政单位外,有州、县属企业20多个,各类学校16所。邮电交通方便,公共设施齐备,商贸市场繁荣,不仅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也是阿坝州的门户要地。
县名来历 自汉代以来所设汶江、绵池、汶山、汶川等建置皆以境内岷江得名,据《元和郡县志》载:汶川县“因县西汶水为名”。古“汶”、“岷”通用,故岷江亦读作汶江。
人 口 1990年,全县96054人(农业人口占70.46%,非农业人占29.54%),人口出生率21.86‰,自然增长率 16.82‰。
民 族 汶川县是藏、羌、回、汉各族人民相交汇融合的地带,有羌族27154人,占总人口的28.27%,主要居住在县北部的威州、绵池地区;藏族13837人,占总人口的14.4%,多聚居在氓江以西地带;汉族53978人,占总人口的56.2%,主要分布在南部漩口、映秀地区;回族916人,占总人口的0.95%,其他民族169人散居集镇。
经济资源 汶川县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完整,岩浆岩分布广,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非金属矿产品种较多。气候随东南向西北地势上升,呈比较完整的垂直,可分为8个不同的自然气候区,故有“十里不同天”之说。但南湿(漩口、映秀地区)北旱(威州、绵池地区)趋势明显,光、热、水分布不均,利于发展农业的多种经营生产,为州内重要农区县之一。在是2000米以下地区,年均气温13.5℃(北部)一14.1℃(南部),无霜期247~269天,雨量528.7~1332.2毫米,日照1693.9~1042.2 小时,适宜各类动植物生长。生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达4000余种,其中高等植物2002种;野生动物2004种,珍稀品种有大熊猫、金丝猴等45种。
1950年以前,汶川县各族人民在极端贫困中挣扎。单一的农业生产原始粗放,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生产方式尚存,一年辛苦不足半年粮,靠挖药、、熬碱、背运维持温饱,一遇天灾人祸,不乏家破人亡。据1949年的统计,全县农业总产值仅421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下同),人均110.59元;粮食总产690.5万公斤,人均131.4公斤;各类牧畜22080头,人均0.58头。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十分关心民族地区的生产发展,优先发展交通,兴修水利,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全面发展社会经济。汶县独具地利,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日新月异。1963年灌茂公路沿岷江东岸通达威州,沟通了县境南北8个乡镇,以后又沿氓江及县境各大支流陆续建成了汶~茂(县)、汶~理(县)、中(滩堡)~小(金),漩(口)~三(江)公路,形成全县交通主干线。随着生产发展,采取多种形式,先后建乡间公路、专用公路、机耕道近千公里,组成全县交通网。汽车外可达周围各县,日流量上千辆,内可达各乡镇及大部分村寨。全县先后建成水利设施200余处,耕地灌溉面积达17186亩,基本解决了北部干旱河谷地带的农业生产及人畜饮用水困难,摆脱了世代靠天吃饭之苦。同时还开发了水能,省、州、县共建大、中、小型水电站20余处,1985年成为全国首批5个农村初级电气化县之一,为汶川工农业生产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以农业为基础,走农工商综合发展的道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齐抓,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1990年底,全县农业总产值已达2282万元,比1990年增5.4倍;人均337元,比1949年增3倍;粮食总产6024万公斤,增8.7倍,人均890公斤,增6.8倍;各类牲畜73303头,增3倍,人均1.08头,增53.7%。工业更是从无到有,已建立了以水电、建材、采矿、煤炭、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达2188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447O万元的48.95%;1978年以后新兴的乡镇企业得到大发展,各乡、村因地制宜建立了自己的小型企业,有建材、建筑、加工、运输、小水电、采矿(煤、金刚砂、石英石、、石膏)等门类,总产值达1895万元,相当于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42.39%。同时,省、州还在县内先后建立了水电、机械制造、采矿、冶炼、造纸、制药、建材、化工、轻工等20余个中、小型企业,共同构成了岷江经济长廊:北以威州镇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中部映秀镇为新兴水电工业区;南以漩口镇为州、县工业生产基地。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集贸市场欣欣向荣。各类商业网点密布城乡,购销两旺。1990年底社会零售额达7153万元,其中县属商品零售额为 6123万元。国内纯购进 1828万元,其中农副产品购进 407万元。 1990年底,财政收入达1240万元,是1950年3万元的400陪、1980年508万元的2.4倍,由依赖国家补贴变为基本自给。职工年工资人均2104元,比1978年533.95年增加近4倍;农民年纯收入达543元,比1978年101.12元增 5.3倍。城乡储蓄金额达 6319万元。全县人民已基本解决了温饱,消费内容和消费结构多样化,正逐步向高质量发展。
文 化 1990年底统计,全县评定各类各级技术职务人员1997人,建立各科协会49个,不仅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全县各项事业的进步。在教育上实现了普及初等教育,成为全省第一个实验教育普及县。全县各村寨有小学1~2所,共139所,初中8所,完全中学3所。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0%以上。基本消除了中、小学危房,教学条件日臻完善,质量普遍提高。省、州还在县境内建立阿坝师范专科学校l所、中等专业学校3所、技工学校4所、成人专业学校2所、职工子弟校3所以及工、农、牧、医、林业等科研机构,大部分集中在威州镇区,也是全州重要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在卫生事业方面,到1990年底,全县共有医疗机构22个,医护队伍400余人,病床300余张,中西医药兼备。计划生育、妇幼保健、防疫卫生、地方病防治都有专设服务机构。全县已基本消灭或控制了妇女、儿童、成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及解放前危害最重的黑热病、麻风病等。全县人口出生率已由40‰左右下降至17‰以下,死亡率下降至4‰以下。邮电事业日趋现代化,全县实现了电话程控,可直拨国内外。报刊发行普及机关、农村,大部分地区可收读省内当日报纸。人民文化生活丰富,全县不仅在70年代已普及广播、电影,还普及了电视。1990年,全县已建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含差转台及闭路电视系统)42个,然盖面达94%以上,可收1~ 12个电视台的图像,成为全县城乡人民家庭主要文化生活内容。其它文化设施亦较齐备,文化馆为全省县级一级单位;图书馆藏书为州内之最;体育场常为省、州举办竞赛活动的场所;舞厅、录像放映、台球室、卡拉OK城乡普遍经营。汶川人民已开始享受着日趋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