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说丽江是今年春节旅游的热点,但面对年末年初汹涌而来的客流,我还是感到了措手不及,自从年三十从香格里拉回丽江吃完年夜饭,我就再没有休息过。丽江是背包族的天堂,而我是搞户外自助游的,许多朋友年前就把行程托付给了我。于是我陀螺般地在机场、古城和客栈的圈子里旋转,对我这样不习惯在城里活动的“山人”来说,这样的工作让我感到眩晕。
初五,两个广州的朋友找到我,说她们只有一天时间,但想游览玉龙雪山和虎跳峡,因为春节期间玉龙雪山索道票特别难买,最后决定去虎跳峡,问我能否搭俱乐部的自助团。我当即联系了俱乐部,由于没有自助团队的出行计划,我只能遗憾地让她们包车去虎跳峡。小妹妹人生地不熟的,我只好帮忙联系了包车司机,砍了价。初六晚上,我和俱乐部老板和仕林正在商量第二天的工作时,她们回来了,小妹泪眼婆娑地进了门,我当时就有些懵了,还以为师傅欺负了她们,一问才知道师傅非常好,只是她们没有预计到,回来得太晚,银行关门取不到钱不说,车票又涨了,本来看好了的一个礼物的钱让车票给挤没了。哦!原来如此,我赶紧拿出100块钱塞进她的口袋,嗨!!!谁让我是阿桑哥呢!我是个最钟情于行走山间的人,而开年这些林林总总的杂事接踵而来,更让我有了逃离烦杂事务的想法。
2月14日正好俱乐部有团队去虎跳峡、梅里雪山5日游,我决定暂时离开古城几天去梅里雪山透透气,到虎跳峡舒展筋骨,让我没有料到的是此行成了让我难忘的“惊魂之旅”。当天上午十点我们到达了长江第一湾、石鼓镇。长江第一湾是地质学上一处特殊的自然景观,金沙江在此由南向北转向达180度,同时咆哮的金沙江也见证了中国抗日历史的重要转折——1927年,肖客、任弼时等将领率领红军由此渡江北上抗日。今天我们并不顺利,因为天气不好,一直阴着脸。我们原定的路线是当天经长江第一湾拉,第二天经奔子栏、白马雪山,晚上住飞来寺。我有些担心,于是给香格里拉的朋友打了几个电话,询问天气和路况。果然不出所料,香格里拉下大雪了,我们原定的路线因为海拔比较高(白马雪山垭口(4296m)、香格里拉(3562m)),香格里拉雪积雪已达1米多深,根本无法通行。我马上把情况通报给团友们,大家商量后决定当天改走沿江路线达维西。15号由维西出发沿澜沧江到达飞来寺。回来时若天气好由白马雪山、香格里拉、虎跳峡回丽江。
一路沿金沙江而上,沿途景色格外漂亮,江水蜿蜒、青翠,两岸油菜花业已陆续开放,大家心情非常好。中饭在一家回族阿妈家解决,味道不错,价钱也公道,只是我那天刚好有点感冒……害得阿妈一个劲提醒纸巾是用来擦嘴的,不要多用。到达其宗后,路边已有积雪,团友们大多来自南方,没见过如此的雪景,一路惊叹声不断,天津的张老师带头唱起了自创的“2005年的第一场雪”。可惜好景不长,刚到达维西垭口(3000m),我们就遭遇了堵车,由于河谷地带历年很少积雪很深,而这场十年不遇的大雪已经使垭口的积雪深达45cm,有辆长跑此线路的中巴车司机没有带防滑设备,车只好停在坡下,山路上排起了长龙,已经无法超车。幸好我们司机的车上有两根绳,我们只好响应主席的号召——自己动手了,大约花了两个小时,才好不容易把那辆中巴车拉到坡顶。直到晚上8点我们才赶到维西县城,整个县城都停电,好不容易找到宾馆落脚,又没热水,没办法,凑和吧!还是赶紧找饭吃,幸好离宾馆不远有家小饭馆还开着门。南宁的阿熊下厨做了几个拿手菜菜,我们就着烛光,吃起了没有情人的情人节晚餐。吃饭时来了一伙刚从梅里雪山绕道回来的游客,说梅里沿途雪很大,维西到飞来寺一路有多处泥石流和塌方。考虑到安全,我提出整个行程至少要延期一天,然而大家热情都挺高,不愿放弃已经近在咫尺的梅里之行,决定第二天照常出发。
由于天气问题,我们15号吃完早餐出发已是11点了,我们出发40KM后到了澜沧江的第一个小镇(白极汛),天阴沉沉的,有些下雨了,路边开始出现一些滚石和小泥石流,有些地方必须由我和司机师傅小和下来搬开石头。又走了约50KM到了叶枝时,车实在无法通过了。原来公路路肩垮了,必须修好路基汽车才能通过,我和被堵的师傅们商量后决定给点辛苦费请当地村民修一下(二十元一辆车),大家一起出力气尽快疏通道路。大家挖的挖,抬的抬,不到一个小时路就解决了问题。通车后, 我担心小和师傅害怕,就去副驾驶座陪他,告诉他这只是小意思。可心里还是有点七上八下,因为路面稍向江边倾斜,路基也不稳,稍一打滑,后果就不堪设想。好在小和师傅非常冷静,操作果断、准确,我们终于顺利渡过了此行的第二次堵车。
虽然距目的地仅剩150KM左右,但刚渡过了第二次的险境的团友们,已不能如昨天般兴奋,取而代之的是让人担忧的沉默……而小和师傅下车处理路面落石的频率也从原来的一小时一次变得越来越频繁,车也越开越慢,我们一行赶到巴迪时已下午5:30了,我和小和师傅浑身是泥,衣服也潮了,大家也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于是我们大摆鬼子进村的架势,逐家敲开饭店的大门,第一家饭店没有饭,广西的老熊运气好些,他敲开的那家饭店,虽然库存只剩下西红柿、鸡蛋、青菜,但饭还是能让我们吃饱。管他呢!只能将就吃点,继续上路。
出发后,我们的运气更糟了,下起了雨夹雪,棉花糖般大小的雪花纷飞在雨幕里。雪越来越大,天渐渐转黑,能见度越来越低,小和师傅挂低档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这样战战兢兢地开到深夜11点才到达我们当天的目的地,每个来梅里朝圣的人都向往的地方——飞来寺。团友们一个个地拖着疲倦的脚步,踏进漆黑一片的飞来寺梅里山庄。广州小向妹妹小心翼翼的问了老板一句:老板可以洗澡吗?山庄秦老板微笑着耸耸肩道:没办法,那么大的雪,电没了。所幸山庄的热水瓶还都有现成的货色,大家胡乱的烫了脚就上床睡觉了。这一夜安睡,我鼾动如雷,奇怪的是小和师傅居然没有像以往一样起来抗议我的鼾声。
以往团友们来梅里,都7:30起床抢着看梅里雪山日出。可一日疲惫,第二日大家都没有赶早,窗外的雪依然很大,半点也没有止住的迹象。9点大家起床后一合计,决定放弃当天明永冰川的徒步,打道回府。正叨叨着吃早餐的事情,老板客气地下了逐客令,因为卖菜的几天没来,山庄里已无存货,早饭必须赶到县城吃!好在飞来寺距离德钦县城只有12KM,我们一行只好饿着肚子出发了。刚走了不到四五公里,发现一些藏民们在公路边指指点点,路边还停着两辆警车,凭我的经验,出事了!我下车一看,原来有台农用车掉下山崖。当地交警和群众正在齐心协力的抢救伤员,由于坡太陡,雪又深,只好把受伤的的伤员用当地特有的牦牛毯子固定住,另一头用绳子扎上拉上来。天气虽然很冷,但人心还是暖的,我们满怀崇敬离开了出事地点。
我们非常幸运,在德钦县城找到一家餐馆,吃了顿特别可口蛋炒饭就青菜汤。看来今天要想翻白马雪山(4292)是不可能了,只能原路折返。在返回途中我们在云岭稍做逗留,澜沧江在云岭乡这里来了个S型大转弯,非常漂亮。但是我们停车观景的地点路险坡陡,随时可能被落石击中,只拍了几张照片我们就匆匆离开开往云岭。
当我们快到燕门时,远远的看到吊桥旁堵了很多车,其中还有我的铁哥们阿梁,他的车上载了一群游客,上海的小冯、广州的阿雄、小李,跟他们一聊,才知道他们已经等了一个小时了,崩塌的事故路段距我们停车地点还有十多公里。很荣幸,据说我们居然和云南省经贸委主任堵在了一块,再前后看看,自助的驴子们还真不少,有来自甘肃四野俱乐部的两辆越野车,共十多个人。小梁师傅车上加上导游有14个人,我们车上有7人,共有四五十人被堵在了这里!听说德钦县委领导正在前面组织抢修,路很快就能通后,我和小和师傅商量了一下,决定到现场去帮忙。当我们赶到障碍现场时发现两处坍塌路段。第一个不大,我们下来捡开了小石头,又叫团友们帮忙推开大一点的几块石头,勉强通过。可第二处,只有等后援跟上了再想办法。反正,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雨越来越大,等了好一会儿,还不见其它车队来,只是等来了看热闹的村民,我用藏语和他们聊了会天,我问他们有没有工具,他们告诉我家里有炮杆和大锤,我和他们商量能不能帮我们把大一点的石头搬走,并主动提出如果能修通的话,等会车队通过的时候每辆车给他们20元钱的辛苦费。正在这时,后面小梁和西野他们的车也到了,(我猜想他们肯定是以为我们顺利通过了才赶来的 )。我和他们说了每辆车给帮忙的村民 20元钱的事,他们也表示赞成。很快康巴汉子们拿来了工具,我们也帮着抬一些较小的石头,当时还不断有小石头垮下来,情况非常危险;但是康巴汉子们显得很勇敢,力气也非常大,大家正抬得差不多的时候,县委派来了铲车,很快地疏通了道路。我帮康巴汉子们逐一向司机们把钱收好,交给他们后用藏语代大家向他们道谢,想想这点钱和生命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现在我们的情况好多了,有一台铲车在前面开路,虽然前面的路依然是那么多泥石流和塌方,得有铲车开道,我们通过的速度快多了。这意味着我们我安全也多了一份保障,铲车大约开出3KM左右,前面的路就好多了,大家鸣笛告别铲车师傅,一辆紧跟着一辆冲进雨幕中。
小梁开的是19座的依维科,在这样的路面上,只能是走走停停了。再说我们平时又是比较要好的哥们,因此我们三辆车组成了小车队,紧跟在他后面,也由此因祸得福,不用再搬石头。小梁的车只要一见到石头,就会派出他车上来自东南西北的工兵排障。当我们来到德钦县和维西县交界处时,梁师傅的车在上坡时被卡住了,老打滑。而此时山上不断有小的山石流下来,情况非常危急,实在没办法,小梁师傅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的爱车被石头拍打,那个心疼哟……正在我们十多个男子汉一筹莫展的时候 ,来了辆TOYOTA沙漠越野,从车上跳下一个足有一米九左右的康巴大汉,魁梧的身板、膛黑的面孔、一头长发,头戴牛仔帽,手上挂着足重两公斤左右的金手链(后来我们才知道此君乃香格里拉娱乐有限公司董事长)。只见他大手一挥,大喊道:“师傅开车!”小梁顺从地爬进驾驶室发动了车子,我们也在这位壮汉的指挥下齐心协力地把车推过了坡。大家都激动地齐声高喊“YES……”兴奋的尾音响彻了峡谷。这时我才体会到什么叫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过了这一处塌方险情路段,我们本来打算赶到维西县巴迪乡吃晚饭。但由于与我们一同被困的车队都路过巴迪一直前行,在这样恶劣的路况下,只有跟着集体,才更有保障,于是我们的车队也一路跟着,刚离开巴迪6公里左右,陆续发现前面的车调头开回巴迪方向,我拦住一辆车问情况,车上的一位昆明大姐用惊愕的表情告诉我“太大了!太大了!回去!回去!”我也赶紧跳上车,让司机调转车头赶往巴迪,看样子当晚我们不得不住在巴迪了。
当我们到达巴迪时,小小的巴迪乡一下子闯进100多张陌生的面孔,人声鼎沸,仅有的几家旅店很快就被先来的占领了;后来的也顾不得漫天大雨,没头苍蝇似的到处打听住处,幸好我们找到了当地的纳西人开的一家小旅舍安顿了下来。待我们坐定,善解人意的老板发了两大盆热水让我们烫脚,又让我们换下湿衣服烤上,这时我才顾得上买双解放鞋换上,舒舒服服的松了口气。吃饭的问题还是交给了广西老熊,我们吃了此行有鸡汤的、最为fb的一顿饭。吃完了饭,除了钻被窝我什么都不想干了,等着阿梁回来聊了一会,阿梁回来后又去车上拿出了仅剩半瓶的私房酒,我们一边喝着酒,一边聊着这天气……唉!现在想来,真爽!!!
大家都累惨了,起得也晚,吃完饭后打听了最新路况,省经贸委主委告诉我们现在前后的路都堵上了,当地政府正组织抢修,听了这个好消息大家安心多了,既来之则安之,我和几个天南地北的朋友来玩起了扑克。我们才玩了几圈,就传来了好消息,铲车已经在修路了。当时已快是下午3点了,为赶时间我们也赶紧开车去看个究竟,希望能及时通路。来到昨晚调头的地方,只见铲车已在作业了。开始还算顺利,可后来指挥铲车的家伙犯了决策性错误,指挥铲车在塌方地段上方作业。好家伙,铲车刚开到一半就打滑了,好不容易快开过坍塌地段,又陷进了泥石流里。唉……没办法,回到车上,我把情况汇报给大家,最后决定徒步去距我们大约95KM左右的白极汛。傍晚六点,大家扔了些没有必要的东西减负出发。
一路上,隔不多远就有坍塌的路段,过山坳时不断有大雪球夹杂着泥土和石块滚落,非常危险。过这些危险的地方我尽量帮助和我一路同行的其他团队的驴友,告诉他们塌方路段时,必须尽量看着上方,相互保持一定距离快速通过。我记忆最深的是在距叶枝还有十公里左右时,有两个塌方点隔得很近,第一个全是碎石组成,很陡,需爬到高处临崖处方能通过,崖底便是波涛滚滚的澜沧江,虽然大家当时都没说话,但心情不言而喻;而紧接着要过的第二个塌方点更让人胆寒,这个塌方点堆积着很稀的泥石流,深浅难辨,只有跳在浮在泥石流中的大石块上才能顺利通过。当时天已全黑,上海的小冯一脚踏空,落入泥石流中,整个人陷了进去,泥石流马上淹到了她的腰部。好在当时泥石流已停止了流动,人多力量大,大家七手八脚把她拉了出来。小冯的表情当时有点复杂,但她很坚强,没哭……
把小冯拉出来后,我突然觉得有点不对,人数好像少了!在我们之前出发的个团友居然到现在还不见踪影,心里不免打起了小鼓。我急忙往前赶,也没顾得上清理鞋里的小碎石(晚上才发现右脚早已磨起了一个大水泡),一路上不停地拦住当地村民打听团友们的行踪,但一直没有得到准确消息,看来只有赶到叶枝再想办法了。
赶到叶枝时已是晚上12点,我已经是拖着腿走路了,可还有5个团友那!保证他们的安全那可是我阿桑的本职工作呀!我怎么能坐得住呀!因为大多数人在当地粮管所投宿,于是我挨个房间都找了个遍,还是没有人,顿时心慌起来,天哪,万一。。。刹时间脑海里蹦出无数个假设来。我赶紧到其它地方找,一路小跑,引来好多野狗在我身后狂吠,直跑到叶枝土司府旧址旁,发现有家小餐馆还亮着烛火,跑进一看,5个人都在里面呢!已经吃得差不多了。原来他们在路上搭了一程拖拉机,难怪他们那么快,我心里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晚上只剩下两个三人间,我只好做了深圳的小何夫妻俩的电灯泡。这夜我睡得很香,小何夫妻可没有像司机小和那么幸运,据称我的鼾声能把屋顶都能吹起来,害得他们一夜无眠。
2月18日9点左右,我们陆陆续续都起床了。店家只有鸡蛋和面条,我们只能随便吃点鸡蛋面补充体能了。温州夏小妹吃得比较快,先跑出去找车了,大家觉得虽然只能坐七八公里的车,但总比全程走路好多了,小夏刚出门不久,在店里等消息的我们就看到住在粮管所的驴友们包了一辆农用车过来了。远看车厢里人头攒动,都穿着红色和黄色的冲锋衣,近看个个都蓬头垢面满身稀泥,就像拉着一群大蝗虫,看样子这辆车是再挤不进人了,只能另想办法。这时小夏也刚好回来,激动地说:“我找到乡长了,他说派乡政府的农用车免费送我们一程。”就这样我们很幸运的坐上乡政府的农用车出发了,师傅在半道上又捡了几个赶路的朋友。大概七八公里后,车又堵上了,只能步行通过。下车后我掏出20元钱,想让师傅买包烟抽,可是师傅婉拒了,很诚恳地说:“留在前面花吧!”虽然就这一句质朴的话,却让我们倍感温馨。
余下的行程依然充满了危险,到处是泥石流和塌方,我们走走停停,直到下午3点才赶到岩瓦。岩瓦是平时山区老百姓赶集的聚集地,有四五家餐馆。今天刚加入的“四川老哥”,帮我们找了一家餐馆,我们赶紧让老板杀了两只鸡,放开肚子饱饱的吃了一顿,又踏上了未知的归途。
下午情况越来越糟,好多团友都走垮了,每人脚上至少都起了一个泡。有的小妹,噙着泪水忍着痛走。想来想去,只能请当地人用自行车驮背包,实在走不了的只能连人一起打包让自行车驮着走,遇到塌方和泥石流的时候再步行。晚上八点半总算跨过最后一道泥石流到达了白极汛。当晚白极汛到维西的路已抢修完毕,大多数的朋友选择当天包车回丽江。而我和团友们考虑到晚上坐车不安全,就选择在白极汛暂住一夜。第二天包车我们返回了丽江。唉!好累呀!
今年是香格里拉地区天气最为恶劣的一年,连下了几场几十年不遇的大雪,道路状况也让人沮丧。虽然一路惊险,但所幸团友们都安全地返回了家乡,我也圆满完成了任务。尽管澜沧江的怒涛、梅里的蒙面、天气的湿冷、道路的艰险都让团友们此行多多少少留下了遗憾,但我想这终身难忘的记忆将给予我们对生活更深刻的认识、更坚固的友情以及关于淳朴人与人关系的更美好!!! 这篇文章得到了杭州小飞和上海小冯的顶力帮助,阿桑深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