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以南的一片富庶之地,自古历称“江南”,是一处鱼米之乡,物产丰富、人杰地灵。
元人马致远曾在小令《天净沙•秋思》中,用脍炙人口的“小桥流水人家”浓缩地描绘过那些辈出文人才子之地的温馨、闲适景色,用以对比秋日古道的苍凉之景和远离家乡的漂泊者之心情。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建设”之后,江南原有的上百个明清古镇中,现在还能依旧保留当年面貌的村落古镇已经十分难觅了。
近年,笔者陆续溜了世人公认江南景致犹存的六大古镇一遍,它们是江苏的周庄、同里和luo(外形象“角”字,但上面只有一撇,与“落”同音。字库里没这个字,在此只好用拼音)直,浙江的南浔、乌镇和西塘,江浙两省正好各占其半。六大古镇的知名度随着媒体不断狂轰烂炸,早已名扬四海。
昆山的周庄,镇里水网最密,河房所夹之水最窄,桥的数量最多。世界名人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购买过一幅名为《双桥》的周庄风景油画,后来又送给了另一位世界名人邓小平。由此引来了世界的目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不过现在那里的商业气息过浓,维修又太过度,加上蝗灾般的游人,在那里晃悠实在找不到什么感觉。
吴江的同里,因CCTV 的电视片《话说长江》而闻名遐迩。明清两代出的举人和状元最多,竟有“一桥四状元”之说(即先后有四名状元出自同一座桥边)。镇里有两个苏派园林名胜:退思园和崇本堂。退思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本堂门前的丁字形河道岔口上有三座石桥连接三岸,此处大概是同里镇上最有韵味的景致。
吴江的Luo直,穿镇而过的水流上的石桥样式最多,石桥的装饰和驳岸上的栓缆石大都雕刻得很精美。镇上有个始建于唐代的保圣寺,里面保存的宋代泥塑罗汉为江南仅有,因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圣寺院子里还有文人陆龟蒙的墓,让文人雅士们还觉得值得一看。
湖州的南浔,水乡景色最少,能看出点味道的河段仅区区百米。但镇内的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张氏住宅群(国民党元老张静江即为此家族的一员)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个小镇上竟有三个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能不说罕见。镇里有段“百间河房”是当地唯一的一处摄影爱好者采风的佳境。当然炎热的夏季里悠闲地去小莲庄边看荷花边喝雨前绿茶边纳凉,确也是一件很雅的事。
桐乡的乌镇,就是鲁迅(周树人)曾写过的那个大名鼎鼎的乡下地方。早先演社戏的舞台还在,就是已被修理的浑然一新。戏台东边巷口,有著名作家茅盾(沈雁冰)的故居,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留最好的主要景区为京杭大运河的一条由西向东、大约一华里长的支流及一条与之平行的石板小巷。小巷里的染坊、酒坊、当铺、巢丝坊等已被修复,并供游人参观。
嘉善的西塘,离“中共一大”第二会址嘉兴南湖不远。但因没有出过什么名人,也没有什么国家级的文物,所以亮点最少。亮点少竟还能跻于六大古镇之列,自然有其道理。我以为,镇里那延绵约两华里长的沿河棚廊(也有称廊棚的)是其独具的特色之一;因为原来名气小,也就没怎么“开发”,所以还处于“原始”状态,古民居维修翻新的不多,原有的汁味走样最少,这是特色之二;游览区就是老的居民生活区,游客不仅能看物的文化——景,还能看生态、习俗、人际关系等非物文化——民俗、民风和民情,就这一点而言,是其他古镇游览景区都不具备的,这是其独具的特色之三。有了三个特色自然就有了地位。
在我看来,仅有历史未必还能再被认为是古镇,历史再长但没有古味古调的遗物就不能再被称为古镇。江南六大古镇中现在只有乌镇和西塘两处的部分范围风貌依旧,还能算得上是江南古镇。它还能让人看到那水那桥,看到长袍马褂们当年营建的宅居;感受到依然淳朴的民风,体验不紧不慢的生活节奏等等,一句话——能让人找到怀旧的感觉。
据说江南原来的上百个古镇,个个赛如世界文化遗产周庄那般摸样,都因近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而“旧貌变新颜”了。倒是经济发展比别人慢的这六个镇,舍不得花钱拆旧建新,一不当心成了人类的稀有珍贵财产。不过真正保留下来的也仅仅是原来的一小部分,很是让人遗憾。
建设不能一味地拆旧建新,守旧也许更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