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起村——古树撑起的春天
记得当时我们是带着点抑郁的情感走进晓起村的大门的。刚刚在一路风尘的小别克前留了影,刚刚和胜子、汪汪握手道别,刚刚一路的欢声笑语,刚刚,好像一切都是刚刚,我们四人的旅途生活就这样结束了,感叹中带了点酸楚。背上行囊,我们重新上路。(要知道,有他们的车,我们不知道省了多少的力气)。
一迈进晓起村的大门,一股浓浓的樟木气味就扑鼻而来,还没看清楚那树木都在何方,就又迷失在那青石板的巷子里了。看过一家临水而居的客栈,因为房间太过潮湿阴暗,便心存了点点不快。于是告诉老板,我们再去转转,没合适的就回来。
天开始阴霾起来,不时夹杂着雨滴星星点点的飘落。在灰蒙蒙的雾气里,小桥流水人家开始变得烟雨蒙蒙。背着行囊,好像有了羁绊似的,连脚步都变得沉重起来。几天下来,一直坐着他们的小别克,真的把我们俩给惯懒了。出门有车,下车有景,渴了有水,饿了有饭。一路上,他们把我们到是照顾得周周到到,这和我们以往的出行产生了强烈的反差,让我们在诚惶诚恐中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还没走几条街巷,就有老乡看到了身背行囊的我们,便热情介绍住地。从一家超市进门,我们上了二楼。一个大大的厅堂,四周有规格不同的几间房子,看过标准间,感到还算满意,问到晚上还能开空调,就决定住了下来。
卸下行囊的我们仿佛觉得自己一下就身轻如燕了。出溜一声就飞到了街上,又开始了漫无目的的游逛。晓起比起理坑来商业的氛围更加浓厚一些,相对而言也规范许多。你尽可以睁着一双懵懂的眼睛,只要沿着它的路标就不会迷失方向,不但如此,在重要的老屋豪宅门口必有介绍的牌牌,你只要走进去看罢了。
晓起是因唐朝年间,始祖汪万武逃乱至此正值天刚破晓,惊魂未定的他便把此地称为“晓起”,就这样,晓起的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其实,晓起还分下晓起和上晓起,我们进门这边是下晓起,下晓起多为商家,而上晓起则多为官宅。上、下晓起之间有一条千年古驿道相连,看似泾渭分明,却也是经脉相连。
下晓起的店铺明显多于上晓起,一条街巷里就有好几家制作木器的。从小小的木筷、木梳到雕工精美的壁画,窗楞,床屉,可谓是货色齐全。尽管价格不菲,还是有不少人掏钱选购。我随手拿起一块樟木,嗅了嗅,真是好大的气味。
就这样漫无边际地溜着转着,不一会就到了村子的后花园。不高的山岭,是晓起的“名贵古木观赏园”。谁曾想这里竟会集了几百株古樟、古枫,据说还国家一级树种红豆杉。一棵树龄高达1500年之久的古樟更是枝繁叶茂,绿荫数亩。我们坐在大樟树下茶寮的石凳上,静静地享受着“古木园”带给我们的安逸和满足。
在下晓起“双井映月”的古井边,我们调皮地伸长了脖子看自己在井水里的影子,拿起悬挂在墙壁上的木竿比画着打水的架式,更是由衷地叹服村民娴熟的取水动作。坐在井沿上,看着小巷里来来往往的各色人物,欣赏着他们的相貌、姿态,冷不丁再偷拍张人物肖像,让我们内心不胜窃喜和满足。
当我们的目光依然是漫无边际地在古树、小巷流连时,不经意间越过了村头的那片菜田,望到了在湿润的雾气中隐隐绰绰的村庄。“我们去上晓起吧!”还是不约而同,我们俩笑了起来。
黄昏时分的上晓起,在无意间为我们营造了乡村最静谧、最甜美、最温馨、最充满诗情画意的一刻。村前那潺潺的溪流,村头那棵像是张开双臂拥抱我们的大樟树,樟树下那片绿茵茵的草地,草地上那古朴的桌凳,小溪边那含苞待放的花蕊,那一抹抹的嫩黄、嫩黄,还有那座架在溪水上的石板小桥,仿佛都在含笑迎接着我们的到来。
此刻,没有了游客的村子安静了下来,就连巷子里的狗狗、猫猫也都不吵不闹的,一副悠闲自得的模样。我们俩也放慢脚步轻轻地在一幢幢豪邸官宅前顿足观望。
走进一个大门,依然是熟悉了的天井大堂,门厅楼阕。堂屋里有个条桌摆着古书,古钱、乡野小吃和一些小玩意儿。桌边的人并不急于推销,而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唠着家长里短。你尽可以一边随意地把玩着喜欢的小东西,一边拣起片小零食放在嘴里津津有味地咀嚼着,安心地享受着这般乡村独有的快乐。画着“春宫”画的骨质画片,就那样随意地摊在桌子。在我们欣赏的当口,卖东西的人没有一点的羞涩和难为情,给我们介绍说,乡下不开化,这都是姑娘出嫁前,妈妈把“画儿”包在一个红布里,给女儿做的陪嫁。我们俩又笑咪咪地相互对看一眼:入乡随俗吧!尽管我们都不再是待嫁的“闺女”,但“小女儿”的心态还是让我们悄悄地把买下的“画儿”偷偷塞进了包包。
村子很小,三转两转就又到了村头。雨丝开始变得浓密起来,青石板的小路被雨水冲刷得瓦亮瓦亮得泛着一片白光。一辆古老的推车,一个木牌牌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看罢,不禁感慨起来:怪不得呢,我们脚下的这条小路正是几百年来无数徽商走过的路。他们从这里经过,把商品贩到安徽,马匹车队长年累月,青石板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我们睁大眼睛想从那车轮的辙印里看透亘古的历史,在雨中,我们踏在青石板的双脚仿佛走在古人的足迹里。
雨滴丁丁咚咚在青石板上敲打出动听的节奏,身边田野的菜苗在雨中舒展着茎叶,我们俩沐浴着春天的雨露欢快地走在乡间的小径上,这个像田园诗歌般美丽的晓起村,彻底把我们的心迷醉了。两天来,因为兴奋而异常躁动的心,终于沉静在这一片无比曼妙的景色里。我终于想停留,停留住我的脚步,捧一弘溪水,挖一颗菜苗,品一口香茗,抿一口米酒,嚼一段竹笋,斜倚在村头的美人靠上,沉醉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中。终于,在晓起,我真的喜欢上了那阴暗的老屋,喜欢上了那雕梁画栋的朽木,真的想走上窄窄的楼梯,住进绣楼,躲在门的一角,听着堂屋里的动静,默默地想着自己的心事,看着红红的灯笼在炊烟袅袅的黄昏被悄悄地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