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喀什噶尔(二)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第二天与我们同行的是两位MM,四个人包了丰田4500两天共1200元,办妥所有手续后,上路了。

车子刚进入疏附县就遇到了修路,说要从喀什一直修到红其拉甫,由于路段大部份是高原,工期要三年,而今年才是刚刚开始,这一路,我们就在无数的颠簸中开始了。

车子渐渐驶出了绿洲,进入山区,一开始这里的山是红色的,有的暗红有的火红,像大地刚刚被猛烈的烧过,冰川融水汇成的河冲出了一片山间平原,在那里有一些零星的树林,除此之外,大地中再也没有生命的颜色。

此刻车内的海拔表开始攀升了,我们也随着断断续续大修的公路正式进入了帕米尔高原。整段路程中有一段已经建成的山间公路,二级路面很平整,山涧里是幽深的峡谷,路旁是嶙峋的悬崖,杜师傅仍旧把车开的飞快,透过越来越蓝的天,我们看到了高耸入云的雪山!

不久就到了边境检查站,这里要停车,所有的人必须经过检查室审验通过,检查兵的态度很好,没用一分钟我们四个人全部通过审查。在门外等待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条十分可爱的狗,和“暇步士”的那条狗一模一样,在检查站里玩耍,我们奇怪这支狗怎么会出现在这,有什么作用呢,也许可以缉毒吧!用西经柿,面包喂了喂它还乖巧的让我们摸了摸。

上次来帕米尔因为天气不好没有看见著名的慕士塔格峰,也因种种原因没有上红其拉甫,我在心里一直默默的祈祷希望这次能够成行。

车经过风景绝美的沙山湖,这是一大片水流平缓的浅滩,远处的山因为不断的被风侵蚀已经基本沙化,白色的沙丘覆盖了大半个山体,随意又规则的延伸开,蓝天之下流水之上,那片白色沙丘横贯其中,背附青色的山崖,远眺高洁的雪峰,那一刻才会了解高原的壮美。我们冒着七八级的落山风,停在水边凝视着它,谁也没有说冷。

过了这段美丽的风景路又开始烂了,很多地方如同汽车越野赛里的路况,这我们这样好的车都爆了胎。

临近下午时分,我们抵达了卡湖,今天天气极好,微风吹过,湖面波光磷磷,远处的冰川之父更觉雄伟,只是高原之秋湖边的草原早已泛黄,凭添了几许萧瑟。

再往前走除了雪山,再没有见到一丝绿色。在新疆的三大山系中,天山和阿尔泰山是生机勃勃的山系,雪山、草原、牧场、森林、湖泊一步一景,宛如世外桃园,单属发源于帕米尔高原的昆仑山高大而荒芜,很多地方寸草不生,连飞鸟也无法穿越,可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山段却出产驰名中外的和田玉,看来大自然是公平的,会给你美丽的外衣,也会赐你深藏的宝贝。

后面的路越走越烂,越走越慢,到了塔县已经五点半了,我们在石头城宾馆定了房,开了介绍信就直奔了口岸检查站。结果得到的答复是这里最晚4点半通行最后一批观光车,现在时间已经不让观光车上口岸了!啊?我整个人几乎站不起来了,身体突然被抽空一样,神情也跟着恍惚,怎么又是这样,我不会和红其拉甫又失之交臂吧,因为我们已经定好了第二天晚上的机票,不可能等到明天再上口岸!!这时,我们可爱的杜师博拿出了手机,不知给谁打了电话,值班的小兵拿着我们的通行证进到部队大楼里去找领导了,可能有戏,我的心跳又开始加快了。

过了十分钟,小兵高兴的出来告诉我们领导签了字,这次特例让你们过去,但是从塔县上口岸还有100多公里,加上修路来回可要6个多小时,自己要注意好,那里可没有留宿的地方。

我高兴的真想亲杜师傅和兵娃子,那两个MM兴奋的抱在一起狂叫,大家站在原地可能有五分钟的样子傻乐,兵娃娃催促说还不快走,来不及了。

道到谢后,我们又启程了,这里已经进入边境管理区,道路在施工,根本没有路,大坑、小坑、搓板路、翻浆路都让我们遇上,为了节省时间,杜师博开的飞快,胡乱凑合的晚饭都是我们拜成小块喂到他嘴里的,原来他的那个电话起了决定性作用,打给了塔县委,通过政府疏通了关系,杜师博是我们这次行程中的贵人。

天色已渐暗,这里已经是祖国的最西端和北京的时差相隔有三个小时,时间已了过九点,太阳还在山脊露出半边脸,下车方便时,寒冷的风几乎冻僵我,手表上的气温已降到了2度,此时我们离口岸还有40公里。

这里的风景像极了西藏,山俞高,天俞低,头俞疼,车里五个人除了杜师博都是第一次上口岸,而我是里面唯一一个去过西藏的人,但高原反映却是最历害的,头疼眼睛发胀,像要从眼眶里掉出来似的,车里的海拔表已显示已到了4800米。咬牙坚持,在太阳完全落山后我们终于到达了中国和巴基斯坦的交界口岸红其拉甫。

在离口岸还有500米的地方又有一处检查站,兵娃娃问我们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怎么这么晚,他很瘦小,也很黑,从安徽来这里已有两年了,我们拉上他径直到了界碑旁边,要是在平时车子不可能开到离界碑这么近,因为冷也因为太晚了可能怕我们出什么事吧。说实话看到界碑我却也没激动,也许路程中的种种已让我耗去了太多的情绪,留了影,看到那一面巴基斯坦的兵站,怎么是个大帐篷呀,和我们的三层小楼相比是有点寒颤,边界除了口岸外其余均用铁丝网分隔,延伸进连绵的雪山中,巍峨的雪山在初夜的寒气下越发的冷峻和不可接近。此时,手表上的海拔指针5300米。

回到塔县已到夜里1点,在唯一还开着的饭馆里吃了丰盛的夜宵,有这里的高山鱼,味道很美,夜里入睡时仍感到有点憋气,国哥说应该睡在地下室,这样海拔会低些。

第二天天气依然很好,阳光洒在塔什库尔干,让我想起了那首著名的歌,小县城较前几年变化很大,修整了道路,绿化也做的不错,只是千年不变的石头城还是依旧,日升日落无数次后,还是那个孤独的小城,在这个世界屋脊的高处驻立。

回程时,在一处山谷里洗了温泉,普通的温泉,但在这里却也是难得的宝贵,洗去灰头土脸后的我们,一路无语。

车子在离近喀什时,遇到无数的毛驴车,原来今年是周末,赶巴扎的人们满载着收获的喜悦赶着毛驴车回家了,毛驴多时曾一度造成道路的拥堵,杜师博竟用流利的维语指挥着人们相互通过,真是服了他。喀什的夜热闹非凡,熟悉的灯火和车流让我的神经又回复到了生活中,我必须面对这样的生活,才能更好的体会旅程中的自由、松散和自然。

飞机已经起飞了,看着舷窗外离去的城市灯火,真诚的祝愿杜师博和这里的人们平安,祝这里的山水自然。(杜师博这是最后一次为驴者开车了,因为很幸苦,家人都不支持他的这项副业,以后他会是一个出色的国有企业的司机,因此这里我不能登出他的联络方式,不然,相信他会是一个出色的朋友和向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