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湾——在三亚的两天半时间里,领略过的风景应数亚龙湾印象最为深刻,到达亚龙湾的时候已过正午。风不算大,但从无边的海面上吹拂过来,依然令人神清气爽。沙本来不是洁白的,在透彻的阳光下,竟然白得晶莹。白色和蓝色从来就是最好的色彩搭配,何况是那么丰富的蓝。沙滩边的岩石已经晒得滚烫,踩进沙里却是柔柔的温暖。海水始终那么冷静,凉凉地包裹着每一寸肌肤,即使偶有波涛,也是轻轻拍打,卷起一层层透明的白色浪花。海水溅进口中,那么咸,咸到足以呛人。仿佛你刚要拥美人入怀,她便当头一瓢冷水。对我们这些很少接触海的人来说,海的每一种特质都会让人惊奇。它的色泽、温度、咸味、它的流动、声息、变化。。。。临近傍晚,海风渐冷,海浪渐高,游人的兴致也被挑动起来,勇敢的迎浪而上,玩水的高声尖叫。。。
天涯海角——与其说去观景,还不如说被这个名字吸引。“天涯海角”这四个字已经远远超出了景点的含义,而是带着某种遥远和无限的可能性,类似于“天长地久”“天荒地老”。。。它可能常常出现于浪漫的爱情小说,或者情侣的海誓山盟,但它也实实在在地刻在海边的巨石上。当它真实地变成汉字出现在眼前时,我们会怀疑这里就是天之涯、海之角?现代科技让神秘的事物不再神秘,不知道是我们的幸还是不幸。如今的天涯海角游人如织,小贩、合影留念者甚多,一片热闹景观。倘若在遥远的古时,或者在无人的深夜,听海浪声拍打巨石,那种苍凉意味可能更适合这四个字。
有人这样说:旅行像是在易碎的瓷器中注满一种用液化的现实和经历的酵母酿造的炼金药。不幸的是,这个瓷器总是在归来的路上不知何故地支离破碎,炼金药都渗出去了。现实不久就蒸发了,在碎片上只剩下经历的沉淀物——记忆。若作家只留下这些碎片,他只能试着用碎片勉强拼凑。如此而已。(写这些话的人是个正在学习中文的外国人,因此有点怪怪的,但很喜欢他的意思,所以引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