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徽州享有“中国牌坊之乡”的美誉。据说当年牌坊最多时,以歙县为府的古徽州拥有牌坊上千座,现在也还有118座之多。古牌坊与古祠堂、古民居并称为“古徽三绝”,其中的许国石坊和棠樾牌坊群,均已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在封建社会里,为了表彰在“忠孝节义”等各方面“功勋显赫”的官员,为朝廷兴旺作出的“杰出贡献”,当朝政府常常批准在这些人的故里村头,修建“功德牌坊”,借以号召人们以此为榜样报效朝廷。在封建社会牌坊是崇高荣誉的象征。树牌坊是彰德行,沐皇恩,流芳百世之举,是人们一生的最高追求。
今年“五*一”,游览古徽州府——歙县。牌坊留给我印象最为深刻、视觉冲击力最为强烈的,是被誉作“中华敬老第一坊”的“双寿承恩坊”了。其位于歙县城北20公里的许村镇,因为它是为敬老祝寿而立。听导游讲解:现在全国寿坊只有两座,那座在四川绵阳是为纪念一位百岁老人建的;而这座是为纪念一对原配夫妻建的。建于明隆庆年间,当时的朱穆宗皇帝在朝野上下倡导“人瑞”(长寿),当时的许村许世积夫妇不仅乐善好施,而且已是高龄(男的101岁、女的103岁),被地方官府上报给朝廷,皇帝听了非常高兴,遂赐建立寿坊。牌坊巍然耸立,全石建造,结构为四柱、三间、五楼。牌坊额梁上,雕刻有“双寿承恩”四个大字,苍劲有韵。梁坊板上雕刻有“狮舞绣球”、“麻姑拜寿”、“松鹤延年”、“龙凤吉祥”等图案,由于昔日采用麻砂岩雕刻,其经历了四百多年的风吹雨淋,岩石风化严重。但整体仍然巍峨挺拔,主要原因在于牌坊建造主梁采用花岗岩作支撑,石柱下采用抱柱鼓石或石雕狮子加以美化加固,而梁坊两端则以雀替构件实现稳定加固。
我想:这双寿承恩坊已不只是为这对幸福长寿的老夫妻祝寿的牌坊,它更成了许村乃至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风尚的宣言书和美德的物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