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一生最初的苍老 --- 关于九寨黄龙的笔记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等待一生最初的苍老 --- 关于九寨黄龙的笔记

“只一眼便想忘掉你

忘掉!

忘不了你终生怎么平静”

旅行回来的路上,我一直问T,我们的游记里要记录些什么。关于这片童话世界,前人给予的记述和赞誉已然太多,再用文字去描述眼睛传达的感觉是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况且,同样的风景在不同人的眼中未必会相同,想象中的地方也不总是想象中的模样,留下一些空间去发挥远比铺满页面的文字更诱人。只是对自己而言,旅行结束,总会是一些不经意的细节落在记忆深处,那也许才是真正该小心收拾的。T点点头说,我知道你想写什么了。

天堂的样板间

从成都到九寨固然可以选择飞机来避免那十余个小时的汽车颠簸,可是正如很多人看重事情的过程一样,很多奇丽的风景往往在路上。一路伴随着我们大巴前进的除了沿途险峻的山势,还有那奔流不息的岷江水,水势湍急,无休无止,料想我等人类设计的船只是无法在其中通行的。当黄昏时分,水流终于有了变缓趋势的时候,我们路过了古镇松潘,一批直接去黄龙的游客下了车,我提醒自己,下一站就是九寨沟了,传说中的童话世界,我问自己,你的心情准备好就这样贸然闯入了吗?

次日清晨从日则沟原始森林沿着栈道下行,绕过几段清澈的溪流,我终于见到了传说中那片经典的蓝色,觉得极美极美,但没有特别激动,有时候喜悦真的是平静的。我知道用相机去捕捉和还原这种纯色是徒劳,所以更多的只是默默的望着,用眼睛当镜头,用心灵当底片,试图将那些画面定格在脑海中。也许上天给予九寨沟仙境般美景的同时总是要留一些缺憾,那含钙过多的水中几乎不能有生物存活,除了一种生活在这高山地带的裸体小鱼,长不过几寸,可是行动敏捷而凶狠,顽强的生存下来并且如高手般寂寞无敌。

九寨沟是以这里的九个藏族村寨得名,从前深山里的藏民们世世代代以农业和牧业为生,至于现在我想大概产业转变已经提前完成,完全可以依靠旅游业了。树正寨是这几个寨子中最大的一个,抬头望去满眼都是发达的商业设施,熟悉的讨价还价场面,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个沿海的热门旅游景点。天色黯淡,我们选择住在藏民家里,这是一个典型的藏族院落,楼下是会客厅,墙上有很多名人来这户藏家参观留下的照片,楼上是卧室,其中有两间开辟给游客临时住宿,条件很简陋,只是作为一种难得的体验,恐怕那一夜给我留下的印象要远甚于星级酒店的豪华套房。在藏民的家里我们品尝到了久仰大名的牦牛肉青稞面酥油茶青稞酒,T还认识了一位从湖南来这里打工的小姑娘,交谈甚欢。九寨沟有很多很好的措施来保护自然资源不被旅游业破坏,可是对于原来在这里生活的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那是谁都无能为力的。真希望我们的子孙辈来九寨沟的时候,不辜负他们的不仅仅是风景,还能有那被还原的藏族纯朴生活。

从沟里出来,远远见到一个风尘仆仆的身影行色匆匆离去,我们正待坐下来休息一下,发现了一个小本子,大概是那个身影不小心失落的,我抬头再去找寻那个身影已不见踪影。T大着胆子说打开看看吧。翻开小本子,只见里头清楚地记录着他的行程。

“6月11日,从兰州出发了,这是行程的起点,我不知道终点在哪里

……

6月16日,到达九寨沟”

这是一个选择漂泊的人,也许这并非他的本意,他拥有怎样的生活,他的人生坐标和我是如此不同,他背的随身小包和我那50升的大背包是那么不成比例,可是我对未知世界向往的脚步有他那么坚定吗,这些物质生活和大量准备真的是必须的吗,离开了它们我真的就不能生存了吗?我无法将这小本归还给那个年轻人,只有选择放回原处,但愿他能回来找到它并继续书写其中待续的精彩。

地球的眼泪

川主寺是松潘县境内的一个小镇,是前往九寨黄龙的必经之地,前往黄龙的前一夜,我们就下榻在这里。站在小镇的任何一角朝东望都可以见到在群山环抱中有一块高高耸立、顶端呈V字形的纪念碑,这是用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这一历史事件,当年的两大红军主力就是在川主寺附近会师并最终进军陕北的。从此再上溯一千四百年,松赞干布也是在这里激战大唐王朝并最终选择和亲带走了文成公主,中国历史关于吐蕃一部分从此选择了另一种写法。到如今英雄美人的传说都已烟消云散了吧,今天的人们只有遥望寂寞的雪山回想当年的金戈铁马了。

“有人说,高山上的湖水是地球表面的一颗眼泪。”我想,即便是在脑子里有片刻这样的画面也是很唯美的。山是绝对刚性的,棱角分明。水却是柔性的,婉转妩媚。在蓝天映照下的黄龙五彩池,宛若一位温婉的少女清澈的眼眸,让人惊鸿一瞥,尤自惊心不已。而与之相伴的则是海拔5500多米的岷山主峰雪宝鼎,亘古便孤傲的立在天之一隅,连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遇到它都选择了绕道从而形成了著名的黄河九曲中的第一曲。人们总认为先去九寨后去黄龙会觉得黄龙逊色不少,我并不以为然,特别是在晴日里,经过一番攀爬终于到了山顶,远处的雪山,蓝天,近处的森林,池水,交相辉映,那种远离尘嚣的宁静甚至会给我一种不真实感,我们平日一直勉力追求的状态在这里竟来得如此容易。

黄龙中寺,位于海拔3500多米的山脊上,始建于明朝中叶,是一座藏传佛教的寺庙。总觉得这是人与神灵交流的地方,走进黑漆漆的大殿,高高在上的是神像,隐约中盏盏酥油灯忽明忽暗,显得暧昧和恍惚。我忽然觉得这一切是那么熟悉和身不由己,仿佛在上一个生命的轮回中曾经经历过。不由握紧T的手,齐齐跪下,神啊,如果你真的在,请赐给我勇气和力量,让我坚强坚定坚决地去面对前方路上的一切坎坷,顺利抵达那此生向往的彼岸。纵然那一日繁华终归平淡,那指尖一同滑过转经筒而感受到彼此的温度,依然长留于心经年不变。

记忆成都

在北纬30度左右的中国大西南群山里,竟然躲了一个成都,这里远离着大海大洋,几千年厚重的积淀似乎没有怎么被耗散,富饶的成都平原终于造就了一个天府之国。和上海的时尚喧哗躁动压迫相比,成都更像一个上了年纪的长者,举手投足间,显得悠闲而从容。随意走在成都的街道上,赏阅着由四川美女组成的风景线,冷不防会从哪条巷子里会闪出几朵丁香几朵玫瑰别样风情冲击你的眼球。只是不知怎的总觉得自己脚步还是太快,也许只有自己真正融入这种闲适的生活才能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吧。

如果一定要用一种颜色来代表成都的话,我想那应该是红色。凭借着那麻辣鲜香对人们味蕾的刺激,以红色为主色调的川菜早已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了。在成都著名的春熙路步行街上,更是可以轻而易举的品尝到最地道的成都小吃,钟水饺,龙抄手,赖汤圆,担担面,红油兔丁,川北凉粉等等,还有大名鼎鼎的玉林串串香。当然像我等菜鸟级选手连吃几顿川菜后肚子没反应是不可能的,只是到了下一次用餐时间停在那川菜馆门口脚步依然是迈不动的,正所谓在成都吃川菜全当是胖人减肥瘦人排毒了。

离开成都那天我们去了青羊宫,路经武侯祠换车时,忽然感觉有一滴带着热度的水珠落在我的手背上,然后飞快地蒸发了。此时天空晴朗,万里无云。所以我总怀疑那是一滴泪,历经千年飞驰而来,只是不知那落下会是因为诸葛武侯狠心斩了马谡还是因为周公瑾在东风中思念小乔。刹那间,只觉年华似水,就这样老去了吗?

~~~~~~~~~~~~~~~~~~~~~~~~~~~~~~~~~~~~~~~~~~~~~~~~~~~~~~~~~~~~~~~~~~~~~~~~~

小贴士

机票:

我们是六月中旬去的,可谓淡季,上海飞成都是三折,480+50=530。网上可以查到很多上海的打折机票信息。回程是在成都买的,满街都是卖打折机票,不过到上海只能打六折。我们选择了到杭州的四折票,然后再从杭州坐火车到梅陇,并不麻烦,只是路上多花两三个小时罢了。

当地交通:

从成都到九寨沟是在新南门汽车站乘车,早上八点有一班,车况一般,不过司机驾驶技术恐怕是久经考验,放心乘坐。大概晚上六七点可以到九寨沟。

从沟口到川主寺只有早上有一班车,其它时间只能选择包车或者乘过路车(大概12点半有一班),包车价格大概在120~140之间,过路车每人20。

从川主寺去黄龙可以到客运中心乘班车,早晨六点半有一班,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可以到。

从黄龙回川主寺或松潘可以包车,价格大概也在120~140。如果黄龙出来得早,可以选择当晚住茂县或者汶川(川主寺下午两点有一班去汶川的车),这样第二天可以早点到成都。出来得晚就只能住松潘了。

从松潘回成都车较多,一般选择早上七点那一班,大概下午三四点到成都。

酒店:

成都:

河畔宾馆。在携程上订的,号称准四星,服务有些跟不上,房间很小,218元/晚,不推荐。

赛家时代酒店。就在春熙路边上(红星路东大街路口),非常方便。回来我们住的这里。酒店很新,设施不错,我住的高区视野也很好,138元/晚,绝对超值。但早餐九点就结束,所以别太恋床了。

九寨沟:

九通宾馆。网上很多人推荐的,确实不错,成都过来的车终点就在酒店门口,里面设施也不差,很干净。前台小姐服务态度挺不错,可以寄包。100元/晚。推荐。

在川主寺和松潘住的酒店都比较一般,价格在50~80,热水要比较晚才有,

除了我前面提到的成都小吃外,蜚声网上的三只耳冷锅鱼确实很棒,地点就在河畔宾馆后面的一条街,我们晚上10点才去吃,人气依然很旺。还有那不得不提的玉林串串香,就在王府井后面的一条街上,无论荤素,一律一毛钱一串,我等没见过这等阵势的两人吃了一百多串就后继乏力了,旁边一桌强人两个人吃了七百多串,我只有高山仰止的份。

在九寨和黄龙景区内游玩的时候,可以选择的餐馆很少,不过在九寨沟诺日朗中心站和黄龙游客服务中心都有自助餐供应,25元每人,还算是不错的选择。

在路途中用餐一般都保证不了质量,价格也不便宜,不过我们在松潘吃的一顿还不错,餐馆的名字叫德阳饭店,环境服务口味价格都让人基本满意,地点就在松潘客运站边上。

购物

建议不要在景区内买土特产带回来,成都都有的。如果住在春熙路附近,可以去王府井底下的超市买,灯影牛肉,牦牛肉干,还有一种龙须酥带回来我同事特别爱吃。

其它

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提高原反应这一点,主要是因为我怕提了是不是就没有人再有兴趣看我的文章了 :-) 。 确实在海拔不到4000米的地方谈高原反应实在有点小儿科。我开始也一直很忽视这一点,直到从黄龙顶下来到平地上吃饭的时候,它突如其来的击中了我,头痛从此开始折磨我直到第二天一觉醒来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过。有许多事就是这样,你可以漠视困难的存在但它并不是真的不存在,当你兴高采烈的以为不过如此的时候,它会在你最软弱的时候攻你一个措手不及。我会记住你,高原反应。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