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黄山游记与攻略
游记篇:
06年6月下旬,为了避开汹涌的人群,和黄山静静的相伴,我们一行7人选择周一晚上离开上海,集合后,我们把自己放在火车上,而心已经飞向了垂青已经的那座梦幻的山。
古语有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对黄山仰慕已久,有如滔滔江水,此次终于得以成行。
正逢黄山大门票涨价,游客不多,我们玩的很是尽兴。尽情领略了黄山之美,偶尔还能砍砍价。
3天4夜游,我们背包登山,又选择从前山上山,有严重自虐倾向。体力消耗极大,但心和黄山贴的更近了。在山上的2天,正逢有雨,山上雾气浓密,从摄影角度讲,不是很理想。但也不妨欣赏一番。
镜头一:直取天都峰
前山上山的路很险,立马桥过后更是如登天梯,石级坡度都在六十度左右,不过沿台级都有扶手,可以说是有惊无险.
黄山长期以来对莲花峰和天都峰实行保护性轮流封山,以恢复植被。今年天都峰开放,令驴友们兴奋不已。黄山有句名谚说:“不上天都峰,白跑一场空。”好不容易来一趟,当然要上一上。天都峰高虽不及莲花峰,却是黄山第一险峰。山路陡峭险峻,许多地方差不多是垂直而上的,石径穿壁而过,人在槽中行走,险而不危。一路上,我们背包负重登山,迎来了许多赞许的目光,心中不免小小骄傲一番。拾级而上了2小时左右,我们听到了一片欢呼雀跃声从山顶传来。赶紧加快了步伐,V,我们终于登顶了。胜利的笑容洋溢开了,全然忘了登山的劳累与脸颊的汗水。立于峰顶前望,朦胧一片白茫茫的雾气,只隐约可见连绵的群山。但心知千山万壑,尽在脚底,确有“海到尽处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迈感。
天都峰顶下来,就是鲫鱼背了。黄山以鲫鱼背一段最为奇险。鲫鱼背海拔1770米,长约10余米,宽仅0.6米,两边悬崖深不见底,探头一望令人心悸。今两边安有铁链,是有惊无险。我们只得小心翼翼地,牢牢扶着铁链走过此段,至今仍心有余悸。
镜头二:露营玉屏楼
下了天都,天色尚早,天空却不作美,下起雨来。等了许久,也不见停,我们索性露营在玉屏楼了。午夜的黄山,分外静谧,山风轻拂,竟无寒意。近处的天都峰,仰头望见,分外的亲切。相隔几步远的迎客松和送客松,此时傲然挺立,守护着我们。稍远处既是莲花峰了,今晚睡个好觉,明天一定征服你。拿下了天都峰,莲花峰自然不在话下。1小时左右,我们便轻松登顶。见到了传说中的“绝顶”的石刻。下山的路就显得更为轻松了。
镜头三:西海大峡谷
征服了天都峰和莲花峰的我们,丝毫不满足。西海大峡谷是黄山中的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由于它的神奇、恐怖、有人称其为“魔鬼世界”。它集黄山雄伟俏丽于一体,变化莫测。于是我们决定徒步穿越西海大峡谷,虽然雾气太重,也没有晚霞相辉映。刚进峡谷,就有一条分岔路摆在我们面前。不假思索的我们选择了往前走。大峡谷的奇险和神秘的面纱在我们面前慢慢揭开。跨过锈迹褴跚的一扇铁门,攀过残缺腐烂的木梯,沿着恐怖的石路而下。要丢开拐杖,俯身攀着一侧长有绿衣的石壁,一步步向下挪。脚下大大小小的石块倒也铺成了一条山路,只是这石路越来越陡,越来越险,远远的听到嬉笑声,却望不到游客。我们顿悟,误入歧途了。只得再艰苦跋涉,原路返回到岔路口。经过刚才的跋涉,正路走起来实在太顺当了。峡谷由飞来石、丹霞峰、九龙峰等奇峰怪石所围成。我们行走在蜿蜒的小道时,对这些远近的峰也辨不清。只见谷内壁峭如劈,奇石嶙峋,山洞幽邃,石林密集,溪水清澈,植物繁茂。谷中有一渡仙桥,相传为古代神仙为救药农而点化此桥,此地无桥时原无路。我们一路探到谷底,欲把峡谷之瑰丽仙境探个究竟,却只见清澈见底的小溪,此溪应即是白云溪吧。山中之人告诉我,谷之美丽,意在行中。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不识峡谷真面目,只缘身在此谷中。
镜头四:屯溪老街
黄山市区的屯溪老街,有"活动的清明上河图"之誉。我们一行定完回程的火车票,前往游览。夏日午后的老街,游客稀少,只有许多的彩旗在烈日下飘扬,从镜头看去很是碍眼。在老街逛了近4个小时,一方面是为了消磨时光,一方面也在小摊贩前磨蹭,有些小的东西还是不错的,老街店面很多,总的分来有两大类,一类是文墨笔砚,另一类是黄山特产,茶叶,石耳,竹笋之类,烈日甚是烤人,搞的我不停的喝水,不停的买冰棍,好不容易落日西斜,红灯高掌,抓紧时间拍几张黄昏的景色,然后,闻香识美味,一行来到老街街口的那座美味第一楼,菜味道不错,精致,干净,分量可以,而且不贵,在劳累以后,就是需要这样大吃一顿,犒劳犒劳自己一下。
一行几人,沿着街道,步行回到寄包的饭店,打点行装,踏上了归程的列车,
而,心在哪里呢?。。。 。。。
作者:小袁,a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