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江南,廊桥寻梦-第六天(5.4林坑)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第六天(5.4)——林坑

关键词:依依墟里烟

一整夜都睡在隆隆的水声中,分不清是门前的溪流还是窗外的山泉。因为摄影家Tony要拍摄山村晨景,我们也想跟着凑热闹,所以除了sky坚定不移地躺在床上以外,其他人不得不极不情愿地在凌晨4点半被一个个从被窝中提溜出来。

天刚蒙蒙亮,整个小村庄依然沉浸在睡梦中。Tony精神抖擞地在前面带路,我们迷迷糊糊慢吞吞地在后边跟着。清晨的空气一点儿也不凉爽,反而湿漉漉的有些发闷。山路边的草丛灌木上满是露水,在不经意的碰触间簌簌落下。山不高,转过几个弯就到了山顶。山顶是一大片开垦过的平坦农田,但是什么都没有种,只零星长着些杂草和野花。摄影家在崖边支好三脚架,开始耐心等待日出的来临。我们百无聊赖,无所事事,只好站一会儿,蹲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再四处溜达一会儿。雾气不算浓重,却迟迟不肯散去,四周山谷全都披着一层薄薄的淡蓝色轻纱,远处村庄错落有致的屋顶在山坳中若隐若现。等啊等啊,都6点半了,看来今天与太阳公公是无缘相见了。我们各自胡乱拍了几张照片,便一个接一个地下山,留下Tony依然执著地苦苦守候。

来到山脚,已经有三三两两的游客散落在各处游荡。没空理会他们,我匆匆跑回旅店抓紧时间补了一个回笼觉,嘿嘿,真美呀!一觉醒来,sky发短信说他们已经在旁边的一家旅店吃过早饭。我马上赶过去,居然还给我留了几个炸糕,可惜已经变得硬邦邦的难以下咽,只得喝一碗粥了事。

雨又淅淅沥沥地下起来,旅店廊下有一排竹躺椅和跷脚凳。我们向老板要茶叶,老板却拎来两个暖瓶,装满了用金银花根自制的凉茶。倒上一杯轻啜一口,淡淡的回甜中夹杂着一丝微苦,据说颇有清凉去火的功效。我们又要来一盆盐水煮花生,然后懒洋洋地躺上竹椅,脱下鞋,跷起脚,漫不经心地一粒粒剥开花生,放进嘴里,再喝一口凉茶,一边看着檐外雨潺潺,一边不着边际地闲聊。屋外厕所旁的猪圈里,两只小肥猪不停地哼哼唧唧;对面墙角砖砌的狭小水槽中,一群活蹦乱跳的鱼儿挤在一起;墙边一棵不高的柚子树,油光发亮的叶片间,点缀着细小的白色花朵,隐约传来阵阵清香。老板说,如果我们国庆节来,就能亲手从树上摘一个柚子来吃了。这时候,多希望怀里抱着一只蜷作一团,轻轻打着呼噜的小猫咪,那样才称得上是完美的悠闲人生啊。可是很奇怪,从泰顺一路走来,每每只见狗儿四处出没,却连一只猫都没有看见。向姐跑去问老板家里有没有猫,正在为我们的午餐备菜的老板娘立刻警惕起来:你们要猫干什么?呵呵,难道怕我们用猫肉下酒不成?!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刚吃过午饭,最后一趟出村的车就来了。因为怕赶不上明天从杭州回北京的飞机,sky和向姐决定今晚去岩头住。拥抱着告别,挥手目送中巴车远去,心中竟怅然若失。

转过身,忽然发现我们旅店前面,停车场边,路过N次却没有留意的一栋两层小楼原来是“赵群力纪念馆”。2001年9月2日,凤凰卫视原中文台副台长、著名航拍摄影家赵群力执行《寻找远去的家园》的航拍任务时,在林坑附近不幸撞上高压线以身殉职。失事的飞机残骸吊在纪念馆正中的屋顶上,四周挂着一串串凭吊者折叠的五颜六色的纸鹤。纪念馆陈列着他的遗物,手稿,生平事迹还有他拍摄过的照片。一件件一张张细细看来,原本陌生的形象在我心中渐渐清晰,这是一个执著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的男人,为了理想不畏艰难困苦,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其实,有坚定不移的理想与信念支撑,并激发出源源不绝的追求目标的精神动力,这样的人生,才是充实而有意义的。我突然羡慕起他来,一辈子能找到一件可以为之献身的事物,是多么难得的幸福啊!

“我们面对着两个历史,一个是时间的历史,一个是心灵的历史。那些在时间上已经延续了千百年的人类文明遗迹,也许在心灵上与我们近在咫尺……”读着《寻找远去的家园》里的这一段序言,心中仿佛有一根弦被微微触动,一瞬间我好像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我和我的朋友们都喜欢旅行,因为我们都在寻找,寻找从人类诞生起就遗传在我们血液中的对自然的向往,寻找共通的历史文化一代又一代积淀在灵魂里的人文烙印,为我们在衣食无忧的都市生活中依然漂泊不定的心寻找暂时的安宁与平静。或许有一天,我们能够找到永恒与最终的归宿。

离开纪念馆,心里还是沉甸甸的。短信小新和小衫,她们赶上了加班车,正在路上。反正有两个男人眼巴巴地期待着她们到来,我就不用在这里傻等了,于是一个人再次钻进幽谷溪涧,享受孤独,整理心情。

从谷中出来,一眼看见有两个美女在石桥上对我绽放出如花的笑靥,于是冲过去拥抱着欢迎,羡煞那两个有贼心没贼胆的男人!尽管已经4点多钟,可是摄影家仍旧对今天没有见到太阳一事耿耿于怀,心有不甘地坚持在桥上等待,不惜放弃带领美女们上山参观的任务,所以老不就乐滋滋地包揽了这个美差。

下得山来,已是炊烟四起的时分,Tony正在他们昨天喝酒看mm的岔路口支架等待,就像守株待兔的猎人在期盼丰盛的收获。明明四面屋顶上都或袅袅或滚滚地冒出了浓淡各异的青烟,可是人家偏偏固执地死死盯住一间不冒烟的屋顶,苦苦守候,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无聊地坐在一旁等了一阵,我和小衫实在看不下去了,干脆跑过去,拐进阴暗的灶间,请烧火的老奶奶多添一把柴。因为互相都听不太懂对方的语言,连说带比划了半天,老奶奶才终于明白了我们的意图,立刻抓出一大捧柴草塞进灶眼,然后回过头来问我们够不够,如果不够她再添。小衫跑到门口,向上喊话,回答说已经拍好了,于是我放下两块钱作为补偿。谁知老奶奶追过来把钱塞回给我,死活不要,我们只得用连声的谢谢来表达对这位善良老人的感激。

完成了任务,心满意足的两个男人不由酒兴大发,Tony买来啤酒,老不买来炸花生米,我们就坐在路边的土墩上,伴着炊烟的味道喝酒聊天。旁边小卖店门前屋檐下,几个邻居聚在桌边闲聊,屋里播放着动画片的电视吸引来了一群孩子,有的端着饭碗,站在门外目不转睛地观看,有的却闲不住,互相嬉笑打闹。几只黄母鸡悠闲地在我们周围溜达来溜达去,刨刨土,扒扒草叶,不是腿上绑着绿色塑料绳,就是翅膀上系着红布条,估计是各家各户为了区分自家的鸡想出来的招数。对面房子二楼的平台上,摆放着一张竹躺椅,一个年轻的母亲靠在上面,怀里抱着她的胖娃娃,自己一面吃饭,一面逗弄着孩子。摄影家看见此情此景,又忍不住掏出了相机。突然不知从哪儿跑出来两只小狗,追逐撕咬,满地乱滚,一个小男孩从柴堆里抽出根木棍儿,边呵斥边驱赶,两只小狗呜呜叫着又跑开了。淘气的小男孩还不尽兴,转身去追他的姐姐。小女孩咯咯笑着跑到我们跟前,停下来,好奇地看着Tony手中的相机,却又腼腆地不敢靠近。小男孩追过来,也停住,乌溜溜的两只眼睛盯着我们,一点儿也不怕生。Tony索性拿着相机让他们看,其他人也不停逗他俩说话。看着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笑脸,微笑都不禁从每个人的心底浮上脸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