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游记之一:打猪草的女孩
已经很久没见过打猪草的人了,甚至都不会想起打猪草这样的事。
2005年夏我在四川泸沽湖游玩时,看到了两个打猪草的农家女孩。在美丽的草海边,她俩背着装满青草的竹筐,边走边说,丝毫没有注意到有个外乡人已被眼前的美景和她俩的一举一动所吸引。
就在我按动快门的一瞬间,她俩好象意识到了,快速地跑了起来。但她们的身影还是留在了我的相机里,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
记得我小的时候,每当放暑假我就跟奶奶到农村的姑姑家。我很喜欢姑姑家,虽然家里不富裕,但独门独户的农家大院让我留恋忘返。大黄狗趴在门口非常尽职地守护着家,院子东边巨大的梧桐树伸展着婆娑的枝叶,留给我们一大片阴凉地,小鸟还在上面安了家,表弟把它们叫长尾(YI)巴狼,后来我才知道其实那就是喜鹊。
对我来讲,当时最有趣的是跟着表姐、表弟去打猪草。虽然我干不了什么活,但能漫山遍野地跑,到处寻找酸枣、野花,甚至还找到过鸟窝呢。直到筐里的猪草都装不下了,我们才恋恋不舍地回家。这就是我小时候打猪草的经历,至今想起来,仍然充满乐趣,眼前的两个女孩好象就是当年的自己。
现在在中国的大部分地方,孩子们已经不用去打猪草了,猪儿们也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进了养猪厂。但是在很多贫困山区,生活就象凝固了,时代的进步似乎与他们无关,而我游览的泸沽湖就是这样,至今保留着传统的母系社会形态,生活方式是在以女性为轴心的母系大家庭为主。
受这两个女孩的影响,我的镜头转向了当地人的生活。低矮的木楞屋、泥巴墙,透着浓郁的乡村气息;小巧玲珑的家养猪,到处闲逛着找吃的,泸沽人家的猪竟然是放养的!这让我感到非常有趣。于是我跟着它们,狂拍不止:从游人脚下,到街头漫步,再回家门口吃草,我追逐着它们,记录下它们的憨态,它们成了我拍照的主题……
时间到了,我一步一回头地上了旅游车。
随着我们的离去,村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这里的村民们已经习惯这种生活方式了,以自己的不变来迎接外界好奇的人们,展示自己原始的生活方式,原始的一切。
我默默的在心里祝福着:属于你们的谁也带不走,你就是你,保持住。这就是你的魅力所在。
2005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