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大手笔打造中国最佳宜居城市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核心提示】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全面实施“三大要务”、落实“五个加快推进”的总体目标,其中,“加快推进百万人口大城市建设”是“五个加快推进”的重要内容之一。

“城市是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抓城市建设是为大多数群众服务,因此,要理直气壮抓城市建设!”去年11月14日,市委书记谭力主持召开市委五届第34次常委会强调:“2007年绵阳城市建设的重点将放在三江两岸‘绵阳会客厅’建设和园艺新区建设上来,通过几年的努力,建成又一个令绵阳人民值得骄傲的城市新景观出来。”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建设“三个提升”的要求,今年以来我市突出城市滨水地区三江两岸特色打造和园艺新城区拓展两个重点,全面展开新一轮城市建设,加快推进百万人口大城市建设,努力促进绵阳城市上档升级。

高起点规划 打造宜居名城

置身绵阳城市的大街小巷,会真切地感受到这里的美,除了山水交融形成的得天独厚的生态美景外,鳞次栉比的高楼、错落有致的广场以及日益快捷通畅的交通网络形成的城市建设之美更是可圈可点。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为绵阳这座城市赢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城市”等多项殊荣。

“当前绵阳科技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要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城市发展的质量。”去年12月18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在绵阳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第八次会议上指出:“绵阳的城市建设应坚持城市内涵增长和质量提升并重,本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适度超前、质量优先。”

近年来,随着绵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状城市规模已经接近《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7版和2001版的规模,有部分区域已经突破这个规划,特别是园艺新城、经开区、石桥铺等片区的现状及发展需求与上述两版城市总体规划已不适应,适时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已迫在眉睫。

“一座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关键取决于这个城市的现代化程度、文化品位和环境水平!”面对新一轮的城市竞争,市委书记谭力明确指出:“只有高起点、大手笔地开展城市总规修编工作,才能为城市实现‘三个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年初,我市全面启动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并开展了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和专业规划的编制工作,对城市重要区域、重要节点、重点地段、重点组团实行国际规划设计招标。为确保城市规划编制高起点、大手笔,我市先后成功举办了“中国宜居城市建设暨绵阳科技城城市规划研讨会”和“绵阳城市规划国际咨询会”,并邀请周干峙、邹德慈、Peter Hall(皮特·霍)、Bill Hillier(比尔·希尔)等国内外顶级规划大师作为绵阳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咨询专家,参与绵阳新一轮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市委书记谭力、市长唐利民还带队学习考察上海、长春等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先进经验,积极借鉴国内其他城市的成功设计理念。

目前,《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已编制完成,并获得四川省政府批准。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的《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正在抓紧进行。按照《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绵阳的城市布局确定为:“一心、两区、多组团”。

城市规划设计的高起点、大手笔,注定了绵阳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大气魄。

建设“会客厅” 打造城市新亮点

集绵阳城市靓丽风景于一身的三江两岸,是“绵阳会客厅”建设的核心区域,也是今年我市城市建设的“重头戏”。

建设“绵阳会客厅”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时间周期长,建设任务重,质量要求高。为有序推进“绵阳会客厅”建设,我市成立了建设“绵阳会客厅”工作领导小组和“绵阳会客厅”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绵阳会客厅”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指挥部下设综合组、规划设计组、建设用地组、拆迁安置组、财务管理组、投融资组、建设工程管理组、纪检监察审计组等8个工作组。

为加快推进百万人口大城市建设,精心打造“绵阳会客厅”,市建设“绵阳会客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今年2月起草制定了《建设“绵阳会客厅”工作方案》。该《方案》明确了“绵阳会客厅”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组织领导、保障措施和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建设“绵阳会客厅”,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创新、开放、和谐”的主题,以把绵阳建设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模范城市为目标,着力提升城市现代化程度、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水平,努力推动绵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建设目标】充分体现“山、水、林、文、城”五位一体的城市内涵;充分展示山水环抱、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优美的城市特色;充分活跃三江两岸商贸;充分营造舒适优美的生活休闲空间。通过道路、桥梁、绿化、重要节点(青年广场、南山公园、桃花岛等)、公用基础设施的高水平规划建设,切实把“绵阳会客厅”建设成为着眼现代、面向未来,集“会展、旅游、商贸、居住”于一体的绵阳城市中最核心、最漂亮、最繁荣的聚集地。

【工作任务】要通过2年时间的努力,全面完成“绵阳会客厅”基础设施建设任务。2007年,要启动青年广场改造工程建设及“绵阳会客厅”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形成基本骨架。

【保障措施】一是对工程建设中重大的规划设计方案、财务支出、工程招投标、融投资事项,以及拆迁安置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等,加强统筹协调;二是强化决策程序,建立健全决策制度,程序公开透明,体现民主集中;三是充实工作力量,抽调精兵强将开展工作;四是严明工作纪律,把“绵阳会客厅”建成廉政工程;五是加强督查考核,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

“绵阳会客厅”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绵阳会客厅”建成后,不仅将成为绵阳一个重大的经济增长点和聚集人气、商气、财气的重要发展平台,而且在拉动GDP、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岗位等方面也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绵阳会客厅”建设规划、设计方案编制过程中,我市多次召开专题会,及时研究“绵阳会客厅”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并就重要节点、关键环节进行反复论证、集体决策。市委书记谭力、市长唐利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步润、市政协主席张世虎、市委副书记薛康等市领导还多次实地踏勘,对“绵阳会客厅”建设中的三江沿岸设计、建筑布局、城市色彩、重要节点景点设计、绿化系统建设等具体环节进行认真把关、精心指导。

“绵阳会客厅”的建设引起各界高度关注。今年1月22日,我市举办了“绵阳会客厅”重要节点方案国际招标发布会,吸引了一大批知名设计公司参与竞标,其中不乏美国易道设计公司、英国阿特金斯设计公司、澳大利亚五合国际设计公司、德国鲁格设计公司等数十家国际知名设计巨头。今年5月21日,我市举办了中国科技城——绵阳城市推介会,国内外183家知名企业派代表参会,与会代表对“绵阳会客厅”建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和谐建设“绵阳会客厅”,拆迁安置工作是关键。4月26日,市委五届第50次常委会强调,“绵阳会客厅”建设既不能与民争利,也不能为满足极少数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的利益,一定要把搬迁的老百姓妥善安置好。5月29日,市委书记谭力深入涪城、游仙两区“绵阳会客厅”拆迁户家中详细听取拆迁户对拆迁、安置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他强调,建设“绵阳会客厅”是关系绵阳经济发展和造福子孙后代的一件大事,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规定,维护好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切实做好拆迁、安置工作。要通过此次搬迁达到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和谐建设“绵阳会客厅”,此举得到了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6月4日至8日,省委第三专题调研指导组组长、省委常委王少雄在绵调研后对市委、市政府打造“绵阳会客厅”的举措给予充分肯定,认为“绵阳会客厅”建设对于提升绵阳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活跃城市经济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加快基础建设 完善城市功能

根据《绵阳市2007年城市建设工作要点》,今年我市将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凸显城市特色,不断增强绵阳科技城的凝聚力、影响力、开放度和美誉度。

6月19日,全市建设工作会议强调,今年我市城市建设工作将以“绵阳会客厅”打造为重点,展开新一轮城市建设,努力促进绵阳城市上档升级。根据建设计划,今年要完成“绵阳会客厅”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即:全面启动除桥梁工程外的市政基础设施及重要节点建设,重点要完成青年广场、南山公园、桃花岛、韩家脊、白云洞等重要节点改造工程,完成绵三路、绵盐路、经开涪滨路示范段道路及景观改造工程,实现“绵阳会客厅”规划区域内环线(除桥梁工程外)竣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形成基本骨架。

今年我市将以水环境塑造为核心,整体包装开发经开区、小枧片区,逐步拓展园艺新城区,提高规划区内的整体城市化水平。同时,将启动“城中村”改造工作,做好试点示范;大力实施一批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其中包括沈家坝六号路工程、中物院至汉龙桥连接线道路、西山南路维修、南塔路、沈家坝北街至涪翁路通道、圣水南街、高水街、顺河前街改造、改建及新建城市公厕10座等工程,切实解决市民行路难、进厕难问题;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周边农民搬迁及周边其余农户饮用水问题;做好搬迁农民居民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建全国节水型城市,为我市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创造条件;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新绵阳。

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对于塑造良好城市形象至关重要。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创新城市管理理念,推进城市管理“五个转变”(即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由经验型向制度型转变、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由被动适应型向主动前瞻型转变、由严管重罚型向教育疏导型转变);通过城管制度、体制、机制、方法创新,调动市、区、街道、社区多级积极性,健全完善城管联合执法体系,多方参与、协作联动,着眼市容市貌细节,注重亮化美化质量,保持绵阳城市良好的环境卫生秩序;实施城管数字化建设,推进城管智能化、网络化管理,努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使绵阳城管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努力完善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应急系统,提升城市软实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