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有知情人向记者报料,开封市宗公祠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竟“请进”了3尊佛像,祠堂内东厢房对面正在新建一条走廊。工程完工后,这里将成为开封市佛教协会的办公场所和武僧培训基地(僧伽培训班)。
当天上午,记者在开封市西门大街的宗公祠外看到,祠堂大门两侧已挂上开封市佛教协会和武僧培训基地的牌子,距离大门几米处就是开封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宗公祠是为纪念宋代抗金名臣宗泽而建,宗公祠现存的卷棚大殿及东厢房为清代重修,具有较高的文物和旅游开发价值。
据知情人介绍,宗公祠的使用单位一直是龙亭区文教局,其曾经在这儿办过小学。经文物部门调查发现,早在2005年底,龙亭区文教局就以引资办学为名,将这里租给了大相国寺,租期25年,租金200万元。
开封市文物局认为,宗公祠是历史上的纪念性建筑,而佛学、武僧培训属于宗教事务,二者风马牛不相及,这样做有违于历史真实,在这里大兴土木更是对宗公祠历史内涵及祠堂风貌的破坏。而且,擅自改变文物单位使用用途未经文物部门批准,遂责令其立即停工,并向省文物局做了汇报。
2006年8月,开封市政府还专门在龙亭区召开现场会,要求龙亭区文教局解除租赁协议,宗公祠仍作为纪念祠堂向社会开放。时至今日,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昨天下午,开封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大相国寺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开封市佛教协会目前是借用大相国寺的房子,今后,宗公祠将成为市佛教协会办公地和武僧培训基地,此事已经开封市宗教局批准。
昨天下午,开封市龙亭区文教局局长辛瑞霞承认确有此协议,大相国寺已经支付了150万元。对于大相国寺改变祠堂内原有建筑格局及风貌一事,辛瑞霞表示,大相国寺这样做明显违约,局里多次要求对方解除合同,“如果大相国寺方面愿意解除协议,150万元租金可以马上退给他们”。
开封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宗公祠的归属问题,最好是交给市文物部门管理,并在这里长年举办宗泽事迹展览,作为一个文物旅游景点对外进行开放,为开封古城再添一处新的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