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在蓝天白云下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二)

在昨晚登机,一觉醒来已是翌日早上,仅一夜之隔,我们在中国飞到了澳大利亚,由北半球飞到了南半球,从寒冷的冬天径直走进了炎热的夏天。

当地时间早上10:40,我们抵达澳大利亚最南部的城市——墨尔本。飞行时间为10小时10分。

墨尔本(MELBOURNE)

市区占地800多平方公里,人口320万,是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城市,也是维多利亚州的首府,澳大利亚的发祥地。

墨尔本宁静优雅,拥有令人目不暇接的公园、草地、清凉花园、林荫大道、咖啡室、书店等,是一座美丽整洁的花园城市,曾多次被评为全球最佳的大城市之一。

在墨尔本,我们首先来到全澳大利亚最大的教堂——圣巴特瑞克主教堂。

圣巴特瑞克主教堂(St. Patricks Cathedral)

是曾经流行的哥德式建筑。它于1850年奠基,到1897年的献堂典礼,历时47年,总共花费25万英磅。教堂总面积3251平方米,坐位客量1800-2000人。

教堂正门两边的塔顶上各有一个巨大的十字架,它高高指向天空,像是叫我们想望永远和天堂。哥德式的拱门上有一个铜格子窗栏,窗栏上有精美的图案,其中那两把交叉的钥匙和教宗的三重冠徽标,表示本主教堂享有小圣殿的地位。正门大窗上的玻璃绘有耶稣升天的图画,在日光下显得既神圣又绚丽。据说此教堂的彩色玻璃大部分都是由英国伯明罕名厂制作的。

踏入门口,前面是主礼部,迎接我们的是分左右屹立的12个青石柱子,让我想起耶稣的12位门徒。柱子上钉有铜牌是用来纪念早期捐款的施主。屋顶横梁的两端装饰着32位美丽的天使,好像在天空守着人们,给人一种安宁的感觉。

教堂里最吸引我注目的是那座由5000个风琴管、2000个西班牙小喇叭、76个控制音量开关扭和4个键盘组成的巨型管风琴。试想一下,这座管风琴奏乐的时候,那种效果是何等的震撼。

在肃穆的教堂里,我情不自禁地做了一回虔诚的教徒。

我们沿着林荫小路,来到位于菲茨罗伊花园的“库克石屋”。

库克石屋(Cooks Cottage)

是最早发现澳洲大陆的,被澳大利亚人称之为“国父”的,英国卓著的航海家——詹姆斯••••••库克船长的故居。它始建于1755年的英国大艾顿。为了让更多的人纪念库克船长,1934年,维多利亚州建立一百周年纪念之际,由格里姆•韦德爵士出资把石屋拆卸,并从英国的大艾顿运至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然后依照原样重新建造,作为赠送给墨尔本市民的礼物。

现在我们所见到的石屋,不仅一石一瓦、一钉一木都是原物,就连石墙外的常青藤,据说也是陪伴库克船长度过童年的那棵。

这座不远万水千山搬来的古迹,吸引了无数世界各地的游客驻足。

下午,我们前往著名的菲利普岛观光。途中,导游带我们参观了一间私人动物园。

这间动物园和我国国内通常见到的大不一样,它的周围没有栅栏与围墙,没有引人注目的大门口,没有刻意修整的环境,没有特别的装饰,一切如同在大自然中,动物是半开放式饲养的,有着自然的生态环境,人与动物可以更自由地沟通,更舒服地融入那充满绿色的自然空间中去。

我想,在澳大利亚生活,人是自由的,就连动物也是自由的。

动物园里栖息着许多澳大利亚珍稀动物:袋鼠、鸸鹋、树熊、鸭嘴兽、食火鸡等等。其中袋鼠和鸸鹋是原始的史前动物,在澳洲能栖息繁衍至今,全赖当地政府尊重自然生态发展规律,重视环境保护的结果。

有见过澳大利亚国徽的都应该记得,国徽上有两面只动物,左边是袋鼠,右边是鸸鹋。为什么会选择这两种动物呢?导游解释:澳大利亚是个年轻的国度,要不停地向前发展,于是在本国的珍稀动物中选择了从不后退的袋鼠和鸸鹋作为前进中的澳大利亚的象征。

袋鼠,众所周知,是因雌性的腹部有皮质的育儿袋而得此名。

欧洲人称袋鼠为“坎古诺”(Kangaroo)。这个特别名称的由来,还有一个搞笑的故事。

相传当年在白人殖民者刚刚到达澳洲时,看到很多袋鼠,但在这之前从来没见过,不知是什么动物,于是就打着手势问当地土著:“那是什么?”土著听不懂白人的话便用本土话回答:“不知道(Kangaroo)。”因为这句话的谐音,白人便以此作为袋鼠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袋鼠的种类有50种以上,我们经常见到的是灰袋鼠,还有身长超过1米的红袋鼠,栖息在树上的小型树袋鼠等等。

鸸鹋,是一种不会飞的鸟,在现在的鸟类中,体积之大仅次于非洲的鸵鸟。鸸鹋在澳大利亚全境都有,它的腿长而有力,能以时速40公里以上的速度在原野上奔驰,在澳大利亚被称为“最佳长跑运动员”。鸸鹋浑身披着灰黑色的羽毛,昂首阔步,气度不凡,活像一位高贵的妇人。

菲利普岛(Phillip Is Land)

位于墨尔本东南180公里的海上,透过路和桥与墨尔本相连。为一个天然动物保护区,也是一个海滨旅游胜地,那儿有澳大利亚最大的海豹聚居地,有全维多利亚洲最好的冲浪海滩。

在菲利普岛,游客可以观赏雄伟壮观的海上日落,眺望无边无际的大海,慢步沙滩感受清凉的海风……十分写意无限。而菲利普岛最吸引游客前往的地方,就是位于维特拿的企鹅保护区(Pengnin Reserve),而最有名的是那些可爱逗趣的小企鹅。

小企鹅原名仙女企鹅(Faiey Pengnin),属于全世界体型最小,唯一在澳大利亚出生的品种。

我们来到企鹅保护区,因为时间尚早,所以先到企鹅博物馆参观,了解小企鹅的生活习惯及特性。

仙女企鹅与海鸥一般大小,身高约30厘米,它们白天出海觅食,黄昏结伴而归。

由于仙女企鹅的耳朵受到干扰就会惊惶失措,眼睛受到强光刺激就会发痛流泪,所以,在保护区内是严禁喧哗及使用闪光灯的。

黄昏时分,游客纷纷来到岸边,静静地一排排坐好,耐心地等待最精彩的节目——观看仙女企鹅登陆回窝。

夜幕降临,周围一片寂静,只听见哗啦啦的海浪声。尽管冰凉的海风吹得我们微微发抖,但依然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方。慢慢地,我们借着柔和的月光,远远地看见一群企鹅东张西望地游向岸边,继而左摇右摆地走向沙滩,样子十分趣致,令人既兴奋又怜爱。最有趣的是有个别先上岸的企鹅,如果发现还有在海里未上岸的同伴,就会返回海里嬉闹等待,慢慢地集合了一大群,才浩浩荡荡地集体登陆,后面的接踵而来,一队接一队摇头晃脑地向着窝穴走去。

我们沿着企鹅栖息地周围专门架设的木板路,默默地跟随一群纷纷回家的企鹅,偶尔看见嗷嗷待哺的企鹅仔正在洞口焦急地等待着父母。

我十分感慨:在游人如鲫的旅游区,野生动物竟然可以拥有自己独立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不受干扰。由此可见,澳大利亚对环境保护所做出的贡献真是功不可抹。

同时我又叹服:自然界真伟大!小企鹅真具有超人的智慧,在茫茫大海中居然能准确无误地找到归家的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