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年前,一条跨越亚欧大陆、连接东西方的“黄金走廊”开通了,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然而,这条兴盛于汉唐的“丝绸之路”,最初兴起于哪个朝代?在继今年4月份我省洛阳被确认为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后,一些殷商专家通过对安阳殷墟出土的大量文物进行考证,提出了“丝绸之路”始于3300年前殷商时期的观点,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6月21日至22日,国家旅游局《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课题组一行10人,在课题组组长、全国知名旅游规划专家李佐教授、文化旅游专家乔然教授率领下,前来安阳殷墟实地考察并调研论证。在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妇好墓中挖掘出的755件玉器中,有300多件都是新疆和田玉,证明了在殷商时期新疆与安阳已有了贸易往来。从殷墟考古现场发现的马骨、中东人特征的头盖骨、含有蚕茧等字样的甲骨文等,都证明了早在3300年前,就有一条横贯中国的“玉石之路”的存在。让课题组大感兴趣的是,这条“玉石之路”很有可能就是丝绸之路的前身和准备。
□相关链接
从2007年4月启动的《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是国家旅游局“十一五”12个优先规划之一,是启动我国中西部历史文化旅游、打造我国新的具有国际水准的文化旅游产品的重要工作。规划的范围包括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规划期限从2008年至2020年。将从丝绸之路旅游区旅游资源概况、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8大方面重点规划。规划明确提出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突破行政管理障碍,创新旅游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构建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区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明确提出要实施国际化市场营销,将丝绸之路旅游产品打入发达国家的主流社会,成为中国国际文化旅游的龙头和王牌;要突出整体化打造与差异化开发的理念,打造一个统一的、整体的、面向国内外市场的丝绸之路国际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