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之行1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一个人的独旅,

很喜欢这种感觉!

且听我细细道来。。。。。。

25日,大太阳

一大早起来做功略,赶到教室已是迟到,居然没老师上课大家自习,实在是有先见之明!忙去教研组打印资料,一切搞定之后赶回宾馆收拾行装上路。本着节约的宗旨坐公交去杭州北站准备坐0950往宣城的车,结果一步之差只能买1305的班车(¥55),到宣城往泾县(¥10)又看到1350杭州往泾县的班车已跑到我们前面,那个后悔啊!又亏了5块大元!到泾县已是6点了,已没有去桃花潭的班车了。无奈住一家庭旅社(¥20)。收拾完行担就出去逛逛县城,没什么感觉!填一下肚子(¥14)回旅社睡大觉了!

26日 桃花潭

一早起来辞别旅社的大妈,咬个葱油饼就搭上了去桃花潭的班车(¥8),一路的闭眼连拍,硬把1G的卡给耗光,很快一个小时后桃花潭到了,一入眼的就是清朝建筑——文昌阁。

在司机的介绍下住到俊杰大酒店,标准间有空调卫生间开价¥50,说声便宜点吧老板就自动降到¥40,行了!要求不高,把东西扔下拿起相机就走!好天气!没太阳!在小巷石子路上瞎逛,一阵狂拍啊!

忽闻潭边锣鼓声,急奔之!

李白乘舟将欲去,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不觉间已来至“踏歌古岸”,先转贴下介绍,图片等回去送上。

踏歌岸阁位于泾县桃花潭东岸东国古渡的渡口,即汪伦送李白处。阁因李白《赠汪伦》诗中“忽闻岸上踏歌声”之句而得名。

踏歌岸阁为一古时渡口建筑。它的位置正好选择在出阁将上船过渡,入阁即进南阳古镇的正街,进出南阳镇都十分方便的位置。同时,出阁正好面对桃花潭,潭水清冷镜洁,黛蓄涟漪,奇石“象鼻子”伸进潭中,望去诚如大象吸水,潭岸即是仙墩,上筑有“怀仙阁”,在踏歌岸阁的门洞中望去宛若一框十分秀丽的山水画;入阁,级级踏步在顶端露出了前面转弯的街道,街道弯曲的卵石路面,望之引人登高,待拾级完稍前几步,笔直平坦。繁华的南阳镇映入眼帘,一敞一闭、一清秀一繁华、一天然一人工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色在踏歌岸阁的一正一反两面,给人以丰富的感受。

踏歌岸阁的平面布局既简单又奇特,底层为对直的通道,为便于路人休息候船,两侧砌有通长的卵石条凳。楼下向潭的立面为了框景,特意做成实墙,仅开一上部半圆下部平直的门洞,使路人的视线集中正对桃花潭。临街的一头为敞开到边的级级踏步,使较高而又拐弯的街道不显得闭塞。楼上靠河向潭的一面是窗台式栏杆,可以凭栏休息远眺;临街的一面为神龛挡住了视线。上楼的踏步设在两侧,与中间的通道之间用实墙截然分开,互不干扰。平面安排最奇特的地方是出阁的一面墙靠上游方向向里倾斜,有意将角削掉,让人们出阁的视线向河对岸垒玉仙墩的上游彩虹岗、钓隐台风景点无限舒展,使人们尽情饱览桃花潭风景中自然景观的精华。而出阁的一面实墙靠下游方向却向外伸出四五米,筑成城墙高台挡住人们偏离桃花潭景区和东园古渡的视线,这使本来从平面和立面上看都很对称的造型变得不对称,在自然弯曲、高低不一的桃花潭风景区这稍有不对称的平、立面形式,反倒跟周围环境十分融合,比那绝对对称的严谨布局更符合自然情趣!更显得山村的古朴和自由,与李白浪漫主义的诗人气质也相投合。

踏歌岸阁剖面设计既结合地形,又结合景观,还考虑了适用。它利用前后、宽窄、平陡、长短不同的两段踏步,很巧妙地把高差约3米左右的河面与街面有机地联系起来了。为了观赏桃花潭风景,在阁前设有稍低室内地坪二三级的与沿河路连成一气的平台,使更多的人能在此观景,尤其是五月端午看龙船,这里是披红挂彩的地方,人特别多。迎河立面以实墙为主,适当开设门窗,远看两层高的踏歌岸阁一片白墙是全镇沿河轮廓的制高点,加上阁左水平线条的大夫第及高大挺拔的清朝的白果古树,组成了一幅南阳镇临河入口处的风景画面。近看此立面正中上虚下实,上虚突出“踏歌古岸”横匾,下实河水的波光映在白色的墙上有水中浮过白云之感,十分动人。

临街立面背阴,正中全虚,大片阴影使对面实墙正中的门洞十分显眼,门中河景特别亮,人们从热闹的正街徒步转弯至此,顿觉城尽,前面城外景色清秀,另是一番天地。

此阁屋顶设计也很独特:在中间通道部分,临河一面的屋檐向外伸出八九十厘米,细看像戴着一顶歪帽子,但此出檐与歪斜正便于楼上临窗观景时避雨遮阳,下游部分出沿比上游部分多伸出10厘米,使视线自然转向遮挡较少的上游方向——彩虹岗、钓隐台,这正是设计者的用心之所在临街一头的屋檐向内缩短1米多,使正中通道部分沿口抬高,因此从高处来此的路人并不因自己的位置高、阁的位置低而感觉碰头的压抑。

由于位置的精心选择,平面、立面、剖面和屋面的巧妙安排,使这仅100平方米的小小渡口建筑的空间形象十分丰富。路过此阁,使人感觉新颖:临河一面楼下是一框精致的画,楼上是室内神龛供佛。这一正一反的两层虚实墙面起到了组织4种不同景观的作用。因此,踏歌岸阁的出现为南阳镇增添了不少风采,成了南阳古镇象征性建筑之一。1986年7月,踏歌岸阁被安徽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闻名不如见面啊!畅快!!!!结果乐极生悲,被逮了,补了张票(¥30),还行,物有所值!所有景点通包

摆渡到西岸,登上怀仙阁,隔潭一览桃花镇,快哉!

又是风一阵的走街窜巷,途经一破落杂院,已是满目荒凉,天窗洞开,杂物乱堆,野草萋萋,又总在不经意间,让你注目惊叹!

时间总是太快,肚子老在抗议。食字当前,美色也要靠边站!

信步来到桃花潭土菜馆,闻名已久!环境不错!来盘笋干,一鱼汤,两冰啤,吃得尽兴!味道不错,盘盘清光!老板娘热情好客,闲聊间电话不断,都是联系入住或询问路线的。酒饱饭足时已是2点多,闲荡在溪边,凉凉和风,清清溪水,只只白鹭,满目青翠,发呆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