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韩国前,对要对韩国的GDP多少做贡献一事,感觉总有点不爽。从我以前发给大家的一系列邮件中可一窥一二。如”韩国人焚烧中国国旗;第六届亚洲冬会上,韩国女运动员在领奖台上手举“白头山是我们的领土”的标语;在韩国商场内用中文写的“此处不卖便宜货,请勿讨价还价”等一系列事情。
但短短的四天下来,让我对韩国人的印象大大改观。
酒店前台工作人员
韩国友人推荐了我四家酒店,我在其中预定了一家,Biwon Hotel. 两个前台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两个前台长得看上去都很韩国,或日本。(如果韩国,或日本人不说话的话,我有时分不清是哪国人)。
前台A, 相对来说比较年轻,尖下巴,小眼睛,喜欢眯缝着。我因为事先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所以第一天,问了他很多问题。都知道东方人,包括韩国人都不不苟言笑,无论是微笑还是大笑。但A总是笑眯眯地和你说话,一笑就更找不到眼睛了。酒店冰箱内每天放两瓶矿水,及一瓶果汁。走那天,去前台结帐时,A很开心地对我说,那是酒店买单。看他那由衷高兴的神情,好象他才是客人!
前台B, 四十前后,皮肤黑黑的,看上去总有些严肃。那天,A不在,我只好问他了一些关于京华岛旅游事宜。因为对方旅行社9点后方上班,所以,麻烦他问完后给我留言。晚上看到留言时着实让我吃了一惊。京华岛旅游共有四条线路,我只问了他一条线路的事情,没想到他把另三条也一并给我罗列了出来。要知道,他不是给我什么宣传页,或传真,而是手写下来啊,一条条。还告诉我如何从首尔去到京华岛旅游始发地。
走的那天,和前台A打过招呼后,就到门口打的去了,没想到,前台B匆匆从酒店出来,一定要和我说了”Safe Journey” 后才折回酒店。让我狠狠自责了一把,为什么不等到和他打完招呼才走呢?
回到公司后,和同事们一说,我同事J.L问我是几星级的酒店,我问答说是三星级。J.L说那如果是五星级酒店的话,不知道服务要怎么样呢。我倒不觉得这和几星级酒店有和关系。因为从下面的例子中,你就可发现,他们对人的友善可以说是普通现象。
带路的小女孩
我是路痴这件事情,在我的新加坡游记中描述得很清楚了。http://i.cn.yahoo.com/blog-DqSg1XU7dL9npe3vcJ9gZlHmRnU-?cq=1&p=1. 其实每次出门,都尽量想不麻烦人家,尽量自己根据地图摸索。但在旧金山的几次令人失望的尝试后,彻底让我寒了心。
那天从地铁口出来,想去旅游书上写的那餐厅。但地铁只有1至5号出口,根本没有书上写的6号出口。无奈之中,只好向旁边嬉闹着的一群小孩问路了。三个小女孩饶有兴趣地看我指给她们的旅游书。三人即里哇啦了一阵后,只见一女孩拿出了手机。然后她们示意我跟她们走就是了。用英文和她们说我自己走就是了,但她们说不明白,也只能跟她们走了。路上,三个小孩嘀咕了一阵后,一女孩窜到我旁边,死命地看我手捧的旅游书。我下意识地更把书靠近胸口。终于小女孩用英文发问了,“你从哪里来”,虽然语序不对。我老实作答,“上海”,这一下,就象炸了马蜂窝般地热闹了起来。“哇”声不绝于耳。
很想问她们为什么那么兴奋,想想没法交流也就算了。走了五分钟后,女孩又一次地掏出了手机;又走了3分钟后,女孩又一次地打起了电话。然后她们很高兴地从一岔路拐弯后,直往前冲, 终于到了。谢了小女孩后,很想说一起合影吧,但一转念是日本相机,不想丢中国人的脸,就作罢了。
吃完出来,想去弘大的自由市场晃晃,附近兜了半天,最后不得不又向另一女孩问路。这次有了前车之鉴,当她问我是哪里人时,让她猜而不马上作答。她猜是香港,当我指出是上海时,她竟然会用简单的中文和我交流。原来韩国高中规定英文为必修课目,除此之外,学生还可选修日文或中文,任何两门中的一门。
指路的人们
除了小女孩外,还有其他指路人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天,地铁口出来,不知道是否是这个口回酒店,所以问了正在马路上交谈的一对夫妻。那男的看上去还挺热情,看完地图后指明了方向,而那女的看上去冷淡无比。向那男子指明的方向离开后没多久,只觉一人拍我肩膀,原来是那女子。只见她气喘吁吁, 刚奔过的样子,欲拉我回去。看那意思,她先生也不是很了解,指错了方向。
另一次,一打扮精致的女子说完不知道后,没多久,也踩着她的细高跟鞋赶了上来。好象是说她又问过其他人,可以向我指出应往哪个方向去了。
机场的工作人员
最后一天回上海的时候,刚在屏幕前站定,查哪个柜台时。一工作人员就上前,问清我是南航的班次后马上就告诉我说是H柜台。
联想起从上海飞首尔时上海机场的境遇,不由不让人感慨万千。那天一南航自己的工作人员想当然地指给了我国内航班的柜台. 稍后,另一南航的工作人员就更是彻底指错了柜台。
当然,这是个充满平衡的世界。第一天刚出酒店, 韩国的大叔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
地铁里的大叔
第一天下午去地铁售票处, 想买T-Money card,一种充值卡。在售票员的示意下,买了2500韩币的卡。欲离开时,售票员示意我再付钱给他。原来2500韩币是充值卡本身的价值。但因为我们语言不通,所以没法沟通,只听身后人声喧嚣,转脸一看,本来我的后面只排了三四个人,一会儿工夫,已排了十几个人。年轻人脸上的表情倒还缓和,但有几个大叔好象实在是对我很不耐烦,嘴里大声说着什么我听不懂的话,口气很是不善。后来售票员先给他们处理完了后,才又接待我的。
好事总是成双成对。
民俗博物馆的问讯处的接待员
那天在民俗博物馆的问讯处,那么热的天,但一进门,就觉寒气逼人。那三个浓装艳抹的女中年接待员虽然用血盆大口嘴里用韩语说“欢迎光临”,但把我从头看到脚,从脚看到头的架势实在让我很不舒服。
更气人的是那问讯处很小,左顾右盼只看到日文,韩文,英文的宣传资料,待离开时才发现,原来我的背后放的才是中文,且宣传资料的种类不能和其他语种相比。
顶着她们刺眼的目光,在她们言不由衷的“欢迎下次光临”声中,仓惶而逃。
但不管怎么说,总的来讲,韩国人民还是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
yoyoujoyce
20070621
照片链接: http://photos.i.cn.yahoo.com/index-DqSg1XU7dL9npe3vcJ9gZlHmRnU-?cq=1
前11个相片夹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