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鸦恶斗猫头鹰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鹊巢鸠占这句成语,讲的是斑鸠不劳而获霸占了喜鹊的窝。这种巢穴易主现象,在动物界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一些随着季节气候变化择地而居的候鸟,弃巢迁徙后把辛苦费力搭建起来的窝,留给不同科甚至于不同目的鸟类居住,原本不会发生“冲突”,但如若生活在同一季节的鸟类发生强占窝巢之事,很难讲不发生“战争”。笔者便有幸亲眼目睹了凶猛的猫头鹰强占乌鸦巢穴,群鸦为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与之展开生死搏杀的精采场面。

那是在前不久笔者借到具有彩云之南美誉的云南出差之机,顺便到红河老家看看,在一个吃完中午饭的蒙蒙细雨天中,面对雾岚缭绕,若隐若现的群峰,勾起了对童年在山中嬉戏玩闹的回忆,便披着雨衣到长满树林的山中采蘑菇时,无意之中碰到的。

笔者刚进入长满松树的山垭口,便听到有乌鸦的叫声,混杂着猫头鹰那让人听了浑身直起鸡皮疙瘩的怪啸。待笔者寻声走进鸟声恬噪之处,看了有一两三分钟才知晓其中端倪。原来猫头鹰那庞大的身躯,严严实实地罩住了搭建在沙杉树上的乌鸦窝,几只刚长出绒毛的小乌鸦,在猫头鹰那如利刃般的鹰爪重压下,立时皮开肉绽。血淋淋的场面和那生命行将结束的声声惨叫,让人对动物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铁定规律,有了更为深切的理解。

猫头鹰的“暴行”和“家破鸟亡”的“深仇大恨”,燃起了群鸦“复仇”的“怒火”,它们从不同方位向强悍的猫头鹰发起猛烈攻击。

尽管猫头鹰有一双锋利的鹰爪,长着一张能够啄透田鼠脊梁的利嘴,但在树杈子作支撑的乌鸦窝上与乌鸦搏斗,很显然在“地利”上吃了亏,就算神功傲视整个鸟类,也不可能在庞大的身躯将树枝压得摇摇晃晃的境地中施展“绝学”,鸟类霸主之尊反而陷进了龙游浅滩被虾戏的尴尬境地。

在树上没有占到半点便宜的猫头鹰,突然间双翅暴伸,迫退群鸦的进攻后,接着一个鹞子翻身,再接着一组地道的凌空滑翔动作,降落在60米开外长着一丛丛地表低矮植物的坡地上摆开架势,利嘴、尖爪和翅膀并用,迎击群鸦。

浑身依然被“复仇火焰”充斥着的乌鸦们,根本不惧怕猫头鹰一啄一抓便能皮肉分离,性命不保的凌厉凶招,利用自身身躯小,转动灵活的特点,一个波次一个波次地向敌人发起进攻,最后以猫头鹰的落荒而逃宣告结束。

云南红河两岸,属于多山湿热气候,充沛的雨量,使这片红土地长满了茂密的各种林木,丰盛良好的植被,又为各类飞禽走兽营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形成了自然界复杂的生物链,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观赏类似乌鸦大战猫头鹰这样的动物奇趣的理想场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