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稀的普陀山清新二日游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周末去了普陀山,感觉不错,忍不住要整理分享了。

周五20:00乘洛迦山号从吴淞出发,周六早上8点不到就来到了佛国--普陀山。因为网友说回程票比较紧张,于是我们一到码头,马上在旅游问询处预定了回程的票。回沪的选择还是比较多的,有4个多小时的快艇,二百多块;还有128的豪华大巴。考虑到来时已经乘了船,大巴又比较经济,最终我们选择了周日14:10由沈家门半升洞开往上海八万人体育场集散中心的大巴,全程6个多小时。同时买了佛国门票,110元/人,坐在码头开始察看地图。天很热,看着来来往往的旅游团,顿时没了方向。因为我们没有预定房间就决定先安排住宿,再游玩。网友推荐说龙湾新村住宿不错,于是我们出了码头右转,直往龙湾新村。走了一条无人的林间小道,两旁是盛开的夹竹桃,不远处就是我们刚来时的码头,旁边的龙湾却露出了干干的痕迹,不由担心普陀山是不是也到了水的淡季;还好,走过的当地人告诉我们因为还未涨潮,所以这边的沙滩比较枯竭,过一会儿就要涨潮了。这个可爱的妇女主动搭上话来,问我们要不要住宿,说她家就在龙湾新村,可以去看看。我们一直比较反感这种主动搭讪,一开始没有多说话。还好,这只是个心直口快的本地人,告诉我们她性格如此,住不住都没有关系,还问我们是来烧香呢还是观光,烧香的话,应该先去南海观音、紫竹林,这样的话住龙湾新村比较好,都是当地民宅,实惠;如果是观光的话,那西天景区比较适合,那里景色不错,住宿也很多。。。走到龙湾新村,朴实的妇女说我家到了,和我们道别。网友们说当地人朴实好客,算是有了体验。因为初来乍到,感觉这条通往龙湾新村的路好长,沿途也没看到有什么公交站点,当下决定不住龙湾新村,改住西天景区。南海观音隐隐可见,我们决定先去一睹这座33米高的观音风采。路上有当地人劝我们先买香,说是庙里不供应香,要自己买;又说进了庙不烧香是对佛的不敬,介绍我们就买她家对面香火店的3元香。我们不是香客,自然对此一无所知。被她说的有点后怕,又想3块钱,还是买一把吧。后来才知道,所谓的三块钱,是指袋里的一小袋(内装3支),而一袋通常有33把,就是说这套全家平安要99块。害怕走回头路,想到岛上居民的和善可亲,我们还是买了一袋。再后来就发现上了当,很多庙里还是供应香火的,而普陀山上每座庙里都有心诚则灵,3支香足矣的告示,而我们只打算看看几家大的寺庙,那33小袋的香最终剩了一大半又被带回了上海。以后就知道了,真要烧香,可以自带香火。南海观音收门票(普陀山的多数寺庙都收门票),5元/人。进去以后果然不同凡响,33米高的观音很有威慑力,烧了香,拜了拜,许了愿,观音知道。紫竹林在南海观音的下面,慕名而去,却发现也是一个观音庙,却不见紫竹林。问了一旁的师傅,才知道那只是个名字,根本就没有紫竹一说,他那欲笑不笑的表情,让我们暗笑自己的傻气。这么一圈走走停停,上海出发时只买了两个蛋糕,去紫竹林的路上买了瓶水,哦,岛上的水真贵,一瓶乌龙茶6元,没法子口渴,只能买。看到绿色心情,不由嘴馋,一问,又是6元,顿时感觉要晕倒。冷饮阿姨还好心的说,那卖给你5块好了。咬咬牙,买了,嘴馋有什么办法。大热天里走了这么一大圈,体力消耗飞速。我说我们中午就吃斋饭吧,网上说很好吃。一问寺庙的僧人,又是很讶异的表情,斋饭10点半到11点,已经过了。哭笑不得,怎么就给忘了寺庙和世俗的时间不一样呢。再也没有多余的力气了,我坚决要求先去西天景区解决住宿,吃顿午饭。于是在紫竹林坐了去西天景区的11路,却发现车子先回码头,然后往另一个方向驶去,也就码头-海防新村-百鲜园-普济寺就这么几站路6元/人,想到是旅游巴士,这样的价钱还算合理。经过海防新村的时候才知道这里原来就是网友们说的西山新村,但我们还是没下,想西天景区可能离此较远。但是下了普济寺站,才发现那里根本就没有农家乐,也没什么吃饭的地方,那是两个景区交汇的地方(普济寺景区和西天景区)。于是还是决定住到西山新村并解决午饭。BF说其实路不远,于是我们决定走回去(两站路)。从普济寺走到西山新村的这条路是我最喜欢的一条路,两边是几百年的参天大树,相互交叉着,整个一个阴凉世界。每棵树都有热心人士认养,挂着一句佛教中叫人行善的人生哲理。如果不是太饿,我想我会更享受两人静静地,手牵手的漫步在大树底下的这种感觉。最终我们在百鲜园海鲜一条街上吃了顿家常菜,实在不想饿过了头后再吃海鲜。味道还不错。酒足饭饱终于又有力气可以找住的地方了。大热天里找住店真是一大考验,在西山新村看了几家农家乐,都不怎么满意,后来选了一家在新村中间的,房间有点小,但好在有窗,有独立的卫浴,价钱也便宜:120元/天。交了押金,拿了钥匙,终于可以放下行李,洗个澡,吹着空调,静静地小睡一会。窗外艳阳高照,实在没办法进行任何观光活动。我们决定小憩片刻躲过这一天中最热的两个小时。

四点钟,我们又整装待发。这次没了沉沉的行李,没了当头的烈日,换上了干爽的衣服,感觉真不错。我们沿着那条美丽的路走向普济寺。原来以为不过是个大一点的寺庙,进去后发现毕竟是普陀三大寺之一,很有气势。层层叠进的殿,百年历史的古树,冉冉升起的香火,虔诚磕拜的信徒,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4点半到5点半是斋饭时间,我们还是赶上了。一直好奇于网友评价的味美价廉的斋饭,终于可以亲身体验还真有点兴奋。然后。。。和想象的还是有些出入:8人一桌,四菜一汤,坐满开席。我们刚进去就被人招呼到一张6人的桌子,人满开席。一个油豆腐,一个卷心菜,一个土豆片,还有一个炒豆角(记不清了),一个卷心菜汤,一碗白米饭,六个陌生人,感觉还真奇怪。我匆匆夹了点土豆片,低头猛吃。说实话,还挺好吃的,只是这种吃饭的氛围。。。多数来吃斋饭的都是信徒。

出了普济寺,天有些阴,有些风雨欲来的架势,太阳早就没有了,看来今天百步沙上看日落是不可能的了,于是我们决定去游西天景区。西天景区其实就是西山,爬山的途中有三四个寺庙。我们上山的时候大家都急着往山下赶,到了第一个寺的时候,天开始下起雨来,工作人员在寺庙台阶上冲着我们喊:怎么这么晚来,我要关门了,你们赶紧逛一圈吧。我们边说着谢谢边冲了上去。才发现这里居然可以看到半个普陀山,比之原先在南海观音看到的景象还要漂亮,庆幸我们在阴雨中来到了这里,而且偌大一个寺庙只有我们两个人,站在平台上眺望下面的普济寺,南海观音,何其幸运!

出了寺庙我们继续西行,雨越下越大,我们决定先入寺庙避雨,就像进入了武侠小说的境界:大风大雨中进入一个寺庙躲雨,然后发现一些秘籍,或是碰到几个深藏不露的高人。。。

原来这是个尼姑庵,里面的师傅都是尼姑,还有几个行人也来避雨。逛了一圈,发现里面有个仙水洞,旁边的小房间里堆满了一瓶瓶的仙水。几个老太太在雨中打着伞给菩萨上香,然后又去求仙水,这样的虔诚应该会感动众神吧。

雨停了,天又放亮了,继续西行。静静的山道就我们两人,而前面是我们不知道的世界。远远地,传来了诵经的声音,仿佛幽林深处有人家一般。转过一个弯,看到几块凌乱的大石,最上面的一块写着磐陀石。从正面看去,和红楼梦的三生石还有点像,衬着幽幽的天色,配着悠扬的经乐,怂恿BF 当了一回贾宝玉留影纪念。旁边有棵奇异的树,开着各种颜色亮丽的花,一种非常怪异的感觉,我在牡丹花下留了影。BF过去抓住另一朵花时愕然发现那些绚丽的话是假花,顿时把我吓得。。。进庙里忘了一眼,尼姑师傅们正在围着圈行走着诵经,仿佛是在进行某种仪式。不敢打扰她们功课,悄悄地退出继续西行。

赫,终于来到了西天,原来这就是西天景区的由来。总觉得不该就这么完了,不该就这么下山。再走几步,眼前出现了冉冉升起的仙气。真的,诡异的很,我们把它解释为高山上的雾气,多多少少庆幸自己“得道升天”。然后在山道的右边展现给我们另半个普陀山,成群的住宅楼,想必那里才是普陀人的生活之所。西山分隔出两个普陀,一个是烧香拜佛的仙界,一个是世俗的人间。

而我们继续西行,来到了西山的终点—极乐世界。空旷的山头,一个极乐亭,可以看到不远处的灯塔,亮着永远不灭的灯火,无边无际的大海中隐隐可见船只缓缓前行。我们的山脚下则是普陀的农家乐村庄和普通居民的住宅。冉冉升起的炊烟,提醒我们还在人间,真有山中方一日人间已千年的感概。想到如果回到上海,我的好友变成一个潺潺弱弱的古稀老人,简直无法想象,迫不及待的下山。

原来以为这条下山的道就是通往西山新村停车场的那条道,走下去才发现不是,是通向百鲜园的,慢慢走回西山新村,细细回味这一天,虽然走了很多路有些累,但是内心却很平静快乐。

说好了要去吃海鲜的,于是我们把夜宵定为海鲜餐。给我们介绍住宿的小妹,我们觉得还不错,所以决定去她的店里吃。她的店就在桥下的渔人家,我们点了一条太子鱼,她介绍说这是普陀山的地方鱼,既然来了普陀山,当然要尝尝它的特色了,一鱼两烧,清蒸的鱼肉配上鲜鲜的豆腐鱼头汤,光想就垂涎欲滴了;点了一个炒香螺;一瓶当地的普陀山啤酒,笃悠悠的享受起露天排档的惬意时光来。可惜,吃到一半,大雨倾盆而下,其实在此之前一直闪电不断,我们就赌能安然渡过,谁想还是淋到了雨。还在香螺已经吃完,BF匆匆端起清蒸鱼就往屋里冲,连包包都不要了。鱼汤里面已经进水,我拎起BF忘了的包包随后进屋。几桌人都端着自己的最爱躲进屋里,相视大笑,没有人恼恨,这也是一次难忘的夜宵。

说好了周日去百步沙看日出,可是闹钟响了,大家都不动。BF推推我说我们去看日出吧,我睡眼朦胧地回他你先起来。推推搡搡,最后4点半的时候出发了。天微微亮,一轮弯月悬挂在空中,整个新村里好安静阿,只有几个早起的当地人在忙碌着早餐。又踏上了那条我最喜欢的路,清晨的光曦中伴着小鸟清脆的叫声,显得更加美了。百步沙上已经有一些人在等候了,我们爬上观日出的石头,相拥着等待海上日出的出现,可能昨日的乌云太过浓厚,日出最终还是没有出现,只有隐约的亮光。从百步沙回头看普济寺景区,可以看到山半腰的天坛式的建筑,应该也是个寺庙,BF想上去看看,而从路牌指示上我们推测那就是法雨寺。于是决定先回普济寺景区解决早饭,在上山看法雨寺。在一家海军宾馆里吃了早餐,一大盆粥,两根油条,荷包蛋,一碟咸菜,10块钱却吃得很香。沿着普济寺景区商业街向上走去,我们猜想应该可以回到刚才去百步沙的大道,确实回到了大道。沿着大道一直前行,沿途也有一些小的景点,仙人井什么的。因为买了10点得回去买去沈家门的船票,这些小景点我们都门有细细驻足,而直奔“天坛”。路途中看到一家非常美丽的山庄,绿缘山庄,真是漂亮,下次再来普陀山的话,我就要住那里面。走过绿缘山庄,法雨寺居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其实不能说法雨寺,应该是法雨寺的碑石,而法雨寺隐藏在山中的古树中隐隐可见。从碑石而入,先是一个很大的池塘,里面遍是小巧的金鱼,不同于一般景点肥硕的金鱼,这里显然无人喂食,金鱼显示着原先的风貌。过了这个池塘,是刻着两幅对联的大门洞,下了台阶,沿着小路弯进一个寺庙,我以为那就是法雨寺,却原来还不是真的法雨寺,只是它的一个入口。买了门票,从侧面进去,这才是法雨寺的庐山真面目了。应该怎么形容呢?雄壮,优雅,威严,亲切,很难想象这些相互矛盾的词会跳入脑海,但确确实实就是这样的感觉。比普济寺的前院更大,古树参天,入殿的正门雄伟,而两边的偏殿门却有着独特的雅致,而这些又隐藏在一个山上。这大概就是普济寺和法雨寺的区别,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平地上。当年应该是有那么一个人真心想要在深山老林修炼,于是就有了个小寺庙,然后同道的人越来越多,捐施的人也越来越多,最终一座气势恢宏的寺庙出现了。整个法雨寺共有5个殿,层层叠进,让人总有惊喜。

出了法雨寺,我们终于认定这条道路是不能通到“天坛”了,但是可以通到梵音洞,网友介绍说那是普陀山最漂亮的地方,一定要去。于是我们还是放弃了坐车,徒步走上去。结果证明这是个错误。我们没有注意到这条路根本没有人行道,还是顶着烈日一直前行,经过了千步沙,经过了望海亭,再也不见行人,只有土黄色的旅游巴士来来往往。十几分钟后总算看到一个当地人聚集地,问了一个阿姨,告诉我们梵音洞还要走40分钟,我们现在才走了一半的路程。有些难以置信,BF说那么一个老太太夸张了吧,难不成我们也和她一样“漫步”?于是继续前行,山路越来越迂回,景色却越见凄凉。我终于走不动了,我们还是乘车吧。可是来往的挂着包车牌子的车子不停,就连公交12路,去码头的公交车全都见死不救。原来普陀山的公交车都恪守站牌停车的作风,招手拦车都会被视而不见。我们叫苦不迭,权衡之下最终决定放弃梵音洞,往回走,毕竟法雨寺离得还不算太远。回到望海亭,看着下面沙滩边的岩石蠢蠢欲动,千步沙上游客并不多,毕竟还只是早上9点多钟。提着鞋,走进海里,席卷而来的浪潮看似不太凶猛,却不料后劲十足,溅湿了我们的衣裤。浪头退下时脚底的细沙随之而去,有种沦陷的美。突然很有冲动迎向海浪,管它会不会弄湿衣裤;浪头来的时候还是会不自觉地逃跑,人原来还是胆小的动物。一迎一退间,享受着踏浪的乐趣。

小小的一阵风呀慢慢的走过来

请你们歇歇脚呀暂时停下来

海上的浪花儿开呀我才到海边来

原来嘛你也爱浪花才到海边来

小时候常唱的一首歌,虽然已经长大,心境却还是相同的。

上了岸往大路走去的时候又发现了一块宝地。在一片葱绿中有两个小湖,清澈的湖水里倒映着湖边的美景,宁静祥和的让人感动,就像电视中看到的瑞士的美丽乡村景色一样。两个湖之间的绿地上成群的鸽子,可爱的小动物们一点也不怕生,不管过往的行人,照旧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跳跃着。

带着一丝满足我们回到千步沙的车站,可是没有直达西山新村的线路,只能再乘去紫竹林的车,再转11路回到我们的方寸小间。这才发现原来从码头出来转个大大的大弯,弯下就是我们的西山新村。当下整理行李,退房,步行回到码头。10点半,人不是很多,买了去沈家门的快艇,没有具体的航次,下午2点前乘坐就行。10来分钟就到了沈家门的半升洞,比我们预计的顺利许多。打的来到沈家门的闹区东河路,在高佳庄里点了条鱼,大海螺片,墨鱼仔,素菜啤酒,价格居然比普陀山便宜许多。笃笃悠悠的吃了饭又去附近的第一超市买了点鱼片干之类的特产,再回到半升洞正好14点,准时坐上了回上海的大巴,在舟山摆渡到宁波,随后一路高速,20:40分回到八万人体育场。呵呵,顺利结束普陀山之旅。

几点建议:

1. 普陀山的公交车都是到站停车,价格普遍偏贵,基本上都是5元。主要有两大路线:往西:码头-西山新村-百鲜园-普济寺景区/西天景区入口; 往东: 码头-紫竹林-百步沙(普济寺景区东面入口)-千步沙-法雨寺,路线都不是很长,可以步行

2. 普陀山的消费较贵,可自带或在百鲜园附近的超市买水。

3. 自带香火

4. 在西山新村住宿,价格便宜,交通方便

5. 可去沈家门吃海鲜,半升洞码头有海鲜一条街,沿岸,旁边是一溜排的渔船

下次再去普陀山,要去参观普陀三大寺庙之一的惠济寺,梵音洞,普济寺附近的千年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