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4日至回国 开罗—赫尔加达(Hurghada)--开罗--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埃及博物馆
从亚历山大回来后我的这次埃及之行基本已进入尾声,剩下的只有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和埃及博物馆没有参观。红海之旅主要是休闲度假为主。本来打算去西奈山看夕阳,人家都是看日出,我觉得夕阳比日出更美。查了书后我放弃了这个想法,赫尔加达到沙姆沙伊赫要2小时,从沙姆沙伊赫到西奈山又要3小时,时间太紧根本不可能,我同学给我发的短信让我彻底死心。她说西奈山很难爬,也没什么风景,绝对无法和黄山比。
从开罗到赫尔加达都说需要7个小时,可我们因等人耽误了一小时,9点才出发,但下午1点就到了赫尔加达镇,司机说到了我都有点难以致信。途中一直看到大片的海滩,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海滩边建有许多饭店,这里的饭店风情多元,有阿拉伯式,有地中海式,一间比一间漂亮,一处比一处悠闲。赫尔加达因为濒临红海的绝佳优势,使得这座原本默默无名的小渔村,变身为拥有20公里长沙滩饭店建筑的度假胜地,风光景致不输地中海其它城市。
我住的宾馆离小镇很远,一路开过去全是沙漠,真是奇怪怎么看不见海。等到了宾馆与其说是宾馆还不如说是个度假村,这里一片都是这样的宾馆,将整个海滩围了起来。海水十分清澈,游客们潜水、玩帆板、游泳、晒太阳怡然自得,走在细白的沙滩上,聆听海鸟的叫声,在这里没有公文要签,没有电话要接,简直就是人间天堂。
不过第二天返回开罗时还是发生了一些意外,首先是我约好的出租车司机放我鸽子,然后大巴快到开罗时抛锚了,我们在路边等了一个小时车子。不过大巴公司的服务态度相当好,抛锚后马上给每个游客送上一盒饮料和一袋点心表示道歉。
接着我按原定计划先参观了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建于1830年,伊历1246年。整个建筑具有阿拔斯王朝时期的建筑风格。巍峨的阿里清真寺建在开罗以北的山顶上,礼拜殿呈正方形,上有高耸的圆顶为殿中心,四面环有四个半圆殿与正殿相应,还有两个宣礼尖塔直插云霄,塔顶距地面85米,成为开罗城标记之一。寺西南有一黄铜围栏,为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1769-1849)的坟墓,他于1849年卒后葬此,故清真寺以其名命之。清真寺墙内外层均敷以黄色雪花石膏,所以又被称为雪花石清真寺。寺院正面刻有阿拉伯文铭文、《古兰经》文和伊斯兰教四大哈里发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和阿里的名字。
登上清真寺可以俯看整个开罗城,开罗城靠近金字塔的区域高楼林立,但中心城区的房子显得老旧破烂。围着清真寺兜半圈就来到正殿门口,从这里进去参观必须脱鞋而且女性不能穿暴露的服装。寺内钟塔的吊钟是法国国王路易斯·菲利浦赠送的礼物。殿堂内悬挂许多玻璃球灯,发出黄色光亮,显示出大典的辉煌气势。
这天晚上我也住进了我同学的宾馆,这是在埃及住的最后一晚。和我同学见面后我们互相诉说了旅途中发生的事。我同学她们西奈山看日出那天情况很惨,半夜里爬山,爬了一小段爬不动了便骑了骆驼上山,可最后一段连骆驼也无法上去只好再自己爬山,快到山顶时实在爬不动了还是导游硬拉上去的。下山后为了参观圣凯瑟琳修道院(St.Catherine Monastery),又等了一个小时。而且她们住的沙姆沙伊赫(Sharm el Sheikh)宾馆很差。我也气愤地说了我旅途中发生的种种事情。
听说著名的汗·哈利里集市就在宾馆附近,问了服务生从宾馆走过去只需15分钟,马上就要离开埃及了,我们决定去逛汗·哈利里集市再买点纪念品。不知是我们的理解力太差,还是埃及人指路的能力不行,我们一连问了十几个人,才找到集市。每次问路时我们都找戴眼镜看上去斯斯文文的人或年轻的妇女,实在是被阿斯旺的经历吓怕了。市场里人头攒动,道路十分狭窄,别说买东西了,挤出去也费了很大的劲,我们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可能是斋月的关系,埃及人日夜颠倒,白天街上行人寥寥无几,晚上却挤满了人。我们宾馆就在市中心,晚上极为吵闹直到凌晨二三点才安静,我一晚上都没睡好。
最后一天我去了举世闻名的埃及博物馆,那是一幢红色的建筑,主楼门前有尊狮身人面像。埃及博物馆1902年建成开馆,是世界上最著名、规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馆。该馆收藏了古埃及从史前时期至希腊、罗马时期的雕像、绘画、金银器皿、珠宝、工艺品、棺木、石碑、纸草文书等共30余万件,其中大多数展品年代超过3000年。
博物馆分为二层,展品按年代顺序分别陈列在几十间展室中。1层陈列公元前27~前22世纪古埃及时代到5~6世纪罗马统治时代的历史文物;2层设木乃伊、珠宝、棺木、绘画、随葬品、纸草文书等专题陈列室。博物馆中的珍贵文物包括:古王国时期的卡夫勒王坐像、盘腿书记坐像、拉赫梯普国王及王妃坐像,中王国时期的彩色木雕士兵像、送祭品人像,新王国时期的吐特摩斯三世、拉美西斯二世、阿蒙霍特普四世像。陈列中最为突出的有第18代法老王朝图坦卡蒙陵墓中出土的1700余件文物,其中有金质御座、黄金面具、黄金棺、黄金饰物,图坦卡蒙及王后的精美浅浮雕像,法老的辇车,兵车和狩猎用弯弓,镶嵌象牙和彩色玻璃的家具,王后的珠宝首饰和衣箱等。图坦卡蒙的黄金面罩是镇馆之宝。那双可以看入人心的眼睛隔着几千年的岁月仍然炯炯有神,栩栩如生。图坦卡蒙深邃而平和的眼神让人平静又心生敬畏,他就这样注视人间已千年,并且还将永久的延续,或许只有他的眼光才是最最长远的吧?!在木乃伊专题陈列中有埃及历代一些法老及其后妃们的木乃伊,其中保存最完好的是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遗体。在纸草文书陈列中有有关寺庙礼节、祭司职责等史料。
此外,馆中还展出有许多古埃及平民生活的日常用具,如各种木制、皮革制和麦秆制的生活用具,啤酒、葡萄酒、水果、面包、肉、蔬菜等食物,纺织机模型,犁、锄、镰等农具,棍棒、投掷器、斧、弓、箭等武器,竖琴、七弦琴、横笛、鼓等乐器,水平器、笔、调色板等文化用品。博物馆中还有一尊哈采普苏特女王的头像,原本我没注意,但听到一个埃及中文导游正在介绍这才知道。女王有着秀丽端庄的眉眼,朱红的嘴角边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好像在若有所思地注视着我们。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一个四个人头的雪白的玉罐,罐子玉质细洁,晶莹剔透,上面绘有精美的图画,看了介绍才明白这是专门存放木乃伊内脏的罐子。晚上宾馆老板派车把我送到机场,结束了我的埃及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