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 ONCE MORE!----雾淞岛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D5 悠闲的赶路 一个人住宿就是有点浪费,我就垫一床被,盖一床被,要双倍的舒服。早上起来在丁家宏达吃了碗面,买了俩梨,北方的梨好吃,这次算是感受到北方冬季的寒冷干燥,室外待着太冷,室内待着太热太干,南方过去的人会要求别把炕烧得太旺,那种干热真是吃不消。炕要烧得温度正好还不容易,睡的时候正好,到了下半夜就会凉,还一定要睡的时候稍稍过热一点点。 我选一趟8:40二道白河到敦化的汽车,二道白河到敦化和到安图票价一样的,路程也是一样的。敦化到吉林还近,省时省钱。只不过因为安图和二道白河之间的车次多一点。看了二道白河到敦化一路的风景,觉得要比当时安图到二道白河的风景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天气和心情的原因,一个上午在车上,车上的电视里放着东北二人转,本来是最讨厌这种东北相声了,取材相当低俗,又很喧哗刺耳,不料这次看了个段子让我笑得岔了气:拍照的时候那人不是说茄子不是说CHEESE,而是说“田七”。他演唐僧的时候她问他,“唐僧,你拿着避雷针干吗?”“这是我的手杖啊!”。。。“你就叫我女王吧!”“女王八?”“你等等,我打个电话,来哥吗来哥?”“来哥是谁啊?”“如来呀!”“来哥,我是小唐,我现在在女儿国出个差。。。” 敦化下车,感觉不错,这个城市我喜欢,朝着火车站走,延边地区的火车站风格和其它地方不一样,象童话书里积木搭出来的火车站,北方边远小城的火车站就应该是这个味儿,白河站,安图站,敦化站都是这样,有着三个尖顶。12:55有一班火车,买了票,在站前小店解决了中饭,就去站台等车,人那个叫多啊!上了火车只能站着,车厢里又是闷热,脱了三件衣服,只穿保暖内衣就可以了。站着,边听MP3,边看列车外的雪原,以及看着温暖的午后阳光如何变成通红的夕阳。4小时不到,到了吉林近五点,去售票处买4号晚上吉林至沈阳的火车,排了三刻钟队,轮到我了,却说没票。火车站边上有汽车可以到,先了解了一下,70元,晚上七点开,五小时之后到,再到汽车站去打听了下情况,吉林到沈阳的大巴多的很哪,只要提前一天买就行。放心了。晚上住在汽车站南出口那边一家大航旅馆。本想住20元的,没窗,太热,所以换了间有窗的房,35元。和老板聊了会儿天,他和我说要吃朝族菜,就和司机说去樱花,是这里最有名的,看雾淞何必去雾淞岛看呢,到松花江边就可以看到了。 放好背包,想好好的去樱花吃一顿,不料司机说不知道具体在哪,这时正看见“李连贵薰肉”,于是就是那里吃了。网上介绍的“李连贵薰肉大饼”现在变成“李连贵薰肉美食酒楼”,翻翻菜单,消费水准竟然和上海一样,那我就来他家的特色吧,饼(3元)加薰肉(18元),问服务员要当地的华丹啤酒,说只有雪花,华丹已经被雪花收购了。唉,就是说你喝的还是华丹,只是牌子贴成了雪花。很反感现在这种现象,就象各地产的青岛,我肯定是地球村、全球化的坚决反对者。被抹煞了地方特色,贴了个商业化的标签,悲哀啊!商业化也会生产出很多多姿多彩,但和自然生成的多姿多彩有本质上的区别。正好在这里说说青岛,本来我是很爱喝的,可惜它偏要把自己的形象做成全国快餐连锁的贴牌生产大户,松江的水能和崂山的水比吗?同样叫青岛啤酒,这不是在砸牌子吗?一个酒厂,不专心认真的好好酿酒,偏偏热衷于在全国各地收购这么多当地酒厂,生产出来的青岛啤酒,难道不算“赝品”? 吃饱喝足,去了大润发超市,买了东三省出的牛奶,买了一斤东北大米,呵呵,带回来煮粥吃,东北大米很糯的。 D6 松花江畔看雾淞、雾淞岛上看落日、落日时分遇故人 早上很早就醒了,就如老板说的六点就出门了,斜对面乘33路,一路上有不少学生,当学生真辛苦啊,起得和看雾淞的人一样早。乘了很长时间,松花江离市区有点距离,突然,车子驶进一片雾里,穿行了会儿,就让我下了,走下堤去,这里修葺得有模有样,就我一人,冻得很,只能在雪地里来回的走,看到的只有雾,雾在水面上翻滚,很有气势。太阳在雾里慢慢升起,江畔的树没挂上多少雾淞,倒是雾中日出的景象比较新奇。这时,看见有两人下来了,她们说,这里一点雾淞都没有啊,那里还有一点,我连忙问她们哪里,她们告诉我这条路往后走一点能看到。我朝后走,走了一会儿就看见一棵古树挂满了雾淞,不少人在下面留影,树旁边有块碑,上面写着“神树妈妈”,让人哭笑不得。这时天开始放睛,也看清了除了这棵树以外,道路边一排树全挂上雾淞了,还算是漂亮的景致啊,一队老年人说他们等了两三天了,今天终于看到了,还在那里欢呼:“我看到了雾淞!”很有趣的老年人啊! 这里,有必要来点科普知识,雾凇是寒冷北方冬季可以见到的一种类似霜降的自然现象,它其实也是霜的一种。颗粒状霜晶称为雾凇,吉林雾淞形成原因主要是因为江上游的水库流下来的水温度(零上)较气温(零下20-30度)高,形成水雾。晚上气温降低时,水雾会凝结依附在各类温度低的物体表面,依附在江边的树枝上就形成树挂,而且,要没风没雪才能看得到,12月到春节这期间看到的机率较高。在寒冷的天气里泉水、河流、湖泊或池塘附近的蒸雾也可形成雾凇,比如在长白山温泉区出现的雾淞。 看够了,33路回旅馆,去汽车站买好第二天下午16:00从吉林开往沈阳的大巴,102元,听说五小时不到就到沈阳了,比火车快。然后买去雾淞岛的汽车票,折腾的要死,出现概念错误,,都说有直接到渡口的车,于是我问一位去“土城子”的司机有没有直接到渡口的车,他说有,13:40。我想着正好,还有时间去朝鲜大冷面那里吃一顿。买好票后和雾淞岛上的李大姐发消息,她马上和我说你买错了,快退掉,应该买12:40的,司机是姜波,给了我手机号,让我马上联系,这下我可弄不懂了,买票的地方说没有这趟车,后来才搞明白,有个地名就叫“渡口”,根本不是我指的可以摆渡去曾通屯的那个渡口,唉,还是要买土城子的车,在窗口碰上姜波的弟弟姜昕,他是司机,又看到长得象个教书先生的姜波,终于在站外正确的上了他们的车。 车上的人大半都相互认识,车窗外的风景经常是占据全部视野的茫茫雪原,在尽头也找不到一间房子,这里夏天的时候会不会是连绵不绝绿油油的稻田呢?送到渡口后,李大姐派人来接,渡船收费10元,窄窄的松花江,太贵了吧,当地人是不付钱的。好在后来知道是往返的,那还可以接受。毕竟,雾淞岛盛名在外,但还没圈地收门票,已经算是很客气的了。远远见到两个升在半空的红灯笼,心想这里该是李大姐家了吧,网上雾淞岛的资料里只有李季和曾庆波的联络方式,他们家应该是这岛上最显眼的吧。恰恰错了。大姐家在这灯笼的后面绝对普通的平房里,连个标识都没有。进屋也是绝对普通的东北人家,心里当时有点小失望,不过,不一会儿就喜欢上这种真实的生活了,地炕烧得热乎乎的很舒服,李大姐非常热情,然后看到她家那口子曾大哥, 一起吃瓜子唠嗑,大姐说88年开始就有摄影的过来拍雾淞了, 2001年开始有旅游者,看来在开发新的景点这一点上,摄影的走在了前面。唠了会儿,出去晃晃,岛上没有多少人,很喜欢北方的平房,平房上有烟囱,一溜几间,前面用木栅栏围成方方的院子,夕阳西下,炊烟升起,诗情画意着呢。看着这样的景象,这一次,上一次,都会产生一种怀旧的情绪,怀念很早以前我们也有过朴素的年代。傍晚看到很漂亮的乡村落日,连电线杆也这么写意。 太阳下去后回到住处,推门进去却看到JOYCE和她同伴,无巧不成书啊!她们雪乡去后来到这里,这次又可以吃一桌饭,睡一张炕,一个人的状态迅速调整到找到组织的状态。聊天吃饭,听李大姐讲她和曾庆波的情感波折,她看了我网上打印的一份资料有感而发,呵呵,挺有意思的。 雾淞岛上没接自来水,简易茅坑,晚上可以边方便边看星空,大家对设施不要抱什么希望,入乡随俗了。又是很早就睡了,期待着明天能看到雾淞。 TIPS:直接到渡口的土城子的车有三班,回去也是,具体可以问李季,姜波。 吉林到沈阳的大巴一天有四五班,票价102元。最晚一班是16:00。都在汽车站发车。 李大姐家一天吃住50元。 D7 雾淞 看过照片的人都说雾淞好漂亮啊!的确,运气好,今天的雾淞又是几天来最完美的。其实身在那个景象中我并没有感到特别兴奋,雾淞只是形象美,容易上照。所以长白山和雾淞岛比起来,自己还是倾向于前者,山的吸引力就是大。但我也很喜欢这个岛,不是因为雾淞的原因,而是这个岛的原生态,看看雪乡,已经商业化了,这里,六七年来竟然还没啥开发,简真稀罕!不过也快了,已经有外面的人买地造好了房,和当地谈好开发事宜了。看来,出门需趁早啊! 早上很早就醒了,李大姐说有雾淞,我们三人有点睡不住了,其实看雾淞真的不用很早出去,等太阳出来,雾散开,天空变成蓝色时出去看正好。但我们还是出去了,太阳在雾中隐现,这寂静的雾气弥漫的岛在朦胧的晨曦中似乎还没醒来,雾淞在每棵树上挂的满满的,真想舔上一口。走了会儿,肚子饿,回去吃早饭,看天开始明亮起来再出去。随意的走,随意的拍, 好象什么都能上景,汩汩流淌的江水,江边停泊的小船,驴牛猪狗,渡船,平房,雾淞。走到天空放晴,风把雾淞吹散,纷纷扬扬,时间快到十一点了,这时才回大姐家吃午饭。 吃完午饭,一起回吉林,在渡口等船,有充足的时间有充足的阳光,离开这岛就意味着我的行程结束了,接下来就是经沈阳飞上海。 渡船上,估计是那家开发公司的老总来发名片,上写“雾淞岛企业CEO 王晓亮”,呵呵,他们的房子我有看到,属于“北美风情”小别墅,说实在的造的还挺漂亮,就是太有度假村的味道了。唉,还是平房好。不知道雾淞岛的朴素还能保持多久。 到了吉林和同伴分别,去乐购买了点吃的,乘上去沈阳的车,豪华大巴,才九个乘客,好舒服!就是太干太热,要在脸上搭一块湿毛巾。 九点不到,到达沈阳市,一下车看到麦当劳的“M”,听说沈阳做的巨无霸的确很巨无霸,当时应该去吃的可惜没去吃。打的到马路弯附近,明天乘机场大巴方便一点。住在人民宾馆,120标间,最后一天了,怎么也要住的舒服一点,而且长白山温泉之后还没机会洗澡呢。 D8 回程 早上买了点坚果类特产,吃了石锅饭酱汤等等,实在没事,早点去机场,在机场里看了会儿小说,春秋误点一小时,到达上海,第一感觉是上海的空气好湿润啊!终于有体会了。 最后 这篇流水帐比较长,比较琐碎,各位看完不容易。 好多游记都有头无尾,所以这次在电脑前认真打字完成作业。也算是对我两次东北之行作个留存。而且,此次出行总体顺利,人品不错,长白山和雾淞都看到了。所以喜滋滋的想,这可是新的一年好的开头哦,没准今年时来运转,万事顺利,梦想成真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