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香格里拉走一遭(2007.10.1-2007.10.8)

王朝旅游·作者佚名  2009-06-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0.1成都集结

到达成都的这一天,是细雨蒙蒙的迎接,让我突然有一种疲惫的感觉。在一环路的集结酒店,看到了一大群的人,大都是北方来的伙伴,好多队人马聚集在这里。我这个上海人还真是一时没有了头绪,稍微有种孤独感。见到传说中的“冷帅”,与自己的想象还真是不一般。 ^-^这一天,其实简单而忙碌。大伙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自己:东北的王淇、北京的丹丹、慧馨、浩淼、娟娟、丁丁、大为、杨维、和戚大姐加上我共10名队员,还有领队冷帅。望着窗外的雨,对后头这几天的行程茫然地期待着。10.2成都-新都桥(约360多km)早晨6点之前大家便集合准备出发了,往车上搬了昨晚上大家合计买的N多食物和水、10多个大大小小的行李,整了整行装会合了导游小马哥,在两位司机师傅的带头下出发了。天还未大亮,睡意朦胧中看着车子在小雨中上了成雅高速。车内很安静,大概大家还没有睡醒或者并不是是非地熟识,冷帅同志说了句,大家先睡会儿,过会每个人好好交待下年龄、性别、名字、单身否?!我感觉到也许旅途不会让我失望了。出了成雅高速,首先看到的是一组先民行走茶马古道的雕塑,在暗色的天空下别有一种沉重感,也好像告诉我们此行一路可能会很辛苦。今天的第一站会先经过雨城雅安。这里常年有着充沛的水量,整个地区都十分湿润,也因此造就了雅雨、雅女、雅鱼这三雅。沿着两岸树木浓郁青葱的青衣江,盘山而上,浓重的雾气罩在山头,窗外的空气新鲜,一扫了昨日的疲惫,让我开始精神奕奕地憧憬着前方。二郎山隧道,国内最长的公路隧道之一(全长4.1km)。也许是海拔开始攀升的关系,车外有一些凉意。看到来时的路蜿蜒着,体会到当年筑路人付出了怎样的代价。隧道一眼望不到头,在一片昏黄的灯光下,在眼睛和相机中都显出一种迷离感。却意料不到,一出隧道是怎样的阴阳两重天,豁然开朗的地势和多云见晴的天气让我们大叹大自然的神奇。我们进入了甘孜州。远处隐约可见的雪山,公路下方的大片草场开始让你感受到香格里拉的味道。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泸定,当然绝对不会错过战争中起着决定作用的泸定桥了。如今的桥依旧,水还急,但是现在有更多的人驻足,桥的这一边俨然是一个小有规模的小城了。走在铁索牵连,木板拼和的桥面上,仍然有一丝丝的害怕,但也让我为当年战士们的意志与勇气所折服。木板间的空隙仍然有让你踏空的机会,当你抬头望前,一鼓作气行走时,反倒会让你轻松不少。在桥头吃了一碗特色的豆花,我们继续前进。歌中唱道“跑马溜溜的山上,康定溜溜的城”。我们在暖意十足的阳光下,进入了甘孜州的首府康定城,已经没有了歌中的境况,如今的康定发展的很快,城里仅剩的老城旧屋已经没有几间了,也许几年后也将不复存在,如今是那么的沧桑,如迟暮的老人般艰难地生存着。城外便是跑马山,并不高大,也只有在特定的节日里才会热闹,静静地伫立着,几个弯角过后便在我们身后失去了踪影。这次出发前好担心自己会受到高原反应的困扰,提早两周就开始服用红景天之类的药了...紧接着就会到达第一个高度,4298m的折多山口。一路盘山而上,并不是非常陡峭的山路,附近的地势都较为平坦,只是在慢慢的爬升。一点点地往上,我的状态不错,看着窗外慢慢显现全貌的山路,没有任何的不适。小马哥指着“前方上面有个亭子,那里就是折多山口了”,认了半天,原来那里的位置真是蛮高的,所有人都期待着...终于到了,快步下车走到界碑处,经幡在风口中飘动着,冷帅带领大家作了个深呼吸,大喊一声,啊!...天,真是群疯子,这回真是感受到在高原了,一口气下来,脑子有点发涨了,但是心里着实开心,好像全身的压力被喊出去了,车子开动里开始,还觉得轻飘飘的。山路向下,植被开始慢慢多起来,不若刚才山口上的荒凉,也许秋天的缘故,黄色渐渐成了主色调,与依然保留着的绿色交叠着,逐渐将我们带入新都桥的范围。路的两边,各式的藏宅,有很多房子上用鲜亮的色彩装点着,每家每户都在房顶上置一小小的白塔或者白石堆祈福,恍惚间看见香烟的袅绕。平滑的草甸子上,一头头牦牛随性悠然地吃着草,无视于周遭车辆的过往嘈杂。时而出现的溪水,夹带着泛黄的树木带着我们往前,风光无限。途中经过居里寺,虽然在整修中,但是合着下午的光线,成就塔仍旧显得庄严,塔前僧人讲经的坛座似乎仍在带着人们念着佛经。寺里至今还保存着一本千年的古老经书,就在那昏暗却神圣的大殿中。川藏线真的是条非常艰苦的道路,以往修建时的不易,而今行走时的坎坷。沿路尘土飞扬,在夕阳中反倒有着朦胧的美,即使这种美仅存在于频繁往来的车流中。黄昏时分才进入新都桥,人口相传的摄影天堂确实不假,在柔和的夕阳光线下,那里的一切皆成为画中的一部分,让人迷醉。我会抱怨自己只有一双眼,一台相机而无法扎实地记录这些美景,但是反过来想,我不是正处于这画中...今天真是一个好的开始,在温暖的被窝中,等待着明天...10.3新都桥-稻城(约360多km)依旧是大清早起床。虽然天还没有大亮,但已能看见不同于昨夜黑暗一片的远山近林,而当我们在途中迎来朝阳,属于这里的浓浓秋意展露无遗。如此诱人的景色,却无法过多地停留就要往前赶了。很快地,绕过长长蜿蜒的盘山道,就到了今天第一个高度,4412m的海尔寺山口。经过昨日的锻炼,今天的爬高似乎已不在话下。翻山后沿着雅砻江,经过康巴小镇雅江,只稍做休息便往今日的“二、三号高地”海拔4659m剪子弯山口和4718m卡子拉山口进军了。在离天空很近的高原,似乎并不费力就抵达了目标。山口上是一片宽阔平坦的草甸,一户藏民扎帐于此,放着牛悠闲地生活着,似乎他们的生活将会一直如现在这样平静简单。这家的姑娘有着藏族人特有的清亮嗓音,美妙的歌声回荡于山口,向远处伸去,不着边际,即使不明其意,也还是被姑娘笑意盈盈的神情所感动。带着这份收获,车轮在川藏线上轻快地滚动着。前面是世界高城,高原明珠理瑭,远远望过去,城边的河道在阳光的反射下形成一条迷人的光带,曲折却也灵动十足。从理瑭的岔路口走开去,转上了去稻城的路...正在翻越一座有趣的山,非常形象,就像一只竖着耳朵俯卧在那里的灰色兔子。在往前,是海拔4500m的海子山,很平坦,到处布满了形如鹅卵石的石块,这里曾经是一片深海汪洋,随着喜马拉雅的造山运动转变成如今的情形,还散散地分布了好些个大小不一的海子。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前面不远有个扎嘎寺,背后是扎嘎神山,众多僧人都选择在这座不易上去的山中修行,半山腰有个天然形成的山洞,僧人们在洞中潜心修佛,洞的边上还有一处自然形成的图形,犹如认为雕刻的六字箴言般,给扎嘎山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山的顶端是一个小型的天葬台,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天葬师才可以上去。桑堆是一个小镇,在去往稻城的必经之路上。我们并没有太多留意这个镇子,因为路的前头又是一道彩虹吸引了我们全部的目光,只是一段竖着的彩虹,却让我们兴奋不已,匆忙下车举着相机便追赶了过去,直至它慢慢地消失在我们的眼前。慢慢地转身回头发现,原来就在著名的红草地边上。以前并不是很大的草滩,却着实被红色覆盖,高原上仅存的湿地了吧...夕阳慢慢走远,却也将我们带到稻城。柔黄色的光线下,河滩上成排的白桦林已经跟着秋天的脚步慢慢地泛出了黄色,树影婆娑。稻城是去往亚丁的必经之路,只是此番亚丁因故被封闭了,实在可惜,无缘谒见的三座神山,但同样让我们心存希望与期待下一次的旅程。深夜的稻城极其的安静,唯有那些天空上的星星,分外明亮地照耀着大地...10.4稻城-飞来寺(约400km)没能如愿地看到亚丁,但带着稻城的收获,神清气爽地开始了新的旅程。今天我们将一路赶往飞来寺,也是旅途中最长中的一段路了。走了一段回头路,重又途经桑堆,重又看见静静的红草地,沐浴在晨曦中,送别我们这群来去匆匆的人。除了桑堆,转上去乡城的路。一如来时的一小段,平摊的直伸前方,两旁仍然是巍峨的山,山坡的草甸上还作出了六字真言的样子。直开了快一小时,道路边的色彩越来越丰富,秋天的黄叶红叶满山遍野,装点着曲折的山路。去乡城的路上经过许多不同于前些天的藏民居所,因为教派地域的不同,连房子也随之而变化,特色鲜明。沿途有个马熊沟,流淌着硕曲河,一派原始森林峡谷的样子,和这几日的所见很是不同,也是一种别样风情。从马熊沟上方下来,兜兜转转地行驶在乡间山路,路边的河道上时而会看见摇摆于风中的吊桥,连着山路和隔河的小村落。乡城就坐落在山那边的一块平原上,朴素小巧。才刚下山没多久,又要开始爬升了。不像低处的绿意盎然,山上的植被都已渐渐转黄。我们转过几个弯,就看见一片金黄色展现在眼前,亮眼异常,尤其是当山顶的云雾中投下一丝光线照耀其上时,直觉金光闪闪,让原本苍凉的山头也添上了一份暖意。晃过这片金色,我们又辗转下山。司机师傅为了补回路上我们过多逗留山边的时间,车子速度飞快,却依然平稳。太阳高高地挂着,不吝啬地晒着我们。在这份“贴心”的照顾下,我们已经到了两江汇流处,金沙江混浊的江水一下子就将这边清澈的河水混合了,喧嚣着往云南去。今天是我们行程中四川部分的最后一段路,仍然走在川藏线上。前头是得荣,一个号称太阳不落的小城,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常年处在长时间的光照下,即使是冬日也依旧暖意十足。在亲身感受这中温暖的同时,我们就到了川藏线和滇藏线的交汇处,过了桥,我们就进入云南省,走上另一条去往西藏的重要路线滇藏线。不做片刻停留,往目的地直开去。看着刚才的川藏线,发现时间真的过的很快,转眼已经走过一半的路了...跟过去道别的同时,已到了奔子栏,从这个小镇往里,我们又将走上山路,直至抵达飞来寺的住处。盘山路途经白马雪山海拔4292m的丫口,山坡上已然被红黄二色占据,远处雪山脚下大片的冷杉林也变装了,还夹杂着过了花期的高原杜鹃...看了下手表,已经晚上7点了。高原的天暗的晚,太阳还是半挂在天边,但也有些云朵已经染上了夕阳。快接近梅里了,小马哥一句“看前面!”引得所有人的视线集中在远处的一点上,是卡瓦博格!梅里主峰露出来了!虽然还很远,但是无遮无拦的山依旧让我们看了个真切,连带如领带般的冰川也没有躲藏。好幸运啊!尤其车行到十三经塔,感觉和它更接近了,很想大声地喊出来,但是却会被其气势所镇,直觉不想破坏这一刻的神圣和安宁,唯有静静地望着它,细细体会心中的那份感动,久久不能平静...今天晚上,我们会住在飞来寺,一个观赏梅里的最佳位置,期待第二天一早的“日照金山”。大伙晚上吃了顿算是正宗些的藏餐,我还头一回喝到了酥油茶,香浓又带一点咸味,很特别却很好接受。在这里,我们离天空更近了,天上的北斗、猎户清晰可见,老实说还是头一回见到如此大颗且明亮的星星,也算是了了一个很久的梦吧。突然好像就这样静静地躺着,仰望着天空,和繁星对话...这一夜就是那样的幸福!10.5飞来寺-德钦晚上并没有睡得很踏实,也许兴奋吧...6点就起床了,想赶在朝阳出现前做好迎接准备。望着房间外依旧黑暗一片的天空,开始怀疑是否有希望。老板说早上应该6点半就要日出了,不过今天恐怕...很不死心,和大家伙一起守在露台上,望着对面的梅里,始终云遮雾绕不见其影。天开始大亮了,也能将山脚下的小村庄看个分明,只是美丽的峰群犹抱琵琶半遮面。已然放弃那难得的日照金山,寄期望于看见早晨的梅里了。直至8点,才看见神女峰展露其真容,挺拔险峻,身披白纱,清丽异常。但也是转瞬间便又隐入云雾之中。最想见到的卡瓦博格一直都避而不见,不免有些可惜。整个上午我们都待在飞来寺,静静地等待,虽然结果并不理想,但是偶见的景象仍然让我们心醉不已。简简单单地午餐后,驱车去往明永冰川。10多公里的路程并不长,而且此时的太阳已经高高挂在头顶,扫却了刚才山顶的厚云,真真切切地看见了卡瓦博格,还有那垂坠于下的明永冰川。不消多时便抵达景区,我们都选择骑马上山。丁丁当当的铃声中,马儿健步向上,又同时与络绎下山的人们相遇,打个照面,相视而笑。山路的两边时而出现久远的玛尼堆,经幡重重叠叠缠绕在林间,寄存着往来着不断的祈福...这绿意不断的山林实在让人很难想象是在梅里雪山下,海拔不同所造就的异样景色鲜活地面对着众人。下了马,再往前走上一小段便到了太子庙,有这里开始向上就可以抵达冰川脚下。穿过小道,拨开经幡,跨上特制的木质栈道,地球上罕见的低纬度、低海拔的明永冰川冰舌便赫然在目。因为出于冰舌末端,冰面上有很多黑色的砾石,使泛蓝的冰川看上去并不是那么干净。那么近距离的接近总让人以为要是能在冰川上行走就好了。其实看似表面平坦的冰川有很多冰裂缝,几乎是不可能在上面安全地行走的。继续往上走,那里建了一个观景平台,当然视野就更为开阔了。在平台上看到的冰川是另一番景象,从卡瓦博格峰上绵延而下,冰面不断增厚加宽,如凝固了的大河般仰躺在山谷之中,即使是烈日当头,却也丝毫不见其溃散崩裂。满身汗水地来到它面前,自然而然被其征服。更有甚者,几个年轻的国外旅行者更敞开了怀抱在平台上晒日光浴呢。冰川的那一边,一道柔和的光线射在狭长的山谷上,光与影和谐并存,生机盎然。阳光让我睁不开眼,而眼前的冰川因为光线的反射显得没有远看的那么雪白无暇,反倒是有一些杂乱感。晒得够久了,开始徒步下山。没想到马儿好不容易上来的路下去时还挺陡的。一脸灰尘一身汗,在林间穿梭前行,顾忌不得那些碎石在脚下的磕绊,肆意沉浸于山间独有的清新氛围...我们的脚程还蛮快的,和另一队骑马下山的伙伴同时抵达出发点,亏得娟娟的冰激凌,暑意顿消。重又出发,和冰川告别。今日我们将回到昨日经过的小镇住宿。德钦,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10.6德钦-中甸(约200km)在德钦休整了一晚上,精神好了很多。今天要赶往中甸。千万分的舍不得,在重又经过十三经塔迎宾台时,再一次看见了美丽梅里,不仅仅是主峰卡瓦博格,就连神女峰、五指峰、猎人峰、无名峰皆以其最真实的一面向我们展露...亲口许下会再来的诺言,以最真诚的心和梅里告别。车子又开上来时的路,看见昨日隐藏在云中的白马雪山和五格神山,一黑一白两两相望,两山之下的平原河谷被秋色渲染,弯弯绕绕的山路引着我们来到了东竹林寺,始建于康熙年间,被誉为最有成就的寺庙。正遇上寺里的僧人们午膳,暗影的大殿里充斥着浓郁的酥油香,脱了鞋,静静地进入参观,两边的供桌上摆满了精美的酥油花,墙上是依旧色泽鲜艳的佛像,还有活佛、班禅的等身像...皆以最慈祥的目光看着世界。出了大殿,我们参观了寺里的珍藏,唐卡、坛城...无一不是精品。膳后的僧人朗朗的诵经声传来,突然有种迷离的感觉。在小镇奔子栏温暖的阳光下,饱餐一顿,重经一段来时的路,闪过云南四川藏路的交汇,往中甸赶去。今天是悠闲的,少了前些天长途的奔波,反倒有些“不适应”^-^天还是那么蓝,车窗外时而吹入的风在太阳的照应下那么的和煦、柔软,没有负担地闭上眼睛,在宁静中享受着...虽然依旧是山路,精致依旧。停了一下,到了那帕海,狭长形的湖面在强烈的高原光照下泛着光,即便是架着墨镜,也能被光线折服了。继续,慢慢地,地势有了些变化,《消失的地平线》中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慢慢展现在眼前,蜿蜒的河流,绿意盎然又广阔的草甸,或高或低的山峦和谐地围绕在四周,没有繁杂俗事的打扰,有的只是人们淳朴自然的生活方式...所谓的香格里拉也即是如此吧~~~中甸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渐入我们的视野。近几年的开发,已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了,但吸引我视线的依旧是老城。和丽江古城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就面积来讲,小了很多,而且商业化的氛围更小些,即便是长假,也不会有太多的人在青石板路上来往,闲暇时光在这里慢慢流逝~~古城边上有一座最大的转经筒,夜晚的灯光照在其上,金灿灿的,吉祥如意的八宝图案布满了筒身,只有当你费尽了力气才能将经筒转动起来,才会看见那些幸福的八宝纹饰载着人们的企盼在空中飞转...10.7中甸即已身处香格里拉,当然会睡得很香。今天没有赶早,出发时,天已经大亮了,太阳也出了小半。上午,我们会去松赞林寺,云南省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有小布达拉宫的美称。离中甸城并不是很远,远远就可以看见阳光照耀着寺院的金顶,在一片山坡上,整个松赞林寺覆盖其上。和多少年前一样,有一些藏民仍然聚居在寺院的最外围,我们辗转过几家之后才看到一条直直的阶梯向上通往黄墙遮挡的松赞林,阶梯的两边还分布着不少康仓,也有不少年的光景了,也还有喇嘛在康仓的殿里诵经打坐。到了阶梯的最顶头,寺院墙体的明黄色亮眼得很,怕也只有皇家亲允的地方才会如此大胆地将这个色彩展示在众人面前吧。从左边往上,走上另一段缓缓地石阶,宗喀巴殿、扎仓大殿、弥勒殿依次出现在眼前,耳边传来的是喇嘛们低沉的诵经声,大殿外长形的广场上矗立着几根高高的经杆,经幡伴着微风,柔柔地飘着,却也正如那诵经声般带给人祥和安宁。我们跟着进入了扎仓大殿,不允许戴帽子,不允许不恭敬,进入这神圣的地方,就算是懒散的人也会让自己的心充满敬畏。依旧是昏暗的灯光,却比过去几天我们看到的几个寺院都搭上很多,成排的位子告诉我们这里可以容纳上千甚至更多的僧人,此番正式休息的光景,我们也和其他游人一样,绕着大殿最靠边的一圈走着,四周的墙上满是精美的图案,传神地描绘着藏传佛教的诸多经典场景,多少年了,它的色泽在小心的呵护下仍旧鲜艳。点了三炷香,送上我诚心的祈祷。很幸运,被告知可以见到本寺的大活佛!好紧张,都在猜想活佛会是什么样呢?感觉有点神圣不可侵犯呢。却发现,活佛也如同常人般,住在普普通通寺院后方的家里,简单的生活环境,若不是前来拜谒的藏民们虔诚的神态及行动,根本想象不到。等待,就在咫尺的门外,只有紧紧握着哈达的手才会看出来我的一丝不知所措,在见到活佛本人的那一刻,我便感到一种放松,慈祥、和善又怎么会让信仰的人无所适从呢!带着活佛手打得金刚结走出来时,阳光好像比刚才更加温和了...同行的每个人都带着幸福的笑容,眼睛里的神采让一切疲劳都消失殆尽了!从另一边的石阶绕出寺院,又走上那条长长的阶梯,往回的路却不若来时辛苦,心里装满了不经意的收获,脚步却是轻松的。即使是看见寺院门前并不宽阔的拉姆姎措,也觉得那是平凡中一片净水了。普达措,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我们下午的目的地,离中甸城估计要半个小时的车程吧。山里的天气真是千变万化,这里没有阳光普照,反而细雨绵绵。和很多规范的景区一样,所有外来车辆不得入内,要乘坐环保车,离开原木式的园区大门口,车子便行径在山路上了。两边是多彩的植被,参差地分布在山坡上,有很多珍贵的植物在这个环境良好的景区内得以安全的生长,因为海拔高,污染少,很多书上都长了树挂。我们第一站是属都湖,传说一个美丽的仙女在此地梳妆,不小心遗失了镜子,化作属都岗畔之湖。属都,藏语为奶酪像石头一样坚硬。确实如明镜般,周边植被茂密,湖水清澈。沿着栈道行走,观水、观花、观树、观草、观山。湖面漂浮的草甸、路旁环绕的古树、隔水遥望的青山草地,若是碰到季节好,满山的花开,成群的牛羊,那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卷。就算是要走上3公里的路,也会在诱人的景色中变得很短很短,时间再也不是主导者了。天,似乎很体恤我们,用阳光取代了雨水,清新的空气让整个人都舒爽起来。走在林间,还碰到一只不怕生的小松鼠,在我们身边顽皮地乱窜,用干粮引诱它,不用招呼就来了,就在脚边,憨憨地啃着...人与动物恐怕就是该和谐地生活才会让自然更自然吧。弥里塘,藏语意为佛眼草甸,藏区最有名的高山牧场之一,就在我们离开属都湖去碧塔海的路途中,据说春天的草场,夏天的花,秋天的牦牛,冬天的雪。宽阔的草甸上有着星点的牦牛群,优哉游哉地...如果是冬季,也许还可以看见成群的黑颈鹤呢。弥里塘的尽头,有一处叫做桑措卡的神泉,每逢初一、十五,藏民们都会谨慎地取水,回家后用七只铜碗供奉于神龛之上。碧塔海四周林木茂盛,有很多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油麦吊云杉、冷杉),种类繁多的杜鹃花,形态各异的高山柳、高山栎。放弃坐游船,选择用双脚体验美景。刚进湖区不久,就可以看见据说形同法轮的湖心岛,相传最早为格萨尔王镇压魔王的地方,如今还有一座寺庙,供奉着文殊、观音和莲花生诸佛。这里的栈道有很多就建在湖面上,清澈见底的湖水在风的作用下,轻拍岸边,而此时天空用下棋了阵阵细雨,如同走在水中。路过朝圣台,上下于林间栈道,忘却时间,很快便会到妙音塘。没有树林,边上有的只有一大片高山杜鹃,虽然已经过了花期,但是秋色仍然很美,冒着雨,走过宛若新月的栈道,回头找人时惊喜地看见一道彩虹,大喊着,就像未成年的孩子见到了好吃的糖果般。留恋不已,一步一回头地往前走知道看不见渐渐消失的彩虹。看着湖对岸斑斓的林子,还有那一池碧水的陪伴,路似乎一点也不长,走走停停间,我们海阔天空地聊着,倒要感谢这片宁静的天地。在湖的那头,是一片草甸,在草甸间回望碧塔海,真是看不到的,怪不得要称作为观海亭,无论是草海还是静谧的湖面,都融合在一起,是天也是地。栈道的尽头,流淌着的众多溪流,滋养着这片肥沃的草甸。要是有更多的时间,还真的很应该用徒步的方式去洛茸村看看纯朴的秋色。藏民们对于神山圣水的崇敬,让这片净土完整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如果每个人都让心中留着一份对大自然的崇敬,那么香格里拉就会永远存在于人间,而不是成为那消失的地平线了。10.8中甸-丽江最后一天了,旅程进入了倒计时。丽江是我们此行的终点。从中甸到那里并不远,大概3-4小时左右。中途,经过世界有名的虎跳峡。年头第一次来云南时我曾经徒步了中虎跳、下虎跳,早已被其险峻的地势所折服,即便是在冬季的枯水期,也能让你充分感受到水的力量所在。而这次来,正是丰水期,不若上回清澈碧绿的江水,金沙江真正的面貌咆哮着出现在眼前,越接近江边,那扑面而来的水气挡不住地眯了我的眼。江水咆哮着冲刷过江中的虎跳石,带着势不可挡的力量往下游流去。沿着山路继续出发,经过虎跳峡镇,我们在途中经过长江第一湾,只是我们所站的位置并不足以看清全貌,有些可惜了。雨开始变得有些大了,就好象配合这集合的那一天,在雨中来,又从雨中走似的。雨刷刮着车玻璃,有些雾朦朦的,倒让前方的路变得有些梦幻,尤其两边的树枝弯着,形成一个天然的隧道一样。雨天的云遮雾罩,看不见玉龙雪山的巍峨壮丽,却让此刻的古城透着清新,尤其在假期的最后几天,人并不若前些天的多,给了古城一份宁静。在离四方街并不远的一处客栈里驻扎了下来,小小的庭院,嘀嗒嘀嗒地雨声,身心皆放松了。天似乎很给我们面子,慢慢开始放晴。大家放开一切地说笑着,在小桥流水的临街边品尝着特有的丽江小吃。虽然有些商业化,但是兜兜转转的青石板路带着我们追寻着过去,老房子的风韵犹存更是吸引我们视线的不二之处,真希望多留些日子,混迹在纳西小院里,享受着此刻难得的清幽。夜晚的古城,灯光迷醉,在一家有名的饭馆里,再次喝上一口酥油茶,倒上一杯香气浓郁的酒,举杯为了每个人,旅途中的日日相伴让原本陌生的众人已然熟悉。接近10天的途程并不是很长,却让我留恋不已。当然,没有不散的筵席,没有无终点地旅程,这一段的结束,同样也是另一番的开始...在进入梦乡前向每个人祝福,和每个人道别,约每个人再见。人生,依然继续!期待下一段旅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